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预测小桥涵的整体抗水灾能力,对小桥涵进行了水毁机理分析,结合小桥涵水毁灾害的野外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资料,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影响小桥涵易损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其评定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小桥涵位置、进出口形式、过流能力、水力特性、水位特征、流速特征是决定小桥涵易损性的关键因素,其评价指标及标准为小桥涵的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抗水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66016部队以小培训、小观摩、小评比、小竞赛、小讲评等“五小活动”为载体,以训练教学责任制落实为手段,大抓军事训练。近期,该部组织了1次汽车驾驶员专业考核,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箱梁结构应用历史较短,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小箱梁结构的应用发展进行综合调研,对小箱梁结构依据建成年代发展历程进行划分,总结小箱梁结构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小箱梁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推广及规范养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对我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扩大就业,推进创新,活跃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生存考验。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互联网经济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小桥涵对路基稳定及整条山区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及其基本功能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应重视小桥涵的设计工作。以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工程为工程背景,经过对小桥涵的水文调查与勘测,对山区高速公路小桥涵水文计算进行优化设计,并且介绍了Excel在小桥涵水文计算中的应用,总结出计算方法及一些建议。积极进行小桥涵水文计算优化设计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烨 《车迷》2020,(5):42-45
在艰难的曰子里,小鹏汽车给予行业一束强光。去年年底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鹏汽车是所有造车新势力企业里现金最多的公司。2020年开启至今,小鹏汽车频繁制造新动作,几度成为业内焦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正面小重叠率碰撞交通事故的频发,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于2012年发布了一项新的测试工况——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试验,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正面碰撞保护性能。分析正面小重叠率碰撞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总结了IIHS正面25%小重叠率碰撞评价的测试以及评价方法。选取IIHS小重叠率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正面全宽的测力墙数据分析了小重叠率区域内构件的吸能特点,解析了小重叠率碰撞试验中约束系统的作用以及假人伤害,初步探讨了应对IIHS小重叠率正面碰撞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城市高架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高架快速化建设将是城市高架的发展趋势。小箱梁桥作为重要桥型之一,在城市高架桥中有着广泛应用,因而实现小箱梁快速化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小箱梁快速施工的关键在于小箱梁接缝。传统的小箱梁接缝构造复杂,施工流程繁琐,且受力性能较差。本文针对传统小箱梁接缝存在的施工和受力性能问题,结合UHPC材料的性能优势,引入了UHPC接缝概念,并以宁波机场快速路南延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针对UHPC接缝设计关键参数,提出了背景工程中小箱梁UHPC接缝的构造设计并优化。同时,总结了小箱梁UHPC接缝施工流程,明确了小箱梁UHPC接缝关键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对UHPC接缝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矿用汽车变速器动力输出装置(简称小PTO)的研究与制造,介绍了小PTO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的制造技术并根据公司的生产实践,论述了小PTO在加工制造和安装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小PTO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常用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的构造,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横向联结系的数量、截面形式对钢板组合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跨中截面,跨间小横梁数量越多,则混凝土板顶面纵桥向压应力越大、底面纵桥向压应力越小、混凝土板顶面横桥向拉应力越小、底面横桥向拉应力越大;而跨间小横梁数量对中支点处混凝土板和所有钢梁的受力性能几乎无影响。跨间布置奇数道小横梁比布置偶数道小横梁对结构受力更有利,建议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跨间布置不少于3道小横梁;小横梁数量对主梁挠度影响较小,其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混凝土板厚度改变对主梁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5):12-13,34
根据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数据,分析2010年车市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给汽车行业有关部门提供参考。采用了“车市波动分析法”,制作出以季度为单位的新的参数表,用扩张系数足值判断车市走势。分析后指出,虽然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增幅较大,但扩张系数K大幅度回落34%,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存在供大于求,增长率大幅回落风险,建议适当降温。认为2010年汽车产销量1568~1600万辆是一个按良性循环正常运行的稳健目标。  相似文献   

12.
