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重庆地区数条高速公路的检测数据,采用基于物元法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使用现行的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PQI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3.
G306国道(葫芦岛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306国道施工,简要介绍了我国规范所使用的评价模型,并做了适当的添加.根据对G306国道各单项使用性能指标的统计,分析了其路面使用性能及特点,并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近些年来,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病害,会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因此路面养护对维持道路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概念,阐明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总结了高速公路沥... 相似文献
6.
7.
增强沥青路面的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已经是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加深研究沥青路面的表面结构和基于使用性能的材料优化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实验证明,对路面常用上、下面层不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加以对比研究和概括总结.研究了橡胶、SBS和环氧树脂等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同上面层混合料的所有路用性能数据.接着又全面对比了SBS、SE...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地铁交通运营中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地铁交通作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重大功能,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中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加以研究,阐述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对地铁运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进行分析,并详细探析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安全维护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围岩大变形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一种,为探讨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围岩大变形,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方法与围岩大变形预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大变形的几项重要参数指标(本文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主应力值、强度应力比、弹性模量四项指标),建立围岩大变形预测的物元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通过实际围岩大变形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最终确定围岩大变形等级;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取得的围岩大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能够运用一定的基础数据对围岩大变形作出预判,对工程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安徽省高速公路路面历史性能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预防性养护措施路面性能发展模型,评价了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适用性。针对实际情况采用"等效面积法"评价路面养护效益,考虑到预防性养护措施寿命较短,本文提出二次养护效益费用比的概念,对典型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养护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结合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路面破损状况、路面透水性指标、路面车辙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公路路面修复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石料、沥青、水泥的需求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与热再生技术相比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某公路沥青路面修复工程为例,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研究,以加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国道322线全州-桂林段的路面破损状况、结构承载力、行驶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建立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模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该线路路面改造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文章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加铺沥青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介绍了TLA改性沥青TLA掺量的确定及制作方法;SMA配合比的特点及设计方法;SMA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