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西北部地区公路经过采空区采用常规水泥粉煤灰浆液注浆处治存在的问题,采用阴、阳离子型泡沫剂,对水泥粉煤灰浆液进行发泡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泡沫轻质土注浆新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新材料强度和密度随着水固比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水泥占固相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泡沫溶液掺量增加而减小。提出了两种适用于公路一般路基、桥梁、隧道下伏采空区注浆处治的新型轻质注浆材料配比范围。  相似文献   

2.
路基注浆既要满足注浆量要求又要使浆液尽快形成强度而满足通车条件,为此,引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理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调节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及注浆工艺,保证注浆量和浆液扩散半径,将每根袖阀管分4段注浆,下面3段注纯水泥浆,最上面靠近地表段注10 %的双液浆,确保靠近地表处的浆液在交通解封时尽快形成强度。检测结果表明,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良好。调整后的注浆方案既保证了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又保证了浆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度,满足交通及时解封条件。  相似文献   

3.
水泥浆液是隧道与地下工程水害治理与地层加固的常用注浆材料。针对利用水灰比调节水泥浆液黏度的传统方法在注浆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通过掺加2种外加剂实现了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液的黏度和流动度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可调。选取典型工程中遭遇的全风化花岗岩为被注介质,开展了注浆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黏度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中的扩散规律,分析了浆液黏度对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浆液在被注介质中整体呈现劈裂扩散模式,随着浆液黏度的增大,主劈裂浆脉扩展形态由"三叉形"逐渐向"折线形"转变,主浆脉宽度变厚,被注介质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不断提高;在水泥浆液黏度为24.6 s时,加固土体的单轴抗压强度提高了87%,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提升了220%和46.6%,内摩擦角与抗剪强度随浆液黏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见内摩擦角的提升可作为影响被注介质抗剪性能的关键指标;临近18.8 s的浆液黏度是浆脉扩展形态转变和被注介质强度增长速率变化的敏感黏度。研究成果可为全风化花岗岩及类似地层注浆治理工程中的注浆材料选型、黏度调控及加固效果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薄膜混凝土压注桩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它利用高压灌注,将混凝土灌入预先压入土层的注浆管,形成土石薄膜压注桩。与以往的灌注方法相比,土石薄膜压注桩中混凝土的水泥浆液虽然没有渗入土中发生粘土固化,但桩对天然地基的挤密和压实作用更强。所以其承载能力远远大于摩擦桩,同等承载力下可大大缩短桩长。这种施工方法,免去了预先成孔的复杂工序,工艺简单,成桩速度快,造价低,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费海勇 《路基工程》2020,(6):140-144
以云桂铁路DK638+665~+685段路基岩溶整治为背景,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对复掺速凝剂(SA)、减水剂(SP)和高吸水性树脂(SAP)的泵送性能和工程适用性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SA,SP,SAP实现了对水泥浆液的不同泵送期的定量控制,与普通水泥浆液相比,具有稳定性强、材料流失小等优点,与水泥-水玻璃浆液(C-S)相比,可以有效提升体积稳定性和后期强度。基于试验成果,提出了岩溶路基三序孔注浆液材料选择原则,同时对复合注浆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托底-渗透”复合注浆新模式;最后,从压水试验和取芯试验结果得出了复合注浆治理效果良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动水含砂层的大直径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是当前喷射注浆法中的一个难题之一.其主要难点包括砂层的削切和存浆问题.削切力不足的一方面是因为土体固结较为密实,另一方面是喷射力不足.不能存浆是因为地下水受到潮汐的影响而流动,水泥浆的初凝时间也较长,地下水的流动带走了水泥浆液.现主要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研究,通过采用双泵注浆、加大喷嘴、膨润土浆液预切等措施,在保证成桩的直径和增加存浆量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贾建波  姚晖  周志辉 《隧道建设》2022,42(3):487-491
为解决富水花岗岩、高角度裂隙发育、高承压水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竖井施工安全及工期问题,在采用普通水泥和超细水泥等水泥基材料注浆效果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试验和方案对比后采用改性脲醛树脂材料进行注浆堵水,其浆液注入量、注浆孔剩余水量、井壁漏水量较普通水泥和超细水泥均有较大优势,能够更好地保证注浆效果,大大降低竖井施工淹井的风险; 同时,使用改性脲醛树脂注浆可以减少单孔复钻复注次数,节约钻孔、注浆时间。该材料成功用于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建井施工中,有效解决了600 m以下深度竖井施工注浆堵水难题,杜绝了淹井风险,确保了竖井施工安全到底,使控制性工程工期得到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富水厚卵砾漂石地层中,采用传统的注浆浆液进行止水,浆液极易在地层内大量流失,且注浆后浆液扩散不均、多呈"糖葫芦"状扩散,无法保证注浆效果。针对富水厚卵砾漂石地层的地质特点,针对注浆材料进行一系列室内配比试验,并通过注浆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进行卵砾漂石地层的注浆材料研究。试验表明:在厚卵砾漂石地层中,采用2种新型浆液即CD-SCA(水泥+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水玻璃+硫酸铜+明矾)浆液和PC-SCA(磷酸-水玻璃+硫酸铜+明矾)浆液,注浆浆液呈柱状均匀扩散,扩散半径满足设计要求,地层的渗透性明显改善,满足了帷幕止水墙的止水效果,为今后同类地层注浆止水工程施工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崔毓善 《公路》2007,(8):221-223
