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搅拌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地基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组合措施处理深厚层软土的作用机理、沉降、桩一土荷载分担等特性,为确定设计计算方法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在搅拌桩复合地基中加入较长的塑料排水板后:(1)可以起到加快深厚软土层排水固结的作用,从而加快地基土沉降完成速度,减小工后沉降;(2)加快侧向位移的发展,且其发展与排水条件密切相关;(3)地基土强度提高较快,桩土应力比明显小于搅拌桩复合地基,表明其地基更有利于地基土承载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崇 《铁道勘察》2006,32(1):50-51
深层搅拌法是将粉状水泥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强制拌和,使水泥、水和土三者发生水化及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桩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结合某办公楼工程,介绍了深层搅拌的设计计算,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地基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室内固结试验成果,对非饱和土的水土特性及固结压缩特性进行研究,进而结合现场沉降测试结果对各类加固工法下非饱和土地基的沉降规律展开讨论。研究表明,虽然地基土的最终沉降量只与土体的压缩模量有关,但是非饱和土体的瞬时沉降受饱和度影响显著。从固结稳定时间上看,非饱和土的固结时间与饱和度有密切关系,低饱和度下,固结时间随着饱和度的增加而延长,当饱和度超过82.8%时,固结时间随着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并最终趋近于饱和土的固结时间。采用双曲线模型预测地基土的最终沉降量,对不同工法加固非饱和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强夯、换填和短水泥搅拌桩加固非饱和土地基完全满足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考虑桩—土在刚度、渗透性等方面的差异,建立端承型CFG桩—筏复合地基轴对称固结模型,推导桩间土的固结方程,并给出"单级等速加载"情况下固结方程的解析解;应用该解析解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置换率、桩—土压缩模量比、加荷速率地基设计参数对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的作用增大复合地基等价固结系数,固结速率随置换率、桩—土压...  相似文献   

5.
深层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黏性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具有无振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染和加固费用低等优点。结合我国首条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软基处理工程,介绍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基的技术原理、设计、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软土路堤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工合成材料经常与深层水泥搅拌桩结合 ,组成桩网复合地基 ,以加固物理力学性能很差的天然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基于力学平衡原理 ,分析土工合成材料———网的受力状态 ,据此提出选材依据 ,以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7.
长塑料排水板联合短搅拌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是一项深厚软土地基加固新技术,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并加快深层软土固结沉降。在京沪高速铁路选取了典型工点对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揭示了地基受力及沉降变形规律,并提出了总沉降和工后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非饱和土固、液两相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其水土特性,采用Plaxis有限元程序对非饱和土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对非饱和土地基相关加固技术的适应性作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路基基底应力分布与路基宽高比有密切联系,基底应力随着宽高比的增加,逐渐趋近于γH.现场已采用的加固工法(换填、强夯、水泥搅拌桩)中,水泥搅拌桩的加固效果显著,适用于非饱和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9.
水泥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秦(秦皇岛)沈(沈阳)客运专线水泥深层搅拌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实例,介绍在粘土、砂土交互层的地质条件下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探讨深层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入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不大;桩土应力比均值在4.0左右,地基土分担了约45%的路堤荷载.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速铁路路堤下CFG桩网复合地基设计的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