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追越条款的适用是否以两船存在碰撞危险为条件,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对案件和《规则》条文的分析,提出追越条款的适用不是以两船存在碰撞危险为前提,只要符合构成追越局面的条件,不论当时两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追越条款就开始适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英国上诉法院最近审理的一个碰撞案件为主,讨论了在追越船从被追越船尾后追越而又不采取让路行动时,被追越船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样一个问题,并着重分析了规则第十七条1款2项的规定,说明尽管这一规定是给直航船以独自采取行动的权利,但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直航船要特别注意积极地采取这一行动。  相似文献   

3.
此文针对长江江苏段定线制航路的特点,对追越船在深水航道、推荐航路和特定航路中的追越行动及被追越船的协助措施进行了探讨。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分析了追越过程中《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以下称《定线制》)、《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称《内规》)在长江江苏航段内适用与优先适用问题,得出了《定线制》优先《内规》,《内规》优先《规则》的结论,并提出了追越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4.
船舶追越中避让行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两船之间在航行中产生追越是它们常见的会遇态势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船舶碰撞在海事案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当追越船从被追越船左舷追越的情况时,船舶避让行动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探讨追越情况下船舶碰撞案例的原因、避让行动的结果和国际避碰规则的规定和几何避碰方法等的基础上,对这种态势的避让行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之“追越”条款的讨论,提出适用于“追越”条款的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论及《规则》的修改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内河,追越是船舶在航行中非常频繁遇到的一项行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中第十一条对机动船舶追越的有关规定讲述得非常清楚,但在实际中,因追越而发生的碰撞事故屡见不鲜,并且事故等级大多呈现高级别。分析原因主要有:追越舷侧选择错误;追越横距偏小;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则港内狭水道追越的触碰案例,结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追越条款,并拓展分析驾引人员在追越之前、中、后的每个阶段应考虑的细节,熟悉、灵活应用船上的各种设备和必要的操纵准备,提出位置追越的可操作方式,再从这些细节中挖出能够打牢引航基础技术的知识要点,从而提升引航的操纵技术和综合能力,供驾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简称《规则》)的学习和应用中发现,译文第十九条中引用了“被追越船”这一术语,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在此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能见度不良环境和情况下追越他船,对于广大航海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形。正确认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第2章第3节第19条中个别译文有不同的看法,也对能见度受限水域中的追越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渊源看其存在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梳理和厘清现行《避碰规则》中对遇、交叉和追越等局面及按是否互见区分两套行动规则等基本概念的渊源,认识现行《避碰规则》基本构架的由来,初步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为《避碰规则》的修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进江海轮追越事故的发生,对内河通航水域追越的适用条件、追越碰撞发生的原因、追越可行性的评估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追越操纵技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充分评估追越的可行性,正确实施追越技艺,严格遵守航行规章,做到主动联系、主动避让和主动配合,进江海轮的追越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2.
船舶航行中,经常会出现追越局面.长江江苏段航道条件比开阔水域航道条件复杂,海事部门对追越作了严格规定.介绍了在追越受限前提下的长江江苏段航行船舶的追越模型,可为航行船舶提前计算追越时间、距离,避免违章追越,减少追越时产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3.
船舶间的追越行动的始终与航运安全密切相关,要正确执行与追越行动相关的法规,并在追越的全过程做到安全操作,确非易事.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种类的增多,船舶的航行速度差异加大,船舶间追越的频率逐渐增多.为防止船舶在追越过程中相互间发生碰撞事故,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法规.针对追越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追越时船舶间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作实践,阐明在船舶追越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追越和被追越船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江江苏段船舶追越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追越时船舶间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作实践,阐明在船舶追越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追越和被追越船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天津港主航道通航标准的提高,通航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同时主航道上航行船舶的密度大量增加,航行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对驶”、“追越”等局面。因此,驾引人员应按照《避碰规则》和港章的规定,采用“良好船艺”安全操纵船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航海理论和法学原理对追越条款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引用国内外案例,阐明了追越的含义、追越局面的构成要件、驶过让清的界线以及假定追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航海》2018,(6)
本文研究了洋山港警戒区水域船舶追越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警戒区内过境船舶航速分布情况,从追越船和被追越船航速差着手,提出完善"警戒区内船舶禁止追越他船"的方案,并结合笔者在VTS值班过程中实际监管经验,探讨警戒区内船舶追越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船舶在广州港航道里追越的船位、追越的安全距离的理解,进而分析了追越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从而提出了自己对追越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和同行们对此有多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追越书面之所以容易引起海事,主要是对追越条款的某些概念模糊不清,或者对该局面的特殊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广州上对“驶过”重新定义,对“让清距离”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从讨论构成追越的条件和追越船的责任出发,分析了会聚追越/交叉态势下两船容易发生碰撞的原因和两船的避让关系,并提出了此种会遇态势下的避让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