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与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建成统一的生产作业平台。面向货运生产组织、货运安全保障、货运专业管理等功能需求,以构建“生产作业组织、安全综合管控、货运管理决策”三位一体的货运生产作业一体化支撑平台为目标,构建“1+3+N”的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应用体系架构,提出了管控平台网络架构和数据架构,系统设计了生产作业、安全监控、货运管理3部分平台功能模块及组成。管控平台建设能够有效提升用户操作体验、实现管理数字决策、降低系统运维成本、打造风险管控体系,为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2.
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是继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之后,铁路货运管理手段的又一次变革,它集成了铁路货运站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等13个货运系统功能,作为保障货运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为安全生产、提升服务、节支降耗提供有效支撑。对兖州北站和开封站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试点应用情况的调研发现,其在对外服务、生产作业、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增强管理水平。试点站示范效应显著,为后续铁路管控起到了先行探索、典型示范、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铁路装卸设备是铁路货运生产的重要支撑,装卸设备的配置配备及运用维护管理水平对铁路装卸作业效率质量以及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分析铁路装卸设备管理业务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基于铁路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设计构建铁路装卸设备管理应用,建立装卸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基于全路唯一编码构建全寿命周期电子履历,通过数据融合与集成共享,实现业务流程化智能化管理,实现设备运用维护与生产作业协同联动,加强设备数据资产管理及综合分析运用,为设备管理提供科学量化决策支持,推动设备运用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结合重载铁路港口车站作业特点,以黄骅港站为例,设计重载铁路港口车站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整合港口区域内既有作业系统资源,实现了作业计划自动编制和执行、作业过程自动追踪、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该平台已在黄骅港站应用,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黄骅港站的运输生产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的推出,为货运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信息共享和智能化发展的平台。在阐述目前智能装卸机械技术特点,分析铁路装卸机械智能化遇到的问题及管控平台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结合蚌埠货运中心装卸特点,探讨管控平台背景下装卸机械智能化发展新思路:依托管控平台搭建的网络体系,通过机器视觉和图像识别,构建以人为主的智能辅助系统,以较低的投入实现初级智能化,满足管控平台运行所需的硬件要求;开展技术迭代,在智能装卸机械的应用中不断优化标准,以便于利用先进技术和成熟产品进行更高水平的智能装卸机械研发;兼顾维保体系智能化建设,提高智能装卸机械系统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推动装卸机械向更加安全和智能的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发挥信息化在铁路专用线管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专用线管理作业流程,在阐述北京局集团公司铁路专用线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铁路专用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缺乏政路企通力合作的信息化公共平台、缺少信息化资源管理体系、缺乏对专用线共用管理信息化管控等问题,提出完善系统功能创建公共平台、优化专用线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专用线共用信息化管控等铁路专用线管理信息化优化对策,以增强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铁路货运车站在生产作业中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运车站生产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站场图形化界面为基础,通过多点组播、请求应答和时钟同步等数据交互技术,实现了车务段作业计划远程接收、作业状态自动反馈、运转作业及货运作业的图形化集中管理、操作流程安全卡控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构建了货运车站与车务段之间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通道,提高了车务段管辖范围内货运车站生产管理透明度和作业实施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以客货运输需求为驱动的综合运输管控模式,将管控过程贯穿到中老(中国—老挝)铁路调度、车务、客运、货运、国际联运的生产业务流程中,研究贯穿全流程的中老铁路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该架构采用微服务组件,遵循平台+应用、系统整合、轻量化应用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将生产业务微服务化,实现对客货运输、作业管控、智能分析等业务的高效便捷管理。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在中老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效率,提升了铁路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实施是铁路主动对接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有力实践,是提高铁路货运信息化程度的关键,对实现货运数据共享,现场作业规范,服务效率提高至关重要。结合现场实际,从货运岗位、货运作业流程2个方面,阐述铁路货运现场作业现状,分析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影响,提出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对策,即:完善货运票据电子化系统功能、深化货运票据电子化操作、实施集约化管理、优化作业人员结构等,不断提升铁路货运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铁路装卸作业工作效率,优化铁路装卸作业组织模式,在阐述铁路传统装卸作业效率写实分析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北京局集团公司依据货运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单品类装卸作业效率、作业点装卸作业效率、装卸作业环节效率等方面对装卸作业效率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制订人才选拔方案、优化货车在站停时、优化装卸定员、补全铁路货运装卸时间信息链等方面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铁路装卸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丰台站借鉴站台下方设置业务用走行通道的做法,在建设阶段创新性地设置了客站中空站台作业平台。