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事业单位需要直接执行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其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所以经济业务的核算较为简单,涉及环节相对企业而言比较少,这就导致一些单位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会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规范化的内涵,同时指出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从而提高财会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采取校企合作,作为职业学校这个主体来说,已经不再单独运行,而是联合行业企业这些多元主体进行人才培养。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提出了"五个对接"理论,具体内容是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本文结合"五个对接"理论,对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1研究背景1.1政策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为深化校企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均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办学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新时期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命脉所系,关系职业教育的生存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质量的定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将之细分为狭义质量、相对广义质量和绝对广义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质量观念。质量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十分重要,不仅关乎企业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兴衰与强弱。举国上下,人人都要充分认识质量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普遍意义;自觉树立大质量观,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营造质量文化氛围。人人重视质量,呵护质量,质量才能发展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国家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该计划于2010年正式启动。在教育部的规划和推动下,以职业院校为建设主体,企业、行业、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资源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7月3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4]6号文的形式发出《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职教动态     
<正>2018年17个关于职业教育的重磅文件2018年,职业教育启动大规模改革,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批准的职业教育各类重磅文件几乎是今年职业教育领域重要事项的集合。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无论是部署方向还是发布新规,抑或是建章立制,回看2018年全年文件,改革与奋进的信号已经伺伏其中。  相似文献   

8.
中职的汽车维修专业是一线维修工人主要的人才来源。虽然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关怀。但是,现在的中职招生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因生源的减小,普高的扩招,导致中职生源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决定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内容等是摆在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的成功激励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创新的大胆尝试,开辟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也值得我们继续争鸣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1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显示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意味着高职教育发展的空间更大、政策更优了。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基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文化素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模式,为各国经济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促进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和共同培训现代制度的试点工作"。教育部在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全国会议上表示,"有必要加快现代学徒培训试点工作,在当地条件下开展试点工作,为学校和企业建立共同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大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要求: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的重心是教学,尤其是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以创建国家职业学校示范性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相似文献   

13.
王广海 《汽车维修》2012,(11):18-19
教育部16号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要求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的重心是教学,尤其是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文以广东省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是把学校的教育性和企业的职业性有机结合,实现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现代学徒制这一教育模式,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是职业教育促进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推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利娥 《中国电动车》2011,(7):85-85,84
国际物流学是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从生产地国家到消费地国家、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从事国际物流活动,尤其是国际间货物的运输和仓储,其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模拟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我们是否了解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职业教育最终如何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笔者认为能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专业并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就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评价学生和教育教学出现的一些现象,有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宋超 《专用汽车》2023,(2):101-103
当前,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需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中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时,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使其构建出产教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职院校可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可得到更为专业的实践机会,帮助其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使其毕业后的就业几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汽车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汽车产业链的交叉产业,对提升汽车产业链的人才水平,促进汽车产业链生产、完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依旧存在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合理、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汽车职业教育中来,积极探索汽车职业教育发展,其中北京运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  相似文献   

19.
职教动态     
<正>教育部:推动职普协调发展有关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一体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国建设,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0,(10):102-102
作为汽车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领域官产学研紧密结合,沟通理念、交流信息、研究方法的重要平台。一年一度的“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将于2010年10月16—19日在上海召开。年会组委会真诚邀请从事汽车职业教育的院校、汽车行业企业及相关单位欢聚一堂,共商汽车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