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圆形窗口线段裁剪过程中,当两端点都在窗口之外时情况较为复杂.从较远端点向圆形窗口引切线,通过判断点相对于两切线以及垂直于切线的两圆半径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确定被裁剪线段是否与圆形窗口相交,只对有交点的情况才进行求交运算.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明显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圆形窗口与其外切正方形的位置关系,引入角区概念.根据被裁剪线段相对于外切正方形及角区的位置快速判断线段是否与圆形窗口相交.通过端点向所涉及的关键点引射线并比较被裁剪线段斜率与射线斜率来区分被裁剪线段与外切正方形的相交区域.如果被裁剪线段相交于同一角区外界,根据该角区上的两交点确定线段是否与圆形窗口相交;如果被裁剪线段相交于不同角区外界,可直接确定线段是否与圆形窗口相交,不必求与外切正方形的交点.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辅助操作,简化求交过程,显著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圆形窗口外切正方形与内接正方形的结合,将圆形窗口所在平面分成三类区域.根据线段两端点的区域分布完成裁剪过程.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辅助操作,简化求交过程,显著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圆形窗口外切正方形与内接正方形的结合,将圆形窗口所在平面分成三类区域.根据线段两端点的区域分布完成裁剪过程.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辅助操作,简化求交过程,显著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圆形窗口的直线段裁剪算法.利用圆外切正方形先排除大部分位于圆形窗口外的线段,再将位于圆内接16边形中的线段接受为完全位于圆形窗口内的线段,然后,通过平移、旋转几何变换二次排除位于圆形窗口外的线段,从而使参与求交的直线段减少,提高算法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一个基于六角网格的圆形窗口的裁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六角网格坐标系度圆形窗口与待裁剪线段的关系。由于六角网格坐标系统的特殊性,圆方程比较复杂,路裁剪带来一些困难.这里对圆形窗口和待裁剪线段的六种位置关系给出了判断方法。在求交点时避免了解算二次方程,最后提出了这种高效的、快速的基于六角网格的圆形窗口的裁剪算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快速的球面窗口三维线裁剪方法:排除两端点都在任意坐标半轴方向球切面之外或任意45°方向球切面之外的线段,并确定至少一端点在球面内的线段与球面窗口的相交关系.对于其它两端点都在球面窗口之外的线段,过球心作决策平面,并相交球面形成决策圆.通过判断线段两端点在决策平面的同侧还是异侧,以及线段与决策平面的交点相对于决策圆的位置关系确定线段是否与球面窗口相交.该方法可以快速排除大部分不与球面窗口相交的线段,加快求交进程,显著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确定线段完全在窗口内或某边界外初始判断后将两端点的区域分布分成6种情况进行处理.除可直接确定相交关系的情况外,一般过指定顶点在窗外作与对应边呈45度的辅助边界进一步排除完全在窗外的线段,再通过线段与指定边界相交测试确定线段与窗口的位置关系.该方法可以加快线段与窗口的求交进程,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求交运算和辅助操作,显著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9.
一般多边形窗口的有效线裁剪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已有线裁剪算法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一般多边形窗口线裁剪算法.这种新算法通过计算被裁剪线段和多边形各边的真实交点,利用交点将被裁剪线段分成若干子线段,用各子线段的中点来判断是否对它们实施裁剪.裁剪算法对各种情况都能快速、正确地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线剪裁算法大都是针对矩形窗口或凸多边形窗口的,对于任意多边形窗口的线剪裁,目前尚无有效的算法,而这样的算法却有更普遍的应用意义.提出了一个多边形裁剪线段的有效算法,该算法运算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ź�ģ���߿���ģ���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基于系统分析与协调的原理上,提出了多交叉口的信号模糊线控系统模型,模型分为用于控制单个交叉口的第一级模糊控制单元与协调主干道的协调级控制单元。前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先进行模糊化,再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判决,从而实现对各个方向的信号配时;后者根据基于紧急值下的系统协调原理对各个路口的总的信号周期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定安全高效的应急疏散预案,分析了SCOOT和BOTTLENECK算法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路口和路段入口综合控制的优化算法.新算法利用SCOOT算法对路口进行信号协调控制,利用BOTTLENECK算法对路段入口交通进行汇入控制,并通过严格控制延误目标将两种算法进行优化整合,确保主要疏散方向上的优先通行权,同时减少汇入交通对疏散车辆的干扰和延误,从而最大限度挖掘路网在应急状态下的疏散通行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应急疏散交通条件下采用优化算法,能够将疏散车辆平均行程时间缩短近60%,平均速度提高约1.5倍,因此,提高了应急疏散效率,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二维图形窗口遮盖技术的重要扩展,论述了任意封闭多边形特别是凹多边形窗口遮盖技术问题.在对特殊交点性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隔点连线法处理特殊点的算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任意多边形窗口遮盖技术的一个难点,完善了二维图形消隐作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对饱和交通状况下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分级管理,需解决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重要性排序问题,综合考虑全路网中各交叉口之间的静态结构连接关系和动态流量影响,在改进PageRank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反应全路网动态变化的交叉口繁忙程度指标,并将该指标用于路网重要交叉口排序筛选来分析交叉口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排序越靠前的交叉口越繁忙也越重要,交叉口繁忙程度指标综合考虑了全路网交叉口状况,弥补了以饱和度为评价指标只能片面衡量单个孤立交叉口状态的不足,更准确地反映了饱和交通状况下交叉口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方法排序结果与饱和度评价指标排序结果相比,40%交叉口的排序升降幅度在3位以内,30%交叉口的排序平均下降了7位,其余30%交叉口的排序平均上升了8位。该研究结果为饱和交通状况下交叉口的合理分级提供了量化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急需管控的交叉口。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侵犯性驾驶行为对城市局部区域交通通行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选取北京市4个典型道路交叉口进行1周观察.借助录像设备记录早高峰、平峰、晚高峰3个时段三类常见的侵犯性驾驶行为:侵占公交专用车道、随意变换车道、插队.数据显示:随意变换车道发生的次数最多且多数交叉口各时段间有显著差异;平峰时段侵占公交专用车道更为明显;各时段插队次数比较平均.为探究侵犯性驾驶行为对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提出交叉口平均负荷能力(ALC)和侵犯性驾驶行为负荷(ADL)两项指标.计算结果与预期假设不同,具有侵犯性驾驶行为的车辆没有阻碍道路交叉口的车辆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