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实测与理论温差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阳嘉陵江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变形观测方法,分析了该桥实测变形及理论温差计算变形之间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指出运营多年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变形复杂的空间状态,其变形状态往往是不可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控制,进行了箱梁混凝土温度分布的现场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太阳辐射作用下,混凝土箱梁沿高度的温度分布为非线性分布。通过对温度实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公路桥梁混凝土箱梁温差计算建议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应力、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道路工程中的无推力下承式带系杆钢管混凝土拱跨结构桥梁施工过程中变形观测的内容及方法,着重介绍了拱脚、拱肋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均匀变形的观测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地观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均匀变形允许值从路基干湿类型和路面平整度两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计算模式和初步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混凝土试件的细观损伤断裂和抗剪强度,将所得数值结果与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参考值比较,结果较为吻合,从而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开辟了新途径。同时研究表明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挠度监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该桥挠度变形监测的方法、测点布置、观测精度和数据的处理。结合挠度变形实测资料,运用改进的灰色模型对各监测点挠度变形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桥挠度变形监测所运用的监测方法及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较好地满足该桥挠度变形监测分析需要,对其它类似桥梁的挠度监测与预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高标号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通过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观测掌握混凝土梁的徐变特征及变化规律.以C50混凝土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应力应变测量、变形测量,并通过计算绘制了徐变系数-加载龄期曲线,将计算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理论计算值及实测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效应问题,以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温度效应观测.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该桥所在地区的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模式.运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桥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了温度作用所导致的温度应力和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结果说明了该温度梯度模式的...  相似文献   

9.
对受6~9度地震烈度震动的混凝土表观和内部骨料界面进行了体视显微镜观测,得到新浇混凝土在遭受地震后试件的断面结构形貌,确认了混凝土内部缺陷情况;采用超声波同步测试混凝土受压破坏过程,获得试验力-变形关系曲线,对比了新浇注混凝土震后受压破坏性能与未震动的差异性;从混凝土结构组成及细观结构角度分析了内部缺陷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解释并验证了受6~9度地震烈度震动的混凝土经后期养护至28 d,其界面状况能够得到有效恢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常规桥梁变形观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将Leica TCA 2003测量机器人应用于桥梁变形观测,并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将其成功应用于某大跨径桥梁变形观测中。结果表明,其观测效率更高,能够满足实时观测和精度要求;且应用范围广阔,其成功应用也可推广到建筑、水工等建筑物、高边坡的变形观测中。  相似文献   

11.
为拓宽某段公路,在公路两旁布设E级GPS控制网,采用北极星9600型接收机进行观测,应用南方测绘基线后处理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直接应用国家高斯平面投影,长度综合变形超过工程测量规范(2.5 cm·km-1)的要求,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投影带重新进行高斯投影,最终得到的每公里长度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体现了合理选择坐标系在...  相似文献   

12.
王旭 《北方交通》2012,(5):105-108
介绍了沈山铁路K273+555高架桥西立交桥20#加筋土桥台整体变形观测方法、过程、结果,以及对观测结果的最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对地铁在运营期间进行地下隧道结构和车站的位移进行变形观测是一项长期而必要的工作。结合哈尔滨地铁1号线结构稳定性监测工程,研究地铁变形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变形结论,向地铁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完整的决策依据,为地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SPSS软件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非线性模型,确定沉降处理过程中相关参数。结果表明SPSS应用铁路沉降预测分析是可行的,它使得铁路路基沉降的曲线回归、变形分析更为简单和高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S技术的大跨桥梁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桥梁,特别是主梁为钢结构的跨江大桥,其变形受台风、地震、车辆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的变形监测,能够获取桥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数据,了解其工作状况,进一步掌握其变化规律。以江阴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GPS桥形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GPS监测系统的组成和数据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记录大桥在车辆、风荷载以及温度变化情况下结构主梁和主塔的位移特征,从而为验证结构抗风、抗震设计和大桥的日常安全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期、缺陷责任期及运营期的长期沉降观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新老路基沉降变形的规律.能够确保新老路基在运营期间的稳定性,也能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以及软基处理方案的设计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粒间吸引力对非饱和土变形及强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球形颗粒理想化最松散堆积模型, 研究了弹性条件下外加静水压力和粒间吸引力对非饱和土变形和强度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 对于变形问题, 外加静水压力引起的变形包括颗粒缺位体积和弹性变形2部分; 粒间吸引力引起的变形只包括颗粒的弹性变形.因此, 在粒间吸引力作用下土体的体变要大大小于等值外加静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体变.对于强度问题,主要研究了摩擦力和咬合力.对于前者, 2种加荷方式都有作用, 但外加静水压力的作用要大于粒间吸引力的作用; 对于后者, 外加静水压力有增强作用而粒间吸引力则没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基于等体积法的路堤侧向位移沉降模型,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能准确简便地计算出沉降组成中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采用该公式对某高速公路试验段长达1年的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20%;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并非瞬时完成,而是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沉降预测中,应充分考虑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杰 《交通标准化》2010,(19):38-41
以郑西客运专线渭河特大桥为例,通过对26孔、44m节段拼装箱梁在施工阶段梁体挠度和变形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详细介绍大吨位箱梁在荷载作用下挠度的监控工艺与方法,可为同类桥梁施工过程的挠度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