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应用已有二十余年,在施工工艺方面均是常规施工方法,碾压厚度20cm左右,近几年来,随着施工机械设备功率的提高,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各地高等级公路中均有应用,但对于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压实度控制标砖和检测方法没有明确要求,本文通过G16丹锡高速赤峰段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对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压实度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为了揭示压实度对级配碎石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级配碎石垫层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对级配碎石层体积与弹性模量的关系进行剖析,通过对级配碎石压实度与弹性模量关系的试验,得出级配碎石层缓解不均匀沉降后的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ATB沥青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作为柔性基层和下面层,并较好地克服了传统基层严重的早期损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利用Superpave法对为ATB沥青稳定碎石进行级配设计,随后研究了其压实特性,最后着重讨论了ATB混合料的施工技术,从混合料温度控制、施工设备、混合料拌和及运输、摊铺碾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其质量控制,可为今后ATB青稳定碎石面层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温度离析、压实度过低等现象不能及时反馈的问题,文章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准确测定,分析混合料温度离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使用无核密度仪检测路面的压实度,分析混合料的温度离析与路面压实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在运输阶段温度离析现象最为明显;温度离析程度与路面压实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温度离析越严重,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合格率越低。  相似文献   

5.
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较大,在重载沥青混合料设计时,仅单纯地增加马歇尔击实次数容易造成集料破碎导致级配范围变化,影响沥青混合料设计精度.对于一般沥青混合料而言,旋转压实比马歇尔击实能取得更好的路面压实效果.为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及次数对马歇尔试件物理指标、路用性能的影响,文章选择了旋转压实及马歇尔击实这两种方法,研究不同压实...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AC-20三种矿料级配分别进行旋转压实试验和马氏击实试验,得到两种压实方式下三种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分析了两种压实方式下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4.75 mm筛孔通过率、沥青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马氏击实法,相同级配下旋转压实法得到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大的毛体积密度,旋转压实法更有利于混合料的压实;旋转压实法下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与4.75 mm筛孔通过率、沥青油膜厚度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1、0.923,对矿料级配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碎石基层的集料最大粒径,级配及混合料配合比计算、压实度质量控制4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现行公路基层施工枝术规范某些规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层作为常用的路面基层,其质量关系着公路的整体质量,影响着公路的稳定性。鉴于此,通过分析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混合料含水量、级配、灰剂含量、延迟时间、压实度及整体强度等的试验检测及相关检测要点,保证检测结构的可靠性,以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模拟沥青混合料AC-25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压实特性,试验采用工程常用的矿料级配,评价了不同成型方式、击实温度及击实次数下沥青混合料AC-25的体积参数,结果表明:(1)相对于马歇尔击实法,旋转压实法更有利于沥青混合料AC-25的压实,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增加2.2%;(2)马歇尔击实法下,沥青混合料AC-25的毛体积相对密度随着击实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又稍微减小,在150℃左右时达到最大;(3)马歇尔击实法下,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毛体积相对密度逐渐增大,超过75次之后密度增大的幅度较小,继续增加压实功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研究压实条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轮碾压实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研究油石比和轮碾压实次数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石比越大、轮碾次数越多,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越小,而沥青饱和度越大;当轮碾次数为12次和18次时,随着油石比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逐渐降低,但降低趋势不明显,而当轮碾次数为24次时,动稳定度随着油石比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油石比为5.0%时,动稳定度最大;轮碾次数越多,动稳定度越大,车辙深度越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旋转压实仪(SGC)进行旋转压实试验,借助压实特性的四个参数,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压实特性。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粗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未必高于细型级配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露石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确定合适的缓凝剂喷洒遍数和喷洒、冲洗的时间和范围;介绍露石混凝土中粗集料的含量对露石度的影响和控制方法,为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探究磷石膏含水率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参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中的试验方法,研究磷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磷石膏的液塑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比重等物理参数,开展不同压实度下磷石膏的渗透试验、压缩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等,对磷石膏的工程特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磷石膏物理力学特性类似于土类,但磷石膏的结构和土不同,磷石膏是规则的板状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是CaSO4·2HO2。总体分析磷石膏是一种良好的工程材料,工程应用中控制和掌握好磷石膏含水率,尽可能的提高磷石膏的压实度,压实度越大,磷石膏的工程性质越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方向,以北京市首钢生物质生活垃圾发电厂分选后炉渣为研究对象,在对炉渣基本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将炉渣作为集料用于二灰稳定再生无机料,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使其可以满足现行规范中对二灰料应用的技术要求,达到对炉渣和建筑垃圾的协同处置。  相似文献   

15.
夯能和夯击次数在西部山区公路填方路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强夯法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现状,结合强夯在西部山区填方路堤再压实的试验,分析了夯能和夯击次数对填方路堤沉降量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夯能条件下夯击次数的具体取值范围,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A码头地基处理工程强夯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随夯击次数、深度、距离的变化规律及在各土层中的增长与消散规律的研究,确定强夯次数、夯点布置、加固影响深度等强夯参数,计算地基固结情况,确定两遍强夯的间隔时间,分析孔隙水压力观测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其原理是将原路面及基层破碎后作为集料,再辅以水泥、沥青、石灰等稳定剂和一定数量的集料,经拌和、整平、碾压等工艺,重新处理后而形成新的路面基层,从而可使原路面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压实是影响沥青路面耐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结合桂林灵川一三塘高速公路A标段沥青路面施工的实际情况,探讨沥青路面的压实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和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n econometric model is estimated for the aggregate demand of an airline. The demand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airline network structur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specific variables. A number of model formulations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two-stage least-square procedu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irline aggregate demand is elastic with respect to yield, and inelastic with respect to both network size and hub dominance. Some implications regarding airline network expansion and hubb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