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建立桥梁隧道健康检测与智能管理系统是桥隧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桥梁隧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一套完善的桥梁隧道健康检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库子系统、检测评估与决策子系统、实时监控子系统、预算编列与维修计划子系统及GIS子系统,并详细地分析了一套完善的桥隧健康检测与智能管理系统所能实现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结构试验研究所主要开展复杂结构的仿真分析、模型试验研究,新型焊接细节的疲劳试验评估,预应力、支座、伸缩缝、金属材料检测和桥梁制品试验,新材料新工艺试验等试验研究;拥有交通部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试验检测资质、建设部试验检测资质、国家试验室CNAS认证、省部级计量认证CMA证书等全方位试验检测资质,是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结构所主要开展复杂结构的仿真分析、模型试验研究,新型焊接细节的疲劳性能评估,预应力、支座、伸缩缝、金属材料检测和桥梁制品试验,新材料新工艺试验等试验研究;拥有交通部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试验检测资质、建设部试验检测资质、国家试验室CNAS认证、省部级计量认证CMA证书等全方位试验检测资质,是我局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结构试验研究所主要开展复杂结构的仿真分析、模型试验研究,新型焊接细节的疲劳试验评估,预应力、支座、伸缩缝、金属材料检测和桥梁制品试验,新材料新工艺试验等试验研究;拥有交通部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试验检测资质、建设部试验检测资质、国家试验室CNAS认证、省部级计量认证CMA证书等全方位试验检测资质,是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公路与汽运》2006,(2):F0004-F0004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和工程力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点、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四个硕士学位点,并已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资格。该院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学术作风严谨、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该院下设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桥梁工程、工程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岩土工程和隧道与地下工程七个教研室;结构试验和工程力学两大实验中心以及岩土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研究所以及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试验中心。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示范实验室和一个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近年来,该院的四大学科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16本,发表论文400余篇。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在桥梁结构可靠度理论与优化设计、桥梁结构分析与工程控制、桥梁结构理论与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结构工程学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学术领域已形成特色,正在跻身国内先进水平的行列。岩土工程学科以隧道与地下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边坡稳定分析与加固等为研究方向,近几年承担了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工程力学学科在断裂理论和应用、振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南公路工程》2010,(4):I0028-I0028
主要从事交通建设工程结构功能和安全度的技术评价:交通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的咨询、检测和质量仲裁;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交(竣)工验收检测、养护检测、桥梁荷载试验、桥隧施工监控量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结构模型试验:各种建筑材料、路桥工程产品和汽车产品的试验检测;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公路工程材料质量鉴定、机动车技术状况及交通事故鉴定等。  相似文献   

7.
《中南公路工程》2013,(5):F0004-F0004
主要从事交通建设工程结构功能和安全度的技术评价;交通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的咨询、检测和质量仲裁: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交(竣)工验收检测、养护检测、桥梁荷载试验、桥隧施工监控量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结构模型试验:各种建筑材料、路桥工程产品和汽车产品的试验检测: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公路工程材料质量鉴定、机动车技术状况及交通事故鉴定等。  相似文献   

8.
因线形条件制约,滨海大道远期高架道路采用小交角斜向跨越近期实施的市域铁路S2线地下隧道,为避免高架桥梁桩基与隧道结构相冲突,交叉段承台采用骑跨式承台,并使高架桥梁桩基与隧道保持一定距离。建立高架桥梁骑跨式承台基坑开挖及高架桥体加载数值模型,考虑承台与隧道顶板关系、桩基与隧道净距的影响,对隧道结构变形及内力进行数值分析,据此提出相关的设计优化及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承台基坑开挖对隧道影响较小,但考虑地下水浮力作用,隧道结构局部桩基需按抗拔桩加强配筋;骑跨式承台采取措施与隧道结构隔离后,能极大减小对高架桥梁加载时对隧道结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高架桥梁桩基与隧道净距在3 m左右较为合适,过小或过大均对隧道不利;考虑桥梁加载对隧道的影响无法完全避免,隧道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加强及局部内空增大,以便在结构变形后满足净空和修复要求;在条件允许时,建议结合远期规划,将高架桥桩、承台与隧道同期实施以避免对隧道结构扰动。  相似文献   

