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制动力分配与轴荷分配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装载方式和制动过程中作用在质心位置的惯性力都会改变汽车的轴间载荷,从而改变了各轴与地面间的附着力,影响汽车的制动效能。文章从制动效能的角度分析了安装ABS的现代轿车制动力分配与轴荷分配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整车制动性能进行设计时,有必要对汽车轴间制动力的分配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以判定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舒红 《汽车运输》1999,25(11):32-35
双轴货车的轴间制动力分配直接影响整车制动性能的优劣,本文将ECE制动法规转换为制动力分配界限图,以此为基础,对装备感载比例阀的货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这种方法能使汽车在保持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能的条件下,获得满意的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4.
汽车整车制动力在各轴间的合理分配对制动稳定性起重要作用,GB12676附录.A对轴间制动力有严格的公式要求,针对相关公式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制动力分配数学模型,列举具体实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符合法规要求。在设计时运用最佳的制动力分配模型,可有效提高制动性能,简化制动系统,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半挂汽车列车轴间制动力的优化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力学模型,介绍了以半挂车的制动效能为目标函数,在确保制动稳定性和极限路面制动效能的条件下,实现半挂汽车列车轴间制动力优化分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确定半挂汽车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各轴制动力的方法,分析了牵引连接装置支承中心到前轴中心距离对各轴制动力的影响,阐述了最佳制动力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豫微  吴社强 《专用汽车》2000,(2):16-18,20
在全轮驱动的汽车上设置带轴间差速器的分动器,可使汽车各轴转矩分配接近其轴荷分配,从而有效地利用各轴的地面附着条件,充分发挥汽车的动力性。带轴间差速器的分动器还具有差速功能,以避免汽车行驶中的功率循环,使各车轮运动协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汽车列车理想制动力分配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动时半挂车汽车列车和全挂车汽车列车产生折叠现象和甩尾(摆动)现象的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式.通过这些方程式,发现了折叠和甩尾现象的性质及运动规律,并由此得到影响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和使用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为了得到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应使汽车列车各轴的制动力与其轴荷成正比;在制动力不能自动调节的汽车列车上,应合理地分配列车各轴的制动力;制动时应使列车具有最佳的车轮“抱死”顺序以及制动力“建立”的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9.
何宇平  张益东 《汽车工程》1994,16(4):199-206
本文在切诺基吉普车实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轿车的试验结果,对制动标准中有关轿车轴间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获得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较高的制动效能,增加前轴制动力,减少后轴制动力是现代轿车轴间制动分配设计的发展趋势;要求过大的后轴制动力,在常遇路面上强力制动,将会导致后轮首先抱死,与ECER13要求不相符。  相似文献   

10.
对铰接汽车受侧向力干扰下制动工况作了详细分析,对各轴动载荷进行了推导,提出铰接汽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半挂汽车的制动力合理分配为基础,对目前液压制动半挂汽车常用的管路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半挂汽车制动管路中设置辐射式比例阀进行压力调节,实现制动力固定分配比的半挂汽车的最佳车轴抱死顺序。通过各轴制动力分配比导出了管路系统和辐射式比例阀的特性参数式,并较详细地论述了调节系统的其他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制动器制动力在车轴间的合理分配及调控,一直是改善汽车制动性能的努力方向,时代不同,道路条件不同,汽车工业水平也有异,导致了汽车制动力调控的多样化。本文介绍了制动力调控技术以及制动防抱装置的发我,现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轴荷转移大、制动距离受载荷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非紧急制动工况基于动态轴荷的制动力分配算法。根据轴荷变化动态调整制动力分配,使各轴利用附着系数与车辆制动强度一致,同时根据车辆实际制动强度与理想制动强度差值调整制动力,使车辆在相同制动过程中制动距离不受载荷影响。对比通过软件进行常规制动与采用该算法的电控系统车辆在不同载荷下的制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动态分配制动力并进行减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双轴载货汽车动态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的比较,推导出双轴载货汽车直线制动的最佳制动力分配关系式,并由此推荐一种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以判定已知制动系统的车辆是否有必要加装感载阀即采用可变比例制动力分配,以改善车辆的直线制动必性能。  相似文献   

15.
汽车液压惯性比例阀主要用于现代轿车,它通过汽车制动时的惯性力可自动调节前、后制动轮缸的压力比,亦即自动调节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之比,从而使制动力分配接近轴荷分配,以防止汽车制动甩尾现象,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本文分析了液压惯性比例阀的工作特性及非线性因素对阀特性曲线的影响,并介绍了在生产研制过程中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汽车在高速行驶紧急制动时,若前后轮制动动作或制动力不平衡就会产生失控现象。有时甚至发生事故或翻车。汽车制动力的分配很复杂,合理的制动力应该是前后轮按重量成比例分配。但有些汽车只能简单设计成前轮制动力稍大于后轮,以防紧急制动时后轮先抱死而使汽车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样的设计很难发挥所有车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汽车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也就是用关联度的大小表示汽车实际制动力分配线β与理想的I曲线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最佳的制动力分配线β。经实例分析表明,关联度愈大,汽车实际制动力分配线β与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愈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汽车在高速行驶紧急制动时,若前后轮制动动作或制动力不平衡就会产生失控现象,有时甚至发生事故或翻车。汽车制动力的分配很复杂,合理的制动力应该是前后轮按重量成比便分配。但有些汽车只能简单设计成前轮制动力稍大于后轮,以防紧急制动时后轮先抱死而使汽车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样的设计很难发挥所有车轮的制动效能,影响制动效果。2Y、3Y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以及制动性能的几个评价指标。本设计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设计法。主要从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中的制动效能、制动效率和制动力的轴间分配等方面的分析来进行制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制动性能和横向稳定性,提出基于滑移率优化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建立关于各轴滑移率加权和的目标函数,考虑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估计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基于扩展Kalman滤波法实时估计各轴的纵向力,实时比较牵引车与挂车的纵向力来调整目标函数权重,以各轴滑移率最小为目标优化分配牵引车前轴、后轴和挂车车轴之间的制动力;并通过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对优化分配方案进行验证,测试干燥与湿滑路面附着情况及直线与弯道路况下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在不同制动工况下能显著改善车辆的制动性能和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