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网络法与状态空间法相结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分析中。建立牵引变电所可靠性评估模型,提出了可靠性分析的指标,并对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常用的主接线形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春申牵引变电所是上海铁路枢纽内三大核心牵引变电所之一,其供电范围涉及既有沪昆铁路、沪杭高铁、金山铁路.沪苏湖铁路引入上海铁路枢纽后需利用春申牵引变电所,其供电可靠性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本文针对春申牵引变电所的既有情况和上海枢纽内牵引供电格局,提出一种有利于运营单位维护管理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接线优化方案,以实现高铁和普铁供电母线的分离;同时基于GO法对比分析了春申牵引变电所采用传统方案主接线和优化方案主接线的可靠性,为今后枢纽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牵引变电所的可靠性水平及其可靠性研究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本文将故障模式后果分析(FMEA)和故障树分析(FTA)2种方法相结合,对地铁牵引变电所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建立完善的FMEA表格,找到牵引变电所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失效后果、故障检测方法及补救措施,再建立牵引变电所故障树,求取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并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找出影响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的最薄弱环节,定量分析计算顶事件的失效概率,得出牵引变电所的可靠度,2种方法的结合为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提供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牵引变电所27.5KV配电装置的一种新型主接线方式,该方式的主接线可以使牵引变电所高压室的配电装置达到100%备用,进一步提高了牵引变电所的可靠性,而其投资仅占牵引变电所总投资的0.5%,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州铁路枢纽拟建的广州牵引变电所,研究了其主接线冗余保护方案,分析了各冗余保护方案的运行方式和特点。广州牵引变电所主接线采用冗余保护后,能够满足运营单位不同天窗时间的日常维护、检修需求,可有效应对多种故障情况,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业界推荐在铁路枢纽地区优先采用第三组牵引变压器的独立供电单元备用方案,以提高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的可靠性,但目前第三组变压器仍采用效率较低的手动投入方式,亟需对其备自投系统自动控制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对牵引变电所传统两路进线两组变压器主接线方案和两路进线三组变压器主接线方案的备自投系统控制原理进行对比分析,从细化主接线运行状态的判断逻辑着手,提出了两路进线三组变压器主接线方案下新型备自投系统自动控制方法。该新型备自投系统增设了中间运行状态,并将中间运行状态细分为过程态和初始态,基于此对该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详细论述。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案例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备自投系统自动控制方法具有可行性,仿真结果与其备自投系统的控制逻辑相符,可以满足备自投系统状态转换逻辑的唯一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电气化铁路枢纽牵引变电所设计,论述了为提高铁路枢纽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枢纽牵引变电所的所址位置选择、27.5kV侧主接线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作为牵引供电领域的新技术,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是非常必要的。GO法是一种以成功为导向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本文运用GO法基本原理,根据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变电所一种典型的主接线建立GO图,编写GO法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从而得出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变电所可靠性参数及其薄弱环节,进而提出了一些提高变电所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GO法基本原理,以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接线方式为例,对3种不同备用方式的牵引变电所建立GO图,利用MATLAB平台,编写GO计算程序,计算相关参数,得出3类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整个同相贯通供电方案的可靠性并与传统同相供电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可靠性优于后者,且在备用方式上有更多选择,亦可以节约更多设备。  相似文献   

10.
结合既有榆次牵引变电所的增馈线工程,对既有牵引变电所改建设计原则、主接线及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方案确定等方面进行研究。既有牵引变电所改扩建设计应满足施工安全、维护便利及对行车影响程度小等要求,同时应尽可能与既有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形式、设备选型方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信息高度共享、智能化程度更高的AT牵引供电系统才能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可靠、舒适的运营。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在信号采集和传输方式上的变革,使得变电所内控制、保护以及电流、电压信号均以数字信号方式在网络中传递,传统的测试手段都不再适用。以智能牵引变电所模型为基础,致力于解决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现场试验评估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现有智能牵引供电系统检测标准和方法,结合智能牵引变电所评估基本原理和传统测试经验,提出供电系统运行参数测试和短路试验的方法,对符合IEC61850协议的多种类型网络报文进行试验数据解析和重构,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现场试验评估方法,对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验收试验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太原铁路枢纽融入高速铁路网,枢纽内高铁列车数量大量增加,但枢纽内高铁接触网仍由榆次变电所、太北变电所这两座既有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供电。为保证高铁的供电可靠性,结合太原铁路枢纽内线路及牵引供电设施布置,分析在牵引变电设备各种故障情况下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在榆次或太北牵引变电所发生全所停电故障时,对几个可以实现的越区供电方案进行供电能力计算和比较,提出推荐的越区供电方案。通过良好的供电故障恢复方案,能极大地提高太原铁路枢纽内供电故障恢复速度和高铁列车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建立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方法,采用快扫描的方式不断地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修改和调用,完成了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该方法不仅对牵引计算进行了统筹考虑,基于最快牵引策略进行了牵引计算,而且建立的牵引变电站的仿真模型是基于新型能馈式脉冲整流器,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建和扩建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有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研究的特点,基于RTDS平台对牵引供电系统各元件如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及接触网系统进行了建模,实现了AT供电方式下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实时仿真,比较了AT供电方式下单线和复线牵引供电系统的网压水平,证明本文建立的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精确性,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结合合蚌客运专线的特点,提出了不同供电方式、不同牵引负荷下的多条铁路合用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思路,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供了合肥北城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实例,为合用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计算理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部分供电区段内频繁出现的I_(max)保护动作问题,以牵引站用电量为分析依据,对变电站之间的牵引供电输出能力的匹配性数据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针对站间供电输出能力的不平衡问题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部分数据进行了测试和对比;有效地解决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部分车站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线路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仿真主要包括动车组运行的牵引负荷功率计算和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计算。通过建立牵引计算模型得到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电气负荷特性,基于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建立牵引网等值电路,基于牵引变电所端口电气量通用变换关系,建立牵引变电所等值电路,基于牵引负荷功率进行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以此为基础,编制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仿真程序,通过仿真程序对云南省开通的首条高速铁路—长昆客运专线邓家山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实地测试结果相一致。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仿真技术的研究对于深入研究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规律,对供电系统中各种供电指标的核查、校验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牵引变电所有较为完善的防雷电和接地设计,但针对二次设备烧损的事故仍有发生,影响到牵引变电所的安全运行。针对牵引变电所馈出供电线防雷、接触网隔离开关接地方案和所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电源回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出多项影响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安全的因素和机理,提出接触网架设避雷线、完善隔离开关接地、改进综合自动化系统电源回路等提高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可靠性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提高牵引变电所设备防强电侵入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牵引动力的交流传动新技术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指出牵引动力采用交流传动后,由于它有功率因数高,谐波电流小,再生制动功率大的特点,可增加供电网的供电能力,在同样牵引负荷条件下,可以增加供电臂的长度,减少变电所设置的数量。同时牵引变电所内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和滤波器的容量可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考虑不设置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和滤波器。再生制动的应用则可进一步减少牵引变电所的安装容量和供电网的能耗。因此采用交流传动后可以减少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投资并大大降低线路的运行费用。提出了在新型牵引动力条件下,对原有的牵引供电系统设计规范进行修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陈琳  王黎  李宗昉  李金龙 《电气化铁道》2012,23(3):45-47,50
根据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的工程设计原则及运营经验,结合国内外整流机组、开关设备的技术发展,从技术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及工程投资经济性等方面对国内常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中压交流侧和牵引直流侧主接线形式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