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雷国平 《水运工程》2016,(11):128-133
东流水道为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顺直河段,汊道交替、变化复杂,时有碍航情况发生,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也是长江“黄金航道”尺度提升的瓶颈河段。尤其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港淤堵、航道调整以及二期整治工程实施后,东流水道演变出现了新变化与新趋势。结合东流水道最新实测资料,分析其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揭示汊道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东流水道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维护对策及措施,为同类水道的航道维护与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流水道历来是长江下游重点浅险水道之一,水道内汊道众多,滩槽变化剧烈,主支汊转换较为频繁。经过前期不断治理,航道条件逐步改善,但仍难达到6 m水深的规划标准。为给东流水道6 m水深工程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分析东流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提出治理思路和方案;建立物理模型,对6 m水深工程方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整治方案实施后,东流水道可实现6.0 m×110 m×1050 m设计航道尺度,在不利水文年份须进行少量维护性疏浚,同时随着工程效果的发挥及河道的自然演变,西港航道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为后续进一步提升航道尺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福姜沙河段有福南、福北、福中三汊可选通航汊道,而目前三汊都不满足12.5 m深水航道尺度要求,必须进行整治,而选哪一汊为通航汊道成为整治工程首要任务。为此利用潮流泥沙河工模型研究各汊道整治工程效果及影响,对通航汊道进行初选。动床试验表明:通过整治,福南水道维持12.5 m水深,单向通航要求仍较困难,其进口及中部碍航段改善效果较差;福北水道受如皋中汊过流断面限制及碍航段较多,河势发展受到限制,双向通航难度大,暂可考虑单向通航;福中水道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且整治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整治难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碍航特性及河床演变趋势预测分析,提出该水道航道整治思路,并在模型试验基础上提出航道整治工程推荐方案。推荐方案对改善落成洲左汊浅区段及鳗鱼沙河段左右两槽的航道条件效果较好,但经系列年试验后,三益桥边滩及高港边滩设计航道左边线附近航宽略有不足,需要配合一定的疏浚来达到设计航道尺度。  相似文献   

5.
燕子窝水道是长江中游航道重点碍航浅滩段之一,具备顺直分汊的平面特征,分汊口门易形成碍航浅滩,出现散乱型浅滩时碍航程度最为严重。三峡工程实施后,水道出现了不利调整。已建整治工程实施后,关键部位得到守护,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燕子窝水道仍出现了不利的调整变化,航道条件仍不稳定。通过对已建工程实施前后燕子窝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提出治理思路及方案,并进行结构设计,重点对新老工程衔接进行细化和优化处理,可为长江航道类似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鹅头型分汊河段变化特征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元生 《水运工程》2013,(4):113-116
鹅头型汊道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弯曲分汊河型之一,窑监、陆溪口、罗湖洲等水道就属于这类河型.鹅头型汊道往往多汊并存、洲滩易变、航槽摆动、河道变化频繁.为了保障航道畅通,稳定河势必须对此类河道进行整治.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鹅头型汊道的变化特征及碍航特点,结合目前已实施的几个鹅头型分汊河道航道整治工程,提出鹅头型汊道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安庆水道河床演变和航道整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英  刘奇峰  刘林 《水道港口》2012,33(6):495-499
文章对安庆水道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表明自然条件下洲滩周期性变化,河道汊道条件变化较为剧烈,航道条件时好时差,稳定性较差。三峡蓄水后,安庆河段演变规律保持不变,在新洲向右淤长的发展趋势下,左汊进口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在河势控制工程实施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汊边界条件,河道的周期性演变有所趋缓,有利于维持当前的三汊格局。在总结河段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制新中汊发展,调整分流、稳定洲滩和束水冲槽的整治思路,以期解决安庆河段的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8.
重点治理河段抛泥区选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下游重点治理及维护河段福姜沙河段为例,通过分析福姜沙各汊道航道碍航特性及治理思路,提出将疏浚弃土抛卸于淤积对航道条件有利的整治守护区,可促进航道整治效果的发挥,丰富了疏浚弃土的处理途径,具有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方佳敏  田栋 《水运工程》2022,(1):144-149
贵池水道为多级多分汊河道,近几年滩槽格局变化明显,形成了双槽格局,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为此,对近期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进行分析,按照限制北港发展、稳定汊道分流格局、巩固中港的主汊及主航道地位的整治思路,提出初步的航道治理方案.通过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研究,对方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梳齿型护滩守护崇文洲洲头、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近期九江水道的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基于近期航道条件及具体维护情况,从滩槽形态、三峡蓄水和航道整治工程三个方面探讨了九江水道过渡段碍航出浅的原因,并预测了在建二期工程实施后,九江水道未来航道条件变化趋势和航道维护情况。在建的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有利于改善九江水道上浅区的碍航情况,但在建工程控制力度有限,未来枯水期仍可能需要依靠疏浚来保障分月航道维护尺度。  相似文献   

