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既有2条高速公路交叉的基础上,叠加第3条高速公路形成两两小间距交叉时,对枢纽互通的增设进行技术论证。提出不同的枢纽互通设置思路,相应预测不同的交通量结果,布设具体方案,再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比选,得出最优方案。最优化解决3条高速公路小间距交叉时交通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6):89-92
改建的奉节东枢纽互通是G6911安来高速公路与G42沪蓉高速公路相交的四路枢纽互通,通过改建原有奉节东互通以实现高接高功能,布设条件非常受限。改建方案综合考虑场地狭窄、地质复杂、地物干扰等各种限制因素,改造与利用并举,较好地解决了G42主线侧原有的交织问题,提高了该互通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介绍改建互通方案选型、匝道布设的主要思路与过程,对今后类似互通方案的布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及线圈检测器布设间距,设计了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人工神经网络事件检测算法,并研究基本路段检测器布设间距在200~700m不同情况下的事件检测效果。利用VISSIM4.2软件仿真获得数据,并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中计算,验证了所设计事件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得出基本路段线圈检测器的合理布设间距。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完善,高速公路之间的枢纽互通与接地互通的冲突逐渐增多,因此,枢纽与出入口间距不足,组成复合式互通在所难免.笔者结合大广高速公路里仁至杨村段里仁复合式互通立交,着眼于复合式互通的布置、交织段长度及通行能力进行研究,完善了设计方案,提出了复合式互通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车辆检测器采集到的信息的准确度与检测器的空间密度和空间位置有极大的关系,而目前车辆检测器的布设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以高速公路实时容错性评价模型为基本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道路线形安全评价对高速公路进行路段划分,然后采用仿真手段研究车辆检测器不同布设间距条件下,高速公路实时容错性评价模型对交通事件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到服务于高速公路实时容错性评价的车辆检测器布设方法,并给出各种路段安全等级和交通量条件下的车辆检测器布设间距推荐值。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多肢枢纽互通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速公路多肢枢纽互通(交叉肢数在4肢以上)在国内较少,但在路网结构中的重要性很高.如何"安全、顺畅、经济、美观"地布设多肢枢纽互通,在现行设计规范中也涉及较少.根据3条高速公路交叉的海盐枢纽互通设计,介绍了高速公路多肢枢纽互通设计的一些思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量不断增长和路网布局的逐年更新,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互通立交布设成了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多肢枢纽互通立交方案在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尚不多见,现有设计规范对此也较少涉及。笔者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安吉枢纽互通立交改扩建项目为例,介绍了多肢枢纽互通立交用于改扩建工程的必要性以及设计中采取的技术思路,在分析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相应设计原则并给出具体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高速公路上交通量不断增长,需要改扩建的路段日趋增多。其中,大型复合式互通在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尚不多见,是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重点、难点之一。通过对蔡甸枢纽互通改扩建方案的研究,对复合式互通各种可能的改扩建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提出了改扩建设计的原则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商庄枢纽互通是荣乌高速公路(G18)与京港澳高速公路(G4)交叉的大型枢纽互通,由现状单喇叭互通改建成为十字交叉枢纽互通。考虑到原有互通的利用及京港澳高速公路即将由4车道扩建为8车道,在勘察设计过程中,结合地形交通量等各种影响因素研究了该枢纽互通的改建方案,并进行了详细地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沈海高速公路福鼎段新增邦福枢纽互通为例,根据既有高速公路与新建枢纽互通的平面布设及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利用新建枢纽互通匝道和既有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拼宽部分作为车辆通行过渡道路,并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匝道及收费广场,大大减少了工程数量,并降低了工程投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