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列车正线运营时由于接触网网压波动导致列车发生网压过压故障的情况,分析其故障原因,并结合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提出改进方案,优化后的网压保护策略试验证明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列车测速仪检测装置传感器检查器是用于对列车测速仪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是列车测速仪的取样部分,而作为取样的传感器,其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到列车测速仪测速的准确程度。本文介绍了传感器检查器的设计思路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低频网压波动会造成列车无法正常取流,严重时会造成列车牵引系统闭锁。本文通过对牵引供电系统实测数据、系统阻抗等值模型及Middlebrook判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抑制牵引供电系统低频网压波动的方法,为铁路安全运营及牵引供电系统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地面式储能系统与制动电阻联合工作时的阈值设定进行优化研究.以降低再生制动能量的线路损耗与稳定列车受电弓处牵引网压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根据列车最大制动回馈功率的阈值优化方法.采用地铁实际线路参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阈值优化后,单车制动时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得到有效提升;多车制动时列车受电弓处网压得到抑制,避免再生制动失效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力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技术应用引起的严重列车冲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极短时网压中断的动态力矩卸载与加载控制策略,实现列车在失电时间内仍能保持列车牵引力,主动抑制列车冲动;揭示了异相网压极短时切换工况下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原理,并提出了适用于异相网压切换的励磁涌流主动抑制策略;阐述了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快速单相锁相环与传统锁相环相结合的优化锁相策略,可有效解决电子开关过分相工况下列车控制异常以及牵引力恢复时间长的难题。神朔铁路正线试验中模拟列车满载通过电力电子开关过分相工况,充分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已应用于各种铁路设施。重点介绍了用于列车状态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为集中每节车上传感器测得的数据,需要在车辆之间建立网络,并将传感器数据经适当路径传送到集中处理装置。但是,由于连挂与摘车,存在网络改变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网络系统,其包括车内网与车间网;并提出一种车间网构成方法。报告了样机试验结果及针对所推荐的方法进行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个建立在信号系统之上的多车运行实时模拟系统可以优化和确定列车最小运行间隔,在预定的时刻表、发车间隔、线路条件、列车性质下,对全线的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虚拟仿真模拟;同时在该系统中嵌入供电模块,可以实时再现列车、牵引网、供电臂、变电所的电压及电流情况,并就网压变化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因此,该系统将成为铁路运营及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有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嘉峪关机务段SS3B型固定重联机车直流电流传感器(代号:ZLH)的惯性烧损故障进行在线测试和对比分析,确定线路网压质量、机车过分相后合主断路器导致的网压冲击是传感器过压烧损的主要原因.从提升传感器输入端耐浪涌能力、加强机车屏蔽、改善网压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改进对策,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传感器的列车空转及滑行检测与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轮轴速度传感器的测速定位精度随着轮对的空转/滑行逐渐降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定位传感器的误差特性,采用多普勒雷达和加速度计辅助轮轴传感器的多传感器方式构成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结合加(减)速度、速度差和滑行率等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列车是否发生空转/滑行。建立列车的正常状态、空转状态、滑行状态、不可信状态,以及状态之间转换的数学模型,对列车发生空转/滑行之后的速度和走行距离误差进行计算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空转/滑行检测与校正模型能够有效检测列车是否发生空转/滑行并对误差进行校正,测速定位精度满足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的精度要求,达到了模型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列车弓网冲突事件的调查经过,结合站台视频监控、供电电力监控、信号自动监控等系统,以及列车事件记录等信息,对故障发生时的时间、列车位置、网压等信息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接触网锚段关节熔断事件发生的特定条件以及弓网冲突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接触网采用锚段关节衔接方式的轨道交通线路,提出了防止弓网冲突事件发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严格控制高速铁路列车与站台间距,确保高速列车安全运营与乘客安全,须要开发高速铁路列车站台间距检测系统。本文设计了移动测距滑台,使用纸板、木板、玻璃、漆面不锈钢等多种材料对巴鲁夫超声波传感器的精度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大误差为0.47 mm,测试结果较理想,可作为高速铁路列车站台间距检测的主体传感器;设计了有线、无线两种整体检测方案,其中,有线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便于系统扩容,可灵活扩展,统一管理各子系统;无线方案采用对等网状网组网,唤醒后的组网速度快,所有节点都是对等节点,节点扩展容量大,配置维护较简单。两种方案都具备历史记录、设备报警等功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种风压传感器、GPS定位模块和加速度传感器相结合的列车完整性监测系统,通过采集多源传感器信息,进行决策级信息融合,监测列车完整性状态与GSM-R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地双向通信.文中对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控列车分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实现轨道交通列车高精度定位的发展趋势。针对列车车轮在运行过程中逐渐磨损导致轮径减小,从而影响轮轴速度传感器测速定位精度的问题,通过分析定位传感器的误差特性,采用轮轴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和多普勒测速雷达构成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轮径预测校正方法。该方法在各传感器工作正常时,通过多传感器信息滤波融合得到列车运动状态参数的最优估计,并完成轮径校正;在辅助传感器失效或故障时,通过过去和当前的传感器量测信息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列车运动状态做出定量的预测估计,进而完成轮径的预测与校正。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提高了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联锁软件的逻辑严密性和安全性对于行车有很大的影响。利用自动化Petri网,根据轨道电路、信号机和道岔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状态的转换,分别建立了信号机、道岔和进路模型,并根据列车的运行状态细化模型从列车压入进路到出清进路的过程,建立进路解锁的模型。基于上述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联锁软件设计方案,实现对联锁的逻辑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列车实时定位是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安全苛求的现代列车控制系统中,列车定位系统需要在实现高精度列车定位的同时具备容错能力,以保证系统安全。针对列车定位的安全性需求,从保障列车定位系统的容错性能出发,利用低成本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器件以及里程计等定位传感器构成列车组合定位平台,给出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小波变换方法用于组合系统故障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故障隔离策略,以H∞鲁棒滤波为基础设计联邦结构的多传感器容错信息融合算法用于定位计算。利用自制轨道推车进行的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组合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列车定位的精度要求,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能够在不同定位条件下保证定位高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及实际运用出发,详细分析了第三轨供电的地铁列车通过无电区时出现欠压、过压、过流、第三轨端部弯头烧损等现象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在列车通过无电区时,应以恒定低电压制动模式对辅助系统功率进行精确补偿,从而减小网侧电压与列车中间电压差值的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实测试验验证了地铁列车以恒定低电压制动方式通过无电区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蓝牙协议栈和智能传感器功能要求的分析,讨论了为列车车厢火灾报警智能传感器而设计的嵌入式蓝牙协议栈SoC的基本结构,以及功能组成要求。根据讨论结果,设计了可用于列车车厢内火灾报警的SoC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轮轴速度传感器和雷达速度传感器相结合的列车测速测距系统。该系统针对测速轮对空转/滑行造成的轮轴速度传感器测速测距误差问题,建立了空转/滑行检测判断模型和空转/滑行过程中的列车速度和走行距离误差校正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该测速测距仿真系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系统提高了列车测速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外传感的研究现状,论述了二维力传感器在预防列车脱轨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预防列车脱轨的新型传感系统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转速传感器技术,提出1种列控车载设备测速测距算法,由自适应参数列车运动模型、空转/滑行时列车速度校正模型和基于联邦滤波的融合算法3部分组成.先建立列车运动模型,利用自适应参数更新列车运动模型和系统状态噪声,估计单个转速传感器所在轮对的速度和加速度;当检测到轮对空转/滑行时,利用设计的速度校正模型计算列车运行速度,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