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羊头铺电站是重庆市彭水县郁江梯级开发中的中型水电枢纽工程,对该电站的主厂房流道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别对正常运行、施工、检修、施工度汛况以及校核洪水等5种工况进行分析,通过数值分析结果获得的不同工况下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该电站的主厂房流道的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速比对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RANS方程,运用SIMPLE算法,对某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该流道特征断面的速压分布规律和水力损失规律,从流道出流均匀性、空化程度、流动分离程度和流动损失四个方面提供定性和定量指标来分析流道在不同进速比(IVR)工况下的水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流道应尽量工作于IVR在0.6~0.8之间工况,此时各方面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填土速率对软土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laxis软件针对新建彭湖高速K41+200软土路堤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通过分析不同填土速率、不同填土间隔时间工况下该断面的稳定与变形情况,得出该断面施工中与工后的沉降变化,并比较在不同填筑速率下施工过程以及工后的沉降变化,论证填土速率对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无锡地铁某盾构隧道区间穿越既有铁路隧道为工程实例,基于Ansys数值软件建立3维力学模型,从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盾构推力、注浆压力、施工工况、相邻隧道间距4个方面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变形和受力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既有隧道变形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某混凝土双菱形塔桥为工程背景,以其下塔柱的施工过程为研究分析的主要对象,首先对该双菱塔桥下塔柱进行简化,并用相应力学知识求其内力及变形的理论解,得到其施工过程最不利工况,接着用ANSYS软件对该不利工况进行施工仿真模拟分析,最后得出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盾构法施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区间隧道不可避免会存在穿越既有桥梁的情况;而穿越既有桥梁时必须要考虑施工过程桥梁墩顶的位移情况,确保桥梁运行安全。以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金达路站—钱湖大道站区间下穿杭深线、北环线鄞县特大桥工程为例,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不同施工工况下桥梁墩顶的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铁桥梁桥墩横桥向、顺桥向及垂向位移,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7.
基于MIDAS/CIVIL数值软件,对匝道梁顶推施工过程中导梁、匝道梁和支架系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它们的发生位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临界荷载系数,对顶推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顶推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强度和刚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值发生的位置不同,其中工况1时导梁、匝道梁和支架系统的最大挠度值最小,分别为0.5、8.1 mm;对于后3种工况,工况3下的强度和刚度最大值均小于其它2种。此外,施工过程中,临界荷载系数K依次为49.6、16.3、28.1和13,均满足要求,各工况计算结果也满足强度、刚度要求,说明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开关磁阻电机冷却流道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并联流道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并联流道,该流道具有对冷却系统要求低、冷却效果好、制造工艺简单的特点.通过建立电机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以流体流量、外界环境温度、流体初始温度作为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了传统并联流道与改进型并联流道在变压器油作为流体介质下的冷却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流体介质对改进型并联流道电机温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流体流量下改进型并联流道散热性能均优于传统并联流道,且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流量为2 L/min时的2种流道下电机最高温度相差5.9℃.通过比较不同冷却介质对改进型并联流道开关磁阻电机散热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与变压器油、乙二醇混合液相比,液体水冷却效果最好,而这3者之中,变压器油流道压差最小;流体流量对变压器油冷却效果影响最大而对其流道压差影响最小;随着乙二醇体积浓度的升高乙二醇混合液冷却效果变差,流道压差升高.  相似文献   

9.
管棚法的设计多依赖于经验和工程类比,常用的设计理论多用于定性分析。数值模拟可以对管棚法设计进行量化分析。鉴于此,结合软土地区某浅埋地下通道工程,采用数值计算分析管棚和格栅在CRD法施工中的内力和弯矩,并提出针对危险工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铁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广泛出现的地表裂缝现象,采用三维离散元计算程序3DEC进行了裂缝开展的数值模拟。考虑黄土原始垂直节理,台阶法施工,分三种隧道覆土埋深工况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了在各埋深工况条件下地表裂缝的开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江口水电站枢纽船闸是浈江河上修建的第一座船闸,船闸的建成可改善航道8 km,促进下游梯级电站船闸的兴建,为浈江全线通航开辟了“黄金水道”。本文介绍了江口水电站枢纽船闸的布置、运行方式和船闸各部位的功能及尺寸。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开县天白水电工程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使断面内流量分布均匀,提高运行稳定性,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弯段底板高程正超高的优化设计方案。物理模型试验表明,采用这种工程方案可以很好地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弯曲段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对于渝合高速公路部分主要结构物的影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进一步对路堤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羊湖水电站现场焊接压力钢管试件的接头韧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焊接 接头韧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三层C/S结构的机车中修检修管理信息系统,阐述其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功能、主要特点和系统的运行效果.该系统实现了对机车检修作业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实现了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数据、检修信息的记录与分析,极大的规范了机车检修过程、提高了机车检修质量.该系统的运用是铁道部建设数字化机务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公交IC卡数据挖掘中,为了获取乘客流量及流向等信息,需要获知每个班次的运行方向.本文通过对公交IC卡数据的聚类分析,将IC卡数据解析成单班次站点客流数据,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相似性测量算法(相关性测量及动态时间扭曲法),测量单班次数据与经验数据的相似性,从而获取班次运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路客流方向性差别明显时,相似性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且经过数据聚类后,相关性测量法与动态时间扭曲法在计算精度与运算速度方面表现相近,适用于客流方向性差别较明显的公交线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区间运行时分要求,将列车在区间的最高运行速度、最低惰行速度作为速度参数,提出多速度参数调控的城轨列车区间运行策略优化问题。考虑线路平纵断面、列车性能等的影响,以及区间限速、运行时分限制等约束,以区间运行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均布质量模型下的给定运行时分下基于多速度参数调控的列车运行节能优化策略模型,优化确定各速度参数取值和对应的区间运行控制方案,设计针对多速度参数综合调控的模拟退火求解方法。以广州地铁8号线中大-晓港为例,测算不同时分下的运行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最高运行速度参数可有效控制区间运行时分取值;最低惰行速度的合理取值可显著降低能耗,最多可降低4.68%;列车操纵模式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区间运行时分、节能效果和惰行次数,节能操纵模式在较长运行时分下节能作用更为显著。优化结果可为城轨节能化列车运行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构建考虑乘客“情感价值”变量影响的公交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乘客公交使用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取相关影响因素,用于把握乘客的需求心理和公交服务改善诉求.依托厦门市公交意愿调查数据,模型结果证实,除商品消费本身产生的效用价值外,乘客在长期使用公交方式出行时产生的情感依赖同样会对公交服务价值的感知产生影响.模型指标得分结果表明,乘客对公交服务总体水平的满意度较低,但受制于其他因素,乘客不得不继续依赖公交出行的意愿依旧强烈.相关显变量得分显示,“站台设施和候车环境”“车辆运行平稳性”“车辆行驶速度”“行车安全与司机驾驶习惯”等服务内容是公交服务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自沙井是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保护的国家一级文物,评价地铁建设对白沙井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1号线的线路走向与施工方法.综合多种资料,初步分析了白沙井水源补给的边界、补给介质与泉井类型,并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规划设计,重点分析了城南路站、侯家塘站、南湖路站及其区间对白沙井水源、水质的影响;明确指出因侯家塘站切割白沙井补给含水层,应进行专门性评价;并根据既有的地下水示踪试验成果及其他相关的钻探、物探及地下水位测试成果,采用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三维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Modflow模拟白沙井处天然径流场,进一步分析了拟建侯家塘站对白沙井影响,并提出了设计与施工中最大程度保护白沙井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