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程云虹  王宏伟  王元 《公路》2012,(3):179-182
设计4种混凝土,即基准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以此4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好于基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试验的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冻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再次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设计4种混凝土,即基准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以此4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好于基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本试验的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渗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再次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钢管混凝土结构核心混凝土,对方便施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具体工程实例,对作为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和泵送施工进行介绍,体现了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供同类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4.
胡勇 《公路交通技术》2010,(1):78-81,97
拱肋高强核心混凝土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要求一次成功,混凝土可泵性是钢管混凝土浇筑成败的关键,而可泵性的关键是混凝土的配合比。针对渝湘高速公路细沙河大桥拱肋核心混凝土灌注现状,通过对核心混凝土可泵性的研究,分析钢管拱肋核心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核心混凝土成功灌注的影响,以期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3,(8):135
北京中实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为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理事单位。北京中实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永定河畔,东邻西四环,南邻阜石路,西邻西五环,公司占地面积30亩,是一个机械设备高度自动化的混凝土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6.
核心混凝土性能对钢管混凝土稳定系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钢管普通混凝土长柱和钢管轻集料混凝土中长柱的轴压试验结果的比较,结合对普通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曲线的分析,研究了核心混凝土性能对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稳定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细比相同的情况下,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的稳定系数与核心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无关,而取决于核心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核心混凝土的峰值应变越大,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的稳定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混凝土各种组分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探讨了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途径,提出采用磨细矿渣超量替代水泥技术配制C30高性能混凝土,以达到在不过多提高混凝土强度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实现混凝土绿色化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早期产生开裂,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内部自由水散失而造成的,通过对混凝土内部水分含量进行测试,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的监控。混凝土内部湿度场的变化可以反映内部水分含量。本文主要研究混凝土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湿度场变化情况,找出距混凝土表面不同深度、距混凝土侧边不同距离对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础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乌素沟大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对结构外观、受力状况和后期效果的检查,证明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是最易产生的病害,也是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混凝土内水化热作用产生的温度升高较快,而体积大散热较慢,致使混凝土体内温度较高、混凝土表里温差较大,极易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并实施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通过在混凝土内布设温度传感监测系统进行温度监测,并在混凝土内埋设通水冷却系统,根据温度监测数据实时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以降低混凝土体内温度,减少表里温差,使混凝土表里温差始终处在允许范围内,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引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这个新名词.例举了国外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C8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可以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抗弯的强度.通过C80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一步了解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桥梁的坏化病害与耐久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混凝土结构的老龄化,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坏化与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也日渐受到重视。文中探讨了混凝土坏化的模式和引起坏化的各种成因,分析了改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各种技术,归纳总结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方法的特点,并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给出一些初步建议,指出了应改变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中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悬臂浇注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桥在梁段之间存在的竖向接缝对混凝土整体强度影响,通过2座实桥与室内模型梁的接缝混凝土强度测试和承载能力试验发现: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大部分接缝处混凝土强度与腹板一般位置相比存在一定折减,其主要原因在于接缝附近端部混凝土由于振捣比较困难,混凝土沉积不均匀,导致接缝处混凝土质量要比一般位置混凝土质量差;接缝处不同混凝土粗糙度对混凝土箱梁抗拉强度有影响,其开裂荷载比整体一次浇注模型梁有所降低.因此施工中必须控制其接缝质量,增加交界面混凝土粗糙度,以提高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分别研究了水灰比、砂率和砂类型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综合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综合工作性能随着砂率降低而降低,而混凝土的耐磨性则随着砂率的增加而降低。砂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混凝土的砂率不应太低或太高。在相同配比情况下的4种砂配制的混凝土,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与河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相差不大,抗压强度比河砂混凝土的高9.1%,混凝土的磨损量仅为河砂混凝土的78.1%,耐磨性较好,配合比本身所用减水剂不到河砂混凝土的50%,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在水泥混凝土中,石灰岩机制砂能够很好地替代河沙。  相似文献   

16.
赵尚传 《公路》2008,(4):163-166
提出了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和混凝土碳化概率模型。从混凝土结构部位、混凝土桥梁距海岸线距离、混凝土质量等角度对处于海洋环境中的混凝土桥梁因氯离子侵蚀和混凝土碳化而诱发钢筋腐蚀的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中混凝土桥梁各部位由于氯离子侵蚀而导致的失效概率远大于混凝土碳化导致耐久性失效概率。距海岸线距离、混凝土质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距海岸线距离的增加以及混凝土质量降低,氯离子诱发耐久性失效概率与碳化失效概率比值明显减小,混凝土碳化诱发钢筋锈蚀的权重增加。  相似文献   

17.
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混凝土翼板的收缩应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忽略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滑移,认为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横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由此建立混凝土收缩内力平衡方程和收缩应力计算公式。提出考虑混凝土收缩影响的组合梁混凝土开裂弯矩计算公式,以及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组合梁挠度计算公式。算例表明,在进行组合梁混凝土的抗裂分析时,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不容忽视。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组合梁挠曲变形随组合梁跨高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大跨度组合梁的收缩挠度可以得到跨度的1/1000以上。对于混凝土翼板恒定的变截面组合梁,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基本不随截面变化。组合梁混凝土收缩应力随混凝土翼板配筋率的提高而增加,但总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养护剂对混凝土保水性、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抗开裂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可以增强混凝土早期的保水能力.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干缩率.并可改善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配制了强度相同(C60)的高流动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测定了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等基本性能,并测定了混凝土微观孔隙构造分布和抗冻耐久性等宏观性能。实验研究表明,由于配合比和施工方法不同,高流动混凝土具有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微观孔隙构造特征,并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宏观性能。因此,在高流动混凝土应用中,应充分考虑高流动混凝土微观构造特征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智能混凝土是通过在普通混凝土中复合特殊材料而形成特殊功能的新型混凝土,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性能。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智能混凝土具有自感知、自修复、自调节、高阻尼能特性。结合城市桥梁工程的结构特点,综合智能混凝土自身特征探讨智能混凝土在城市桥梁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