分析了二庄科隧道塌方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加固的综合处治方案。并介绍了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等技术参数和注浆工艺。处治后塌方段整体已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说明所采取的综合处治技术措施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黄土隧道进出口段的黄土层在与基岩交界附近为饱和黄土,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施工难度大的现状,在室内测定了水泥—水玻璃浆液不同配比和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胶凝时间及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注浆试验,对水泥—水玻璃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等技术参数和注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隧道施工中,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参数为:水玻璃模数M=2.8~3.1,水玻璃溶液浓度Be′=35~40,水泥浆水灰比W/C=0.75:1~1.0:1(重量比),水泥浆:水玻璃=1:0.5~1:1.0(体积比),注浆压强为0.6~3.5MPa,浆液扩散半径为0.5~1.3m。工程实践说明: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方法加固黄土隧道进出口段的饱和黄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兰州石化公司年产6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对管架地基采用喷射注浆技术进行加固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在复杂场地条件下高压喷射注浆法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成都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义 《隧道建设》2012,32(5):696-699,718
为了解决成都地铁高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下,地层注浆加固工艺少、加固效果起伏大的难题,采用室内反复模拟试验,现场实践验证、比对和反馈,对传统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从器械构造、工艺流程、注浆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和总结,得出先用聚氨酯封口、再注水泥-水玻璃浆和AB化学浆液的粗细颗粒相结合注浆加固,能大大增强砂卵石地层定向注浆的可靠性和增大浆体注入量,确保注浆加固效果,降低建(构)筑物和管线安全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3.
高压喷射注浆是近年来土木工程中处治地基的一种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详尽介绍了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尤其是旋喷注浆的工艺类型、特点以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隧道竖井修建过程中井筒范围内地层存在层数较多、较厚含水层而可能出现的突水风险,对黏土水泥浆液组成及特点,黏土水泥浆的浆液生产工艺、注浆设备、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注浆量、浆液浓度等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并将黏土水泥浆应用于高黎贡山隧道二号竖井地表深孔注浆,取得了较好的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桥梁地基注浆加固时浆液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出了改进的浆液扩散理论计算公式,从而对桥梁地基进行注浆加固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该公式考虑了灌注过程中浆液黏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消除了目前计算公式只以初始黏度作为计算参数所造成的计算误差。还给出了运用计算机Matlab软件求浆液的浆液黏度与时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注浆法的基础上,应用高压喷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海军 《交通科技》2012,(4):78-79,82
国道112线铁营隧道内部围岩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掘进中左拱顶处发生坍塌,在对全断面喷射C20混凝土并用工字钢Ⅰ16临时加固后,由右边墙打设小导洞,探明初期支护开裂情况并采用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加固。通过监测,坍方体及围岩稳固,无安全隐患,表明小导洞注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渗透结晶型材料添加剂对水泥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可用于治理隧道渗漏水的高性能水泥浆液,选取具有优良防水抗渗性能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Penetron,将其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到水泥浆液中,添加量为水泥总质量的0.6%~1.6%。参照规范使用维卡仪、旋转黏度仪等仪器对水泥浆液黏度、凝结时间和结石率进行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渗透系数测定仪研究注浆体抗渗性能,通过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标准养护和全水域养护条件下浆液结石体、注浆体的力学性能,通过SEM扫描试验对添加Penetron的浆液结石体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netron对水泥浆液黏度和凝结时间无负面影响,随着添加量的增多,浆液结石率显著提高,当添加量为1.6%时,浆液结石率可达98.7%;Penetron可改变注浆体内部孔隙结构,有效降低水泥浆液渗透系数,提高注浆体抗渗性能,当添加量从0%增加至1.6%时,注浆体渗透系数从5.03×10-7 m·s-1降低至3.40×10-8 m·s-1;Penetron的加入还可提高水泥浆液固结体的抗压强度,标准养护28 d,添加量为1.6%的注浆体抗压强度为5.36 MPa;在添加有Penetron的浆液结石体高倍SEM扫描图像中可见树枝状结晶体存在,且结晶体数量随Penetron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多。根据试验结果和Penetron在水泥浆液中的作用机理分析,证明该材料可作为水泥浆液添加剂使用,当添加量为水泥总质量的1.4%~1.6%时,可获得用于治理隧道渗漏水的高性能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19.
伍京湘 《上海公路》2023,(4):87-91+128+210
常规的桩基注浆加固技术主要通过对钻孔进行合理的选取,并按照钻孔顺序来进行注浆。由于忽略了浆液黏度的变化,导致浆液的理论扩散半径计算精度较差,从而影响了注浆加固的效果。对此,提出了桥梁桩基施工中的注浆加固技术与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柱形扩散理论,将浆液黏度设为变量,对常规的浆液渗透公式进行优化,从而计算出浆液扩散半径。然后,结合注浆系数,对浆液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并进行压浆处理。最后,通过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实现注浆加固技术的合理优化。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注浆加固技术进行了加固效果的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桩基进行注浆加固后,地基极限承载力明显提升,具备较为理想的注浆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注浆法的基础上,应用高压喷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方法。本文针对武汉市泰合广场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形成管涌或流上而致使附近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工艺方法,杜绝了基坑壁管涌或流立现象,使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得以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