介绍丰台站运营提前介入建设的做法,并根据智能客站建设思路及相关要求,提出充分利用站台内部使用空间、优化站房管线布设、提升维修保养条件、美化生产作业环境、减少地面障碍物等具体的中空站台作业平台实施方案。铁路客站中空站台作业平台具有节省空间、安全、舒适、防冻、美观等多重优点,较好地实现了旅客列车上水、吸污、检修作业和设备管道空间的功能整合。总结实施效果,提出应注重前期策划、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继续完善中空站台作业平台这一创新作业组织模式,为我国铁路客站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涵盖的票据和系统,从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分析、管理等方面分析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不足。从"前店"系统和"后厂"系统的功能整合、作业流程、货运票据电子化管理制度以及货物运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优化策略。通过优化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的互联网办理,打破地域限制,通过铁路局集团公司建立受理和制单核算中心、开发手持机操作平台等,切实发挥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优势,提高货运作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开启了"电子货票"的时代。为优化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提高集装箱作业效率,通过阐述基于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集装箱作业流程现状,结合目前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对集装箱作业流程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集装箱作业流程管理、加强作业人员业务培训、转变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优化对策,更进一步完善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铁路编组站生产作业特点,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六维模型的铁路数字编组站智能平台,实现了对编组站运输生产信息的动态有形化提示、运输安全风险的实时智能研判预警、专业管理全方位智能分析预警、施工维修智能统计分析及问题研判、室外作业人员高精度定位及行为轨迹智能预警等功能。试用表明,该平台可以有效提升铁路编组站风险安全管控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是铁路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各领域的项目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面临着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的问题,使得整个运输过程难以有效监管和管理,导致安全问题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日益突出。借助铁路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项目的实施,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得以实现信息化管理。从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管理现状出发,设计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管理应用关键技术及功能,旨在解决现阶段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管理难题,促进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的发展,提高其运输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铁路现场作业管控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提出铁路现场作业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系统的平台架构、主要功能及应用案例,为提升铁路现场作业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货运站场设备采集数据与生产作业脱节、采集效率低、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设计铁路货运站场数据采集系统。梳理数据采集内容,阐述系统总体架构和逻辑架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数据获取和存储、基于云边协同形式的数据采集等技术。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货运全流程作业数据、设施设备运用状态数据和关键安全风险环节数据的采集,为铁路货运车站智能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铁路货运大数据,对于实现铁路货运业务的智能管理与决策,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弥补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分析铁路货运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整合目前铁路现有的各种信息平台(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铁路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设计铁路货运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构架及营销系统的功能。最后,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铁路货运营销方案,即优化营销手段、精准分析货运市场、改善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科学的定价模型、优化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为决策部门制订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是车站货运部门与运转部门间结合部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和货运作业效率。通过对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货运调车作业在提前规划和确认、作业进度效率、应急指挥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编组站货运调车协同监控系统包括股道状态监控、装卸作业计划编制、调车作业管理、调车作业协同、其他功能5个功能模块,基于现场作业流程以通辽站东郊专用线为案例进行开发,构建基于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软件总体架构,在非集中区设置车号识别设备和车轮传感器,实现运转和货运岗位间计划协同、作业监控、设备监控及安全卡控的作用。系统通过仿真测试和现场测试,已满足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业效率,有效满足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的实际需求,可为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编组站日常作业、施工作业和维修作业中涉及作业过程的联防通信、可视化通信、人员安全、视频监控等并未有机结合的应用现状,借助5G+北斗技术将物联网感知信息实时传递至中心,并借助以云计算、大数据、ICT融合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推动编组站智能化建设,在统一的可视化生产作业管控一体化平台上承载各类智能化业务,将进一步提升编组站车、机、工、电、辆的调度指挥、生产作业、养护维修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为编组站提质增效、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