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     
《世界海运》2008,31(6):8-8
中国‘窗口城市’——深圳,她毗邻国际金融中心、贸易际航运中心——香港,一直发挥着香港与内地经济枢纽的作用,作为中国枢纽港之一的深圳正在成为珠三角经济区的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十年间,沪港两地经济、贸易、航运的互比、互动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热衷、热议。无可讳言,航运业作为香港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至今依然保持了稳定、向上增长的态势,其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声誉依然如初。2006年,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被首次纳入了国家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这一规划的实施,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无疑是十分有利的。香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港口航运体系、成熟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包括海事、金融、船舶修造、经纪等现代服务业的完善配套,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经贸与航运的贡献度不可谓不高。但随着深圳、上海等内地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香港港口吞吐量增长放缓,也已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3.
吴江伟  张婕妹 《水运管理》2013,(4):12-15,31
为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更好地互动发展,根据香港不同时期贸易方式的转变及以贸易转型促进航运中心升级的过程,分析香港发展模式给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影响,认为上海应借鉴香港发展经验,分阶段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一、舟山港是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著名的香港、新加坡、鹿特丹、汉堡、伦敦、纽约等国际航运中心,虽没有统一的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却有着明显的标志和共同的功能; 一是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转口贸易的航运枢纽,腹地经济发达,拥有充沛的进出口货源,尤其是集装箱的运量; 二是拥有深水航道、深水港口; 三是区位条件优越,靠近国际航线,集疏运能力强; 四是设有国际航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发达;而且与世界主要港口,建立和应用EDI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李俊军 《中国港口》2003,(12):13-13
<正> 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生效在即,上海已与香港圈定了8个合作重点,航空港、港口航运和物流是重中之重,以香港之长,补上海之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体制和功能将更加健全和成熟。 一、港资投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具动力 进行国际化的融资,保证充足的建设资金,是上海国际航运  相似文献   

6.
纪事     
《中国远洋航务》2007,(7):14-17
就整体竞争力而言,内地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与香港并驾齐驱,香港还继续保持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庞宏敏 《世界海运》2014,37(12):1-5
随着上海全方位打造亚洲乃至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会不会被上海超越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国际上来看,东亚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航运中心的东移,这就促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应运而生。近10年来,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上海港跃至世界第一大港。在地缘上,上海也有着香港无可比拟的优势,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汇处,背靠长三角经济带和长江沿线腹地,具有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另外,无论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还是经济活力上,上海都已经超越了香港。加之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深化,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香港周边的珠三角港口在迅速崛起,香港中转港地位正在下降,航运及物流相关产业加速向内地迁移,香港航运业所具有的某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那么在现阶段,上海会超越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吗?2009年7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先生写了一篇题为"香港航运地位保得住吗"的文章,文章结论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暂时不会对香港高端航运服务业产生显著影响。就这个话题,本刊专访了刘巽良先生。  相似文献   

8.
纪事     
声音就整体竞争力而言,内地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与香港并驾齐驱,香港还继续保持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纪念日。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来,进一步密切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更加稳固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也促进了“东方海外”业务的发展。 一、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稳固 经过百年的建设,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演变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1972年在葵涌始建集装箱码头,如今香港已成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去年以超过新加坡近四十万个标准箱的优势,第六次蝉联世界冠军,进一步稳固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成功的原因很多,而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2,(5):29-31
香港这块弹丸之地,近30年来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从单一的依靠转口贸易发展成为今天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工商业中心和世界大港。香港限于本身的条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要进口,产品绝大部份依赖外销,而海运又是香港主要的运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拥有亚洲一流的物流基础建设和以中国内地作为腹地的地理优势,具有先进的国际物流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而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是内地与香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不仅有优良的营商环境和物流发展基础,而且是香港与广东乃至全国的连接通道。因此,港深物流企业的合作成为两大城市加强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中远集团敏锐地看到了香港和深圳加强物流合作的广泛前景,2003年7月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旗下的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和深圳远洋运输股份公司进行资源重组,实施“港深重组”,成立新的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深…  相似文献   

12.
陆挺潮 《水运管理》1998,(12):42-44,33
香港是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枢纽港,是全球重要的航运中心。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对于内地港口,尤其是对正在建设航运中心的上海港,很有借鉴作用。下面就香港近年海运集装箱货物作一分析,以便从中了解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内地港口的关系(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上海港是怎样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提起航运中心,不禁使人回忆起60年前的旧事,本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世界著名商埠,贸易、工业、金融十分发达。上海港曾经是远东航运中心,世界各国主要轮船公司无不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办事处与代理行,航线遍布全球。1931年仅进口船舶就达2100万吨,仅次于纽约、伦敦、神户、洛杉矶、汉堡、大阪而居世界第七位,鹿特丹、香港在上海之后居第八、第九位。  相似文献   

14.
上海、台湾及香港都以港口航运业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经济、金融和贸易繁荣地区,香港又是沪台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三地间的经济贸易和港口航运联系也因此更加紧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集装箱码头的发达程度已成为地区港口发展的重要标志,确立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也就成了三地港口发展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婕丽 《水运管理》2010,32(2):27-28,34
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从分析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社会条件和政策基础入手,结合现状分析香港航运业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而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集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于一体的新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发展核心竞争力;政府与航运企业紧密合作;提升船舶注册和航运安全管理水平;重点发展航运高端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6.
内地──香港航运问题合作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应香港航运界联谊会等单位的邀请,以林祖乙为团长、彭德清为高级顾问的中国航海学会代表团出席了今年7月在香港举办的“内地──香港航运问题合作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如何保持和发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两地176名航...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航线变成了一条国内航线。然而,在“一国两制”的国策下,这一特别的航运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香港与内地间水上运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997—2000年两地间的航运量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预测,并对海峡两岸直航等因素对香港内地间的航运冲击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航运业积极呼应并融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1月14日,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批准,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获得了CEPA海运服务、货代服务、公路卡车和汽车货运、仓储服务、物流服务等5项证书,成为航运业第一家受益CEPA的班轮公司。 今年1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正式实施。依属服务贸易的航运业抓住CEPA正式实施这一机遇,加强内地与香港在港口、航运、货运代理、物流、陆上运输业的互补与合作,由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始发”,已开始了实质性的“启动”。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外贸的大幅增长,内地港口、航运市场需求旺盛,水路货运量、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2003年同比分别增长8%和18%左右。跻身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20位的亿吨大港与全球五  相似文献   

19.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3,(11):24-26
上海自贸区启动无疑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以全面开放对接全球化为目标的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为航运及其周边相关产业带来哪些影响?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香港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香港航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春林。  相似文献   

20.
周望军 《水运管理》1996,(8):11-12,29
谈航运交易所的取费原则与价格职能周望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上海将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以此为依托应运而生,航运交易所的创立与运作是朝国际航运中心迈进的实质性一步。笔者拟就航运交易所的取费原则与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