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崔艳萍  凌熙  陈艳娟 《铁道货运》2015,(2):30-34,59
大秦线采用集中修模式进行设备的大中修集中施工,以实现运输和施工的协调组织。基于大秦线施工项目多、作业组织难度大、结合部多、施工限速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施工区间路用列车开行方式多等施工组织特点,以及年度目标任务制订运量计划、开设垂直天窗、列车在区间停留等天窗等运输组织特点,提出大秦线集中修行车组织经验,即加强车流调整和车流组织、完善施工前后列车运行组织、强化分析和考核力度等;以及大秦线集中修施工组织经验,即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天窗利用效率、严格施工日计划和调度命令的编制与下达、规范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上线运行、严密组织区间停扣列车、确保路材路料的供应,为其他繁忙干线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秦铁路4亿t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大秦线现状运输组织模式、实现的运输能力,结合4亿t目标的运量构成、相邻线配套的大秦线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对大秦线实现4亿t运能目标的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重要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的运输能力是稳定港口煤炭供给、实现铁路货运增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从车流组织、列车运行组织、机车车辆运用、集疏港作业组织等方面分析大秦线能力利用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创新车流组织模式、提高列车开行质量、完善机车车辆运用、改进港口地区接卸等方面,提出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秦线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形成了独特的重载运输技术体系。从货流组织基地化、装车组织菜单化、建立大客户制度、强化市场营销和组织协调等方面阐述集疏运能力协调技术,从车流组织班列化、车流输送"重量、速度、密度"相结合等方面阐明车流组织技术,从机车运用及乘务制度的改革、优化列检作业方式及布局、调度合署办公、"天窗"集中修施工组织等方面阐释运输组织管理技术,为我国其他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武汛 《中国铁路》2009,(6):11-15
通过对大秦线运输组织系统的研究,对大秦线集疏运通道能力、大秦线现有运输能力、大秦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制定年度运输方案、加强贷源组织和战略装车点建设、组织增开2万t列车、调整列车运行图和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做好施工组织、抓好卸车工作等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探索大秦线运输组织系统,不断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秦线运输组织系统的研究,对大秦线集疏运通道能力、大秦线现有运输能力、大秦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制定年度运输方案、加强货源组织和战略装车点建设、组织增开2万吨列车、调整列车运行图和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做好施工组织、抓好卸车工作等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探索大秦线运输组织系统,不断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特点,通过对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机车运用、机车整备、机车修制、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优化大秦线机车交路的现实意义以及近年来优化机车交路所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大秦线增运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制约条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机车交路以有效缓解运输增量与设备、人员使用的矛盾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秦线集中修施工的特点,从施工日计划的编制、施工调度命令发布、区间停扣车、施工过程盯控、施工机械车转场开行、施工开通后等方面分析大秦线集中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安全风险点。提出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完善施工协调会制度、加强结合部管理、强化施工日计划审核、强化施工过程安全控制、完善总结会制度、提升施工组织能力等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大秦线集中修施工安全风险,实现运输任务最大化和施工安全风险最小化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郑晓峰 《中国铁路》2007,(7):55-57,69
2007年,呼和浩特铁路局要增加货物发送量2000万t,其中为大秦线年运量3亿t的运输目标增加运量1500万t。从运输能力、货源情况、运输组织等方面分析了增量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提出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调度指挥水平、强化装卸作业组织、提高货车静载重、加强施工组织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干线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12,(6):12-14
4月份,全路运输效率有待提高?对此,铁道部要求,在日常运输组织中,全路上下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组织和调度指挥工作,继续按照“稳定东北、补充华北、畅通西北”的运用车调整思路,搞好机列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全路装车整体上量。针对主要干线集中修全面展开的情况,各铁路局要进一步优化集中修期间的施工和运输组织方案,合理安排装车去向计划,利用好平行通道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对全路运输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广元铁路枢纽运输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枢纽相关车站能力有待提高、枢纽车流均衡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从兰渝线全线贯通调整运行图后枢纽线路、咽喉能力、解编能力、贯通货物列车占线时间、实际货物列车到发、车流结构等影响因素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机车、机班运用效率,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及编组计划,合理压缩各项作业时间等提高运输能力,以及加强车流组织、实现分界口分班车流均衡交接,充分利用非"天窗"时间、组织分界口分阶段车流均衡交接,提高编组质量、增加贯通货物列车等优化运输组织的建议,以期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秦线在2004年2亿t扩能改造工程实施后,逐年增加5000万t运能,满足了我国能源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对煤炭贷源、市场因素、运输能力、基础设施等各种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对货源组织、通道能力、基础投入、路网结构、设备配置、车流组织、集疏运系统等方面加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满足大秦线4亿t年运量运能要求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秦线重载列车机车交路优化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秦线重载列车运输的特点,通过对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机车运用、机车整备、机车修制、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优化大秦线机车交路的现实意义以及近年来优化机车交路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当前大秦线增运方案实施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条件,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机车交路以有效缓解运输增量与设备、人员使用的矛盾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秦线2012年计划运量目标,以及大秦线吸引范围内赁源情况和车流来源,结合大秦线运输组织和机车车辆等设备特点,分析完成大秦线2012年运量所面,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秦线运输组织效率的措施:加强贷运组织工作,加强调度指挥和彰流组织一加强卸车和回空作业组织,加强C80货物列/车“客车化”管理,扩大通道能力和提高设备质量等。  相似文献   

15.
刘俊 《中国铁路》2007,(7):27-31
太原铁路局根据大秦线的现状,提出努力提高市场掌控能力,拓宽运输通道、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等项措施,抓住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契机,针对实现2007年3亿t的增量目标,进一步合理地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设备运用效率;加强运输组织,强化结合部的管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大秦线运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5日,铁道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在北京就我局完成的“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技术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相关报告,并进行了咨询、讨论,认为该成果针对大秦铁路运输的具体情况,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提高了大秦线的运输能力,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创新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介绍宁芜单线集中修前线路状况,分析其取得的成效,重点探索单线开展集中修的施工模式——从调整运行、开拓思路、强化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强集中修期间的运输组织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实施"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实现货运增量目标,概述郑州局集团公司运输现状,预测运输主要品类增量及货源分布。针对郑州局集团公司运输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市场需求与运输能力不匹配、管内运输组织难度大、市场需求变化对货运组织影响大等问题,从扩大运能基础、优化运输方案、提升服务质量、稳定核心市场、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快点线建设、调整车流径路、改善运输条件、做好物流衔接、完善产品设计、抓好大宗货源和重点客户、加强运输调控、建立协调机制等促进运输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大秦线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针对大秦线重载快运列车在开行过程中,受到交界口能力限制等因素影响,造成能力浪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地提出了建立运输协调机制、改进车站作业方法、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机务交接班制度、提高列车限速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20.
魏建军 《铁道货运》2012,30(6):36-39
根据原平站技术改造施工方案,分析车站施工前的运输状况,针对技术改造施工期间站场设备的变化、车流结构的变化、机车交路的变化,以及列检作业和车流不均衡的影响,提出有关运输组织措施,主要是进行调度调整、机车交路调整和列检作业调整,并对不同时间施工天窗日的运输组织制订具体方案,使原平站运输节点得到有效疏解,最大程度地减少站改施工对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