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水害类型,结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设计实例和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病害处理原则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冻土及多年冻土进行了阐述,然后联系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从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分析入手,得出结果。 研究结果: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各有不同,但对青藏铁路今后的运营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研究结论: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应针对多年冻土各种不同的地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保证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营期对路基、涵洞、隧道和桥梁等铁路工程建筑物采取合理防护,从而确保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及正常运营,从根本上抑制变形、裂缝等水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方面分析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水平、提升西藏内需水平和增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方面阐述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等结论,以及积极推动西藏铁路运输网络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拉日线盆因拉隧道为高原、高寒地区内燃牵引特长隧道,共设1个斜井、3个横洞。拉日线隧址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及横洞的开通对隧道运营通风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基于拉日线NJ2型内燃机车排放指标检测值以及拉日线隧址区自然风现场观测结果,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分析横洞对盆因拉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不同横洞开通时,隧道内外自然风的关系,热位压作用对隧道内自然风的影响。研究结论:(1)运营通风建议方案为2#、4#横洞排风,拉萨端、日喀则端、3#横洞进风;(2)结合防灾,选用射流风机,正洞内安装风机,开启后风向应与车行方向一致;(3)该研究结果对推进我国高原地区长大隧道运营通风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饮用水资源供给状况,青藏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分析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卫生保障工作要达到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目标,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管理为中心,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青藏铁路运营特点的高原病医疗急救体系和预防监控体系,同时还要有设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环境卫生等作为保障;提出青藏铁路客车供氧可采取以富氧膜分离制氧,在旅客座位上方设置氧气面罩或吸氧管,客车上设置密封性能好的增压包厢等三种方式,并分析高原客车新风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营期卫生保障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饮用水资源供给状况,青藏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分析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卫生保障工作要达到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目标,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管理为中心,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青藏铁路运营特点的高原病医疗急救体系和预防监控体系,同时还要有设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环境卫生等作为保障;提出青藏铁路客车供氧可采取以富氧膜分离制氧,在旅客座位上方设置氧气面罩或吸氧管,客车上设置密封性能好的增压包厢等三种方式,并分析高原客车新风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铁列车的运营特性引起隧道内气温的变化与普通铁路有很大的差异,高速行驶的列车缩小了隧道内外的温差;而运营时间安排使隧道内温度呈日周期性变化,尤其在寒冷地区,冬季温差的循环变化对隧道产生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观测和研究。位于寒冷地区的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后,处于土质地层浅埋明挖的某隧道中部衬砌及无砟轨道底座结构受此影响明显,冬季出现渗水结冰情况。通过对该隧道冬季温度场变化规律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隧道渗水整治及防冻的有效措施。建议对寒冷地区高速铁路隧道冬季温度场变化规律做更加深入的观测和研究,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寒冷地区高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刚  欧阳仲志 《铁道车辆》2003,41(12):24-27
从车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允许浓度、人体的二氧化碳排出量、高原低气压对人体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影响、向车内供氧时应保证的车内氧浓度、新风对预热功率的需求等方面论述了青藏铁路客车空调新风量参数的确定问题,为下一步设计青藏铁路客车空调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06,(7):I0001-I0001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8km。最高点海拔5072m,其中穿越海拔4000m 以上地段达960km,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6km。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814km 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拉萨段1142km 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通车运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m 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m,轨面海拔标高4905m,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冻土工程设计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冻土工程实践,分析冻土区工程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在设计思想、制定科学技术规定、掌握沿线冻土分布及特征、现场试验研究成果和形成成套多年冻土工程措施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冻土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设计经验,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对指导冻土工程运营维护和冻土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处于高海拔寒区的川藏铁路隧道的保温排水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多行业的寒区分类以及国内外寒区隧道保温排水技术现状,通过调研高纬度寒区铁路隧道的冻害情况,分析了高纬度寒区铁路隧道按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设计分区方法。结合川藏铁路工程特点,提出了川藏铁路高海拔寒区隧道设计分区和保温排水设施的设防标准建议,同时分析了各类保温排水设施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川藏铁路高海拔寒区隧道按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可划分为3个设计分区;(2)高海拔寒区隧道洞口段的排水沟槽设计,可结合工点特点,按设计分区采用不同的保温长度和不同的结构形式;(3)保温排水沟的检查井及出水口宜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格拉段平均海拔4500m,沿线高寒、低氧、气压低、干燥、强辐射。采用格拉段沿线10个领工区的环境测试指标及相应工作人员生理指标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寻格拉段工作人员生理指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高原职业危害因素鉴定,并为制定相应的卫生保障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气压、氧分压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面作业人员生理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格拉段高寒、多风的气候特点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高原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睡眠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措施保障乘务员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乘务人员进行测评,同时对高海拔时乘务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和高原反应情况进行测量。结果高原列车乘务人员睡眠问题明显比常模严重,同时乘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越大,高原反应越强烈,睡眠问题就越严重,焦虑和抑郁的倾向性也就越明显。结论高原铁路乘务人员的睡眠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应该得到重视,并从乘务员本身和组织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对海拔500,3000 m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高海拔环境低温、低压、低氧等显著特征及纵向风速对隧道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火灾计算条件下海拔3000 m时隧道内的最高温度比低海拔时低24.8%,CO浓度增大30%~50%;海拔3000 m时随着纵向风速增加,拱顶最高温度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62.5%,且最高温度点向下游偏离火源区边缘上方;火源上游温度减小且升温范围逐渐减小,纵向风对上游烟气的“稀释”“阻拦”作用强于下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该区域既有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经验总结及铁路客运专线特点,确定了西成客运专线秦岭山地环保选线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对西成客专西安北至汉中段不同通道方案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涝峪经佛坪(AK)方案避开了秦岭山区集中连片的保护区域,引线及越岭隧道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少且线路短顺,对秦岭生态环境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大隧道施工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长大隧道(洞)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长大隧道施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需从八个方面予以重视和研究,包括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辅助坑道改变长隧短打、推广TBM法、二次衬砌跟进及TBM掘进与二衬同步施工技术研究、恶劣地质条件下安全快速施工技术、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测、重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以此来推动我国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的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电气化铁路因27.5 kV电力牵引接触网周围形成工频(50 Hz)电磁场广泛存在于铁路运营的多个环节(场所),对电气化铁路职工造成职业危害。本文就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遗传毒作用及其与肿瘤和白血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出电气化铁路职工的工频电磁场防护对策、开展电气化铁路职业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黄土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工程性质具有特殊性,随着西部地区大规模铁路建设,遇到的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常会给施工和通车后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铁路黄土隧道施工,介绍了黄土地区修建大跨度铁路隧道的开挖、支护、防排水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浩 《铁道建筑技术》2011,(11):104-108
结合呼准铁路增建二线东孔兑隧道,分析了砂质黄土隧道特殊地段的地质现象,通过工程实践提出施工方案,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具有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地质条件和水质条件复杂,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其施工方法不同于一般低海拔非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方法。此文根据青藏铁路设计施工科研攻关成果和现场施工经验,对多年冻土区路基路堤、路堑及过渡段路基等工程施工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对今后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