9.
隧道避让桥梁导致高边坡时,容易诱发地质病害,并对后期运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等手段,对尖扎隧道出口端进行"桥梁伸入隧道"的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加宽隧道衬砌断面相比,桥梁采用与隧道衬砌断面一致的变窄断面,可减小开挖跨度与面积,有效地降低结构安全风险,在安全性与经济性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下穿隧道施工会对公路桥基及其周围的地质环境产生扰动,引起邻近隧道的桥梁发生变形、开裂、沉降、倾斜等安全问题,以广州某下穿广深高速公路桥梁的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隧道施工对桥梁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影响,并提出了桥梁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东海大桥是我国在建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建设条件特殊,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难度高。现详细地阐述通过实践考验的外海桥梁施工新工艺——墩柱整体陆上预制海上架设施工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控制方法,希望对类似桥梁的施工起一点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某立交桥为两联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经过多年的运营,该桥两联梁体相接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通过桥梁检测,确定了错位产生的原因,并对该桥加固方案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加固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通州市区域供水东线工程—运石河拱管桥工程设计实例,对拱管桥的内力计算、强度验算及稳定性分析作全面详尽的论述。此外利用M IDAS/CIVIL软件建立该桥计算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各工况下拱管桥的受力情况。其分析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外海混合梁刚构桥上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拔周 《公路》2021,(2):99-103
传统混合梁刚构桥施工一般采用挂篮或桥面吊机以小节段逐段施工方式实现合龙。当该型桥梁处于长周期大涌浪的外海环境时,桥梁施工将面临钢箱梁运输、吊装等受海况影响的难题。以长周期大涌浪海域的钢混叠合混合梁刚构桥上部结构施工为依托,对用于外海混合梁刚构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上构施工所用的关键装备和关键工艺进行创新,将主梁施工专用装备多功能化,从而优化复杂结构体系施工的工序转换衔接;同时,采用梁上顶推合龙工艺,不仅优化了施工工期,而且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太阳桥主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经检测后发现其承载力严重不足。为此,采用分层注浆工法在超深地层进行土体加固。在施工中,根据工程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获得工程成功,为类似工程解决桩基施工缺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索斜拉桥的设计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索斜拉桥的结构性能、施工技术以及长期性能,进行了中国首座CFRP索斜拉桥的设计和应用研究。阐述了该桥主要部件的设计要点,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整体受力性能;结合该桥的建造,研究了中等长度CFRP拉索的制备工艺和安装工艺;根据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拉索的张拉方案,并在拉索张拉期间,对主梁、主塔及拉索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测试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CFRP拉索中各根筋材受力均匀性很好。该桥在建造期间的测试、分析以及经过2年多的使用充分表明,CFRP拉索在中国斜拉桥上的初次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金小川  周宗红  黄毅  王春 《世界桥梁》2012,40(4):73-75,79
为促进我国桥梁更好地发展,分析和研究我国桥梁未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原因和对策。从桥梁的规范、设计、建设到维护等因素出发,分析我国桥梁使用寿命未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原因有:桥梁设计规范判定设计使用年限的时间差异性、我国现行桥梁设计的不合理性、桥梁建设中人为和非人为因素对桥梁使用寿命的影响以及后期桥梁自身的作用等。针对在桥梁规范、设计、建设、维护中的不足,提出制定动态的桥梁设计规范、注重桥梁正常使用状态设计、科学地对桥梁进行建设和维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预应力技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等理论,分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优势和特点,提出如何将预应力技术有效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策略。结果显示:预应力技术可有效应用于预应力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管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钢筋张拉工艺以及预应力效应分析中,该技术能显著节约施工材料,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保障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顶升技术在桥梁加宽中存在的顶升不同步、梁结构内力变化不均匀等问题,在结合连续箱梁同步和交替顶升施工技术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顶升施工技术的优缺点,针对扣家大桥结构特点选取了交替、随动组合顶升方案进行同步顶升施工。详细阐述了同步整体顶升技术在简支梁桥中的整个施工过程,主要分为抱柱施工、钢支撑限位安装、墩柱切割、顶升施工、墩柱接高、桥墩补强等步骤。针对桥梁同步顶升施工中常遇到的结构失稳和容易偏移等技术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有效指导桥梁顶升技术在简支梁桥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黑沟特大桥应力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内蒙古黑沟特大桥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剐构桥的施工应力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模拟桥梁的施工过程.计算了桥梁各个施工阶段的位移和应力值.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箱梁不同截面不同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规律,各节段预应力钢束的张拉质量和应力储备情况,实现了实时应力监控,达到了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