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三正辛硫基均三嗪(TOTT)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极压性能,能很大地提高菜籽油的极压性能.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探讨了该类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利用液质联用考察了该化合物在十六烷中摩擦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TOTT分子发生了分解,主要是与C原子连接的合S支链从三嗪环上脱落,再与钢球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合硫,磷的富氧膜和有机氮复合膜,这种复合膜是添加刑具有优异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Mannich合成了一种含苄胺的SPN衍生物,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它们作为加氢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能较好地提高基础油的极压抗磨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合硫,磷无机膜和含氮有机膜组成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3.
绿色润滑基础油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菜籽油为原料,进行酰胺化改性,通过碱值和氮含量的比较,挑选出两种改性菜籽油作为润滑基础油,和纯菜籽油以及加氢油5Cst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摩擦学性能比较,发现改性后的菜籽油相对有较好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EDS对磨损钢球表面分析得出醇胺改性后的菜籽油由于含有活性氮元素,其在摩擦表面形成有机氮和无机氮组成的复杂膜,可以明显提高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200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Al,Al2O3加入到SD40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u,Al,Al2O3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SD40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抗磨性能,且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含1.5%浓度的Al2O3纳米添加剂的抗磨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硫化钼(MoS2)填充乙烯基树脂(VER)复合材料及所成转移膜在不同转速、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S2含量低于15%和高于35%时主要磨损机制分别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犁削式的磨粒磨损,且都不随转速的变化而改变;但MoS2含量处于15%~35%时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疲劳剥落式的磨粒磨损,且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弱.另外,MoS2含量低于25%时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增大,高于25%时却随载荷增加而减小,磨损率均变化不大.对偶盘上形成的转移膜能有效降低摩擦磨损,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转移膜的减摩时问逐渐延长,而摩擦系数基本不变;随着载荷的增加,转移膜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减摩时间则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6.
在M200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Al, Al2O3加入到SD40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u,Al,Al2O3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SD40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抗磨性能,且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含1.5%浓度的Al2O3纳米添加剂的抗磨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混合纳米微粒Al,Al2O3,Mg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综合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含有混合纳米Al,Al2O3,Mg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比单种纳米粒子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自修复和抗极压综合性摩擦学能.  相似文献   

8.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混合纳米微粒Al,Al2O3,Mg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综合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含有混合纳米Al,Al2O3,Mg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比单种纳米粒子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自修复和抗极压综合性摩擦学能.  相似文献   

9.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 Al, Al2O3,MgO,Zn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含有纳米Cu, Al, Al2O3,MgO,Zn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性能,且对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几种纳米粒子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A l,A l2O3,MgO,ZnO加入到通用锂基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含有纳米Cu,A l,A l2O3,MgO,ZnO粒子的润滑脂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通用锂基脂的减摩性能,且对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中碱值的磺酸盐修饰的双核碱金属碳酸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旋转氧弹评价其与无灰抗氧剂的协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产品不但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而且和无灰抗氧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电流变液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智能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改性TiO2固体粒子作为电流变液的分散相,以二甲基亚砜为添加剂的201^#甲基硅油为电流变液的基础液配制了一种高性能的改性电流变液体。分别测试了不同TiO2体积分数和不同添加剂含量的电流变液体性能,分析了其成因,得出了加入适量稀土改性TiO2和添加剂的电流变液具有明显电流变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离变量法、Sturm-Liouville理论与下游Reynolds边界条件, 提出了一种求解曲轴动压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的解析方法; 将轴承不可压缩流体动压润滑Reynolds方程的压力分布表示为特解加通解的形式; 运用分离变量法, 将油膜压力分布的特解和通解分别表示为周向分离函数和轴向分离函数相加和相乘的形式; 为了便于求解, 对油膜压力特解的周向分离函数进行Sommerfeld变换, 通过连续性条件确定油膜的终止位置角; 由于油膜压力通解的周向分离函数没有直接解的形式, 通过油膜厚度的逼近函数将油膜压力通解的周向分离函数转化为Sturm-Liouville型方程, 根据边界条件求得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系, 通过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展开表示油膜压力通解的周向分离函数; 采用含本征值的双曲正切函数表示油膜压力通解的轴向分离函数; 在润滑油膜的完备区域, 对油膜压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进行积分, 求得曲轴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解析方法计算的非线性油膜力与有限差分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偏心率较小时非线性油膜力仅相差约5%;当轴承偏心率由0.2增大到0.6时, 油膜终止位置角的最大值减小了13.5%;当量纲为1的速度扰动由0增大到0.03时, 油膜终止位置角变化了3.3%;当本征值的个数不小于20时, 量纲为1的径向、切向通解油膜力的变化较小, 取值分别保持在-2.8、4.6附近。由此可见: 采用解析方法能够准确求解曲轴动压滑动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 轴承偏心率对油膜破裂的影响较大, 且偏心率较大时油膜易破裂; 相对于轴承偏心率而言, 速度扰动对油膜破裂的影响较小; 当本征值的个数不小于20时, 油膜压力通解的计算精度较高, 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表明MoDDP、复合抗氧抗腐剂能显著提高汽油机油的承载性,而复合分散剂与复合抗氧抗腐剂的交互作用对承载性能不利,复合清净剂和基础油对承载性能没有明显的作用.采用对回归方程的直接优化方法和BP神经网络都能得到最优的添加剂组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硼酸盐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对于硼酸酯按分子中所含活性元素及主要官能团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这类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