车用PEM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一个蛇形流场单电池的三维模型,计算了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从而得出影响PEM燃料电池发动机动态特性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为303 975 Pa时超调量过大,202 650 Pa时性能最好;温度越高,超调量越小,但性能越差,低电流密度下60℃时电池性能最佳,高电流密度下70℃时电池性能最佳;阴阳极相对湿度之比为100%/100%时,超调量过大,为70%/70%时性能最稳定;空气过量系数为1时,超调量过大,电池的动态性能不稳定,空气过量系数为2时最利于控制。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上的脚踏板属于安全件,在整车上比较重要。脚踏使用频繁,若是布置不合理,会影响驾驶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根据实际工作实践,文章以某轿车为例,对脚踏板布置进行要点综述,为布置脚踏板提供参考,脚踏板布置合理,不仅要满足脚踏板侧向间隙的法规要求,也要结合踏板落差、踏板的长宽高及脚踏板初始位置尺寸等经验要求进行布置。经过实车验证,该轿车脚踏板布置合理,说明经验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实车碰撞试验采集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并进行多分辨率的时频分析。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对复杂的瞬态非平稳碰撞信号进行分辨率自适应分析和时频定位,表达碰撞信号的局部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经过对汽车碰撞的原始信号进行db4小波变换,得出特征信号的趋势曲线和系列细节曲线,时频定位的逻辑关系清楚,对分析碰撞过程的时序以及碰撞过程发生的事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筑垃圾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增加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难度,同时加速了对土石资源的消耗。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城市建筑垃圾之间的矛盾,研究提出以建筑碎石作为建筑再生料,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结合上海S7公路(月罗公路—宝钱公路)新建工程,介绍建筑碎石在"永临结合"施工便道中的施工工艺、填筑方案及质量验收情况,充分论证了建筑碎石循环利用于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可行性,为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提供了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转向节作为安全件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疲劳及冲击断裂的风险,文章对轿车用转向节设计验证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台架疲劳试验和台架冲击试验的方法对某轿车用转向节进行了验讧。通过试验,加强了样件薄弱处的设计并对不合格样件进行了整改。经批量市场考验,通过台架疲劳及冲击验证的转向节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断裂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防水是地下结构的关键问题,而隧道管片是地下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在生产阶段进行防裂。对某地铁隧道衬砌管片生产养护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在现场对衬砌管片的标准块做防裂试验,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试验瞬态温度场,与实测的部分点的温度进行对比,效果吻合较好,说明用一定温度的水对高温管片进行内外温差控制可以控制裂缝的产生,不仅为建立准确的温控提供数值保障,也为后续的温度场与结构裂缝分析的耦合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气弹簧试验台是测试油气弹簧性能的必要设备,传统的机械式试验台输出信号误差大,难以满足试验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性能良好、精准度高的试验台来对油气弹簧进行试验。本文分析了电液伺服试验台的基本组成,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仿真,通过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测控系统进行研究,建立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控制,并与常规PID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快速平稳,其达到稳态的时间为常规PID的40%,并且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机路网的最短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主要研究随机路网中的最短路径问题,首先给出随机路网的定义,建立了随机路网的模型,假定路段的费用是满足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并给出从历史数据中得到此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的统计学方法;然后得出路径出行费用的均值及方差的递推公式,将费用的方差当作一个限制条件,从而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单一限制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同时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流程;最后用一个简单例子演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并在南京路网中验证了此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下隧道人员疏散模式,以妈湾跨海盾构段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pathfinder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人员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研究“楼梯”、“滑梯”、“横通道+楼梯”3种疏散模式下间距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并对安全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妈湾跨海盾构隧道楼梯疏散模式的最佳间距为80 m,滑梯疏散模式的最佳间距为60 m; 2)在相同条件下,滑梯疏散效果优于楼梯,当间距为60~70 m时,建议使用滑梯进行疏散; 3)楼梯间距为60~80 m时,人行横通道间距可以适当加大,当楼梯间距为80~90 m时,人行横通道间距不宜过大; 4)当隧道发生火灾时,应优先开启上下游范围的排烟口,其次考虑只开启下游排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