11.
沙颍河航道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道 《水运工程》2011,(7):131-135
通过对沙颍河航道安徽段航道现状、船型现状的调查研究及运量的预测分析,结合京杭运河标准船型,提出了沙颍河航道安徽段设计船型,据此分析研究沙颍河航道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航道尺度,对航道的通过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货运量的增大,目前我国正大规模改扩建多线船闸,受枢纽已建建筑物和地形条件限制等多因素影响,新建多线船闸多与已建船闸并排布置,共用引航道。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时,一线船闸充泄水将会影响到另一线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危及另一线过闸船舶安全及船闸结构安全。结合北江飞来峡船闸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探讨同尺度船闸共用引航道的布置及其对通航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闸在错开运行时,通过增大中间辅导墙的扩散角可使水流快速扩散,减小非泄水船闸引航道回流范围和回流强度,可通过优化主辅导墙及下游消能工形式,改善双线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3.
黔江大藤峡水利枢纽下游段航道存在复杂的不良流态、海事多发、枯水期具有天然航道属性,航道尺度需要大幅度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按照航道尽量顺直、加大弯曲半径等原则布置两条航道线路。采用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分析其连续滩群复杂的碍航水流条件,得出碍航滩险整治应消除挑流点、平顺水流边线、有效增大过水断面面积的优化思路。基于初步设计方案2提出增加弯顶段半径及其上下游炸礁范围、清除左侧边滩和右侧高滩的优化方案。经物理模型和船模验证后表明:优化设计方案能有效改善流态和航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曹民雄 《水运工程》2012,(9):118-121
针对黄建九先生提出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河道地形测量、航道制图及航道整治设计与成果评审等航道测量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目前相关规范条文的情况,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适时开展的工作,以期展开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袁胜英  应强 《水道港口》2010,31(5):478-482
基于广州港出海航道2008年1月、4月及9月3次航道测量的地形资料,结合相关的水文资料,从边坡稳定性角度分析了试挖槽的回淤情况。通过对比得出了伶仃航段(KP17~KP60)航道东、西两侧边坡坡比的总体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1月坡比分别为1∶11.1和1∶11.7,4月分别为1∶8.6和1∶8.5,9月分别为1∶8.8和1∶8.4。1月到4月平均坡比变化较大,4月到9月平均坡比变化较小,坡比基本稳定在1∶8.5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台州头门港进港航道试挖槽开挖后历次水下地形和断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试挖槽回淤特征,并探讨回淤机理。结果表明:13个月的监测期内,试挖槽经历了自然缓慢回淤→骤淤冲刷交替→自然缓慢冲刷的发育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稳定,试挖槽平均水深基本满足11.7 m的设计通航水深要求。正常天气条件下,悬沙落淤是试挖槽的主要回淤形式;大风天气条件下,台风的风浪掀沙作用使试挖槽发生骤淤,槽内发育浮泥层,寒潮的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17.
通过伶仃洋河口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的回淤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水文泥沙条件下,港珠澳大桥建设后,伶仃航道内淤积厚度及淤积量呈减少态势;铜鼓航道内淤积厚度及淤积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金镠  楼飞 《水运工程》2021,(2):53-57
潮汐河口汊道整治工程通常引起工程所在一支汊道分流比减少,目前对这种分流比减少的河势效应缺乏量化的评估。通过窦国仁河相方程,探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开工以来北槽水、沙条件的变化与河相调整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整治工程可产生的河相调整幅度小于实际增幅。期间,大规模的疏浚工程和区域含沙量的降低是平衡河相实际调整的两大重要因素。2)当前,北槽低含沙量环境支撑了主槽平均水深的增加,但仍需通过疏浚稳定主槽容积。  相似文献   

19.
杨臣 《中国水运》2006,6(6):178-179
渠道控制主要是一种跨组织控制,是指一个渠道成员对另一个渠道成员的行为与决策变量成功施加影响的过程。渠道控制根植于相互依赖的渠道关系中,因而它与渠道关系中的诸多变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渠道控制力的主要因素,并找出了渠道控制的原因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尚存诸多的单线控制河段,区域内船舶排队现象严重。为探索控制段航道通过能力,结合控制段信号台的调度规则,将排队理论引入船舶排队的研究过程,建立拥有一个优先级的M/M/1排队服务模型,并以王家滩控制河段为例,评估其通过能力。结果表明,模型求解得到目前王家滩河段在控制调度期上行船舶平均等待时间达32. 5 min,下行10. 2 min;综合船舶与交通流数据,得出当前控制段航道通过能力为1. 91亿~4. 45亿t,约为标准航道设计通过能力的67. 5%。此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