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全球升温致使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热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试验路为模型,通过建立路基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多年冻土区通风管管径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变化特征,为保证路基热稳定性及保护冻土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年冻土区修筑公路等建筑物后,改变了多年冻土地表的冻土水热条件,造成多年冻土融化,路基失稳,导致一系列的公路病害。片、块石利用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和热屏蔽特性,有利于保护冻土,保持路基稳定性。片、块石路基有效改善了多年冻土区路基下热状况,是一种有效保护多年冻土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受气温及水分变化等影响,公路病害发生严重。为了使公路养护部门合理利用资金,最大限度避免冻土病害,有必要建立冻土区公路路基路面评价预测系统。文章介绍了冻土区公路路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常规路基路面评价预测的方法上,还使用了马尔可夫等预测方法,以适合冻土区公路路面破坏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路基出现沉降、开裂等病害。本文通过分析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K1496+沉降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长周期的变形监测数据,讨论了路基采取块石护坡和热棒等防护措施的作用效果,为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道G214线青海省玛多县花石峡镇北至长石头山北坡段K414+500~K427+ 500段,全长13km.该段冻土垂直分布明显,有三种不同的冻土类型:(1)连续多年冻土地区湿润型亚区;(2)连续多年冻土地区干燥型亚区;(3)不连续多年冻土地区冻土岛亚区.该路段建有多年冻土观测站一处,同时配有气象观测站.本文重点选取其中的不连续多年冻上地区冻土岛亚区为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省近年来修筑的路基穿越多年冻土区路段较多,为保证路基稳定,结合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祁连县大冬树山路段冻土路基处治经验和科研成果,浅谈我省在建共和至玉树公路在多年冻土区主要采取的路基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为支持青海省藏区的发展,玉树重建工作能顺利实施,国家规划把G214线共和至结古段建设成为高速公路。公路穿越大片多年冻土区,而当前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尚无修筑高等级公路的先例。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永久不化的冻土,它的分布一般是受到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在冻土区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修建是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中,使用土工格栅能起到防治路堤边坡溜坍、减少融沉和冻胀,在多年冻土区水草沼泽富冰冻土路段,少冰、多冰冻土路段,使用土工格栅能显著防止路堤纵向裂缝的产生,抑制路基横向寒冻裂缝具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可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省道308线公路是连接玉树地震灾区和国道109线的主要交通枢纽,项目的实施对完善青海省青南地区公路网建设、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多年冻土地温普遍较高,高含冰量冻土发育。在极差工程地质条件地段,增设热棒路基,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热棒路基首次在省道308线多年冻土公路工程中应用,因此,有必要在运营阶段对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效果进行监测。本文总结了该区的地质条件区划和多年冻土特征,结合热棒工作原理,通过地温和变形等试验、监测方法,来实现对热棒路基效果的评价,为以后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多年冻土区修筑公路,不可避免要面对秋冻春融引起的路基病害。文章通过分析根河地区的气象水文特点,将冻土所处的时期分为冰冻期、反复冻融期和融化期,对地质、地形条件与冻土形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冻土形成的机理,根据当地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和多年冻土上下限的埋深,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初步分析了214国道多年冻土段使用聚氨酯板保温措施的工作效果,实践证明聚氨酯板保温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冻土温度、提升冻土上限;保温路基通过大幅度减小保温板下的土体温度年较差也可以提高冻土上限,减缓冻土退化速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的特点,提出了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多年冻土区常见的几种类型的路基结构型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铁路工程施工已经具备了在复杂条件下进行建设的能力,这使得一些居住于高山地区的人们也能够享受便捷的出行服务。高山地区的铁路建设中,常常需要在多年冻土区域建设路基,这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以青藏高原为例,高原上存在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区域,这些多年冻土地区的土壤常年处于冻结状态,并且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冻土层的厚度也不断增加,同时冻土的温度也越低。在这些冻土地区进行铁路工程的建设,地基土冻结对地基工程的整体建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此外,土层的冻融变化还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道路施工,进行路基施工的设计是现代道路工程施工的重点。文章先简要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面临的影响以及常见的路基病害,然后回顾分析了青藏铁路在多年冻土区域路基设计的关键技术,希望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冻融指数反映了路基热能和冷能蓄积的大小,是评价多年冻土分布、了解冻土变形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沥青路面下高温高含冰量地区片块石路基的地温、冻融指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沥青路面吸收了较多的热量传送给路基下部土体,下伏多年冻土仍处于融化状态。从路基融化指数、融冻比及温度比来看,路基阴阳坡效应严重,路基中心和阳坡年平均融化指数大于冻结指数,阴坡则相反。而不论阳坡还是阴坡,块石层层顶冻结指数均要小于融化指数,年积温为正值,表现为吸热状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冻土破坏特性与冻土破坏机理,分析了不同的冻土钻机和钻具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冻土钻机和钻具的选择原则.针对我国国情及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质结构特点和一些钻机钻孔试验结果,推荐了合理的冻土钻机及钻具选型,为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爆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形态,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路肩、边坡以及排水设施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养护的关键措施。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养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在多年冻土地区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但在公路建设的速度规模扩增的同时,寒区冻土对于当前的公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尤其在新疆区域,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冻土路基热稳定性问题,成为了保证公路路基稳定安全持久的关键,多年冻土路基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路基热融下沉极容易引发不可忽视的经济安全风险.基于...  相似文献   

18.
刘磊 《青海交通科技》2015,(2):36-39,49
结合国内修筑在多年冻土区的G214线的通风管路基现场试验段测试结果,分析了通风管路基典型部位的温度随深度、宽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土体和路基中心处的温度在四季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是路基中心处的活动层厚度较天然土体更深;路基下表面年温度变化幅度较上表面小,降温幅度较明显;路基不同位置处的地温年变化近似呈正弦状分布,且地温周期大致相同,但阴阳坡土体温度场呈现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对比了214国道多年冻土段几种地温调控措施的工作效果,结果发现遮阳板护坡、碎石护坡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冻土温度、提升冻土上限;保温路基通过大幅度减小保温板下的土体温度年较差也可以提高冻土上限,减缓冻土退化速率;纵向通风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通风管周围的土体温度;硅藻土护坡措施由于施工季节和气候干燥的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综合对比各种措施的降温效果,本文推荐遮阳板护坡和碎石护坡作为该地区地温调控措施的首选,其次是保温路基和纵向通风管措施,不建议在该地区使用硅藻土护坡。  相似文献   

20.
对于青藏高原海拔4 000 m以上多年冻土区的长大公路隧道温度场特性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文献报导。文章针对青海省G214线控制性工程姜路岭隧道出口段的围岩、支护结构及洞内外环境温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实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沿隧道径向、纵向一定范围内围岩和衬砌结构温度变化规律,并采用正弦函数回归法对隧址区洞内外环境气温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隧道洞内外气温的相互关系和隧道内围岩及衬砌结构温度的纵向分布规律两方面的变化情况是基本一致的;(2)在隧道施工中,各断面径向温度场伴随着洞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在纵向方向上也发生了变化;(3)多年冻土隧道围岩温度沿径向变化幅度较大的深度约为2.7~3 m,而在季节性冻土隧道中约为1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