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线滑动面法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线滑动面法适用粘聚力小的土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一般通过假设几个典型滑裂面,计算最小稳定系数,确定边坡的稳定性。直线滑动面法最危险滑动面直接解法可直接确定路基边坡最小稳定性系数,简化了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工作。文中通过算例分析了粘聚力、边坡率和摩擦角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表明边坡率和摩擦角对路基最危险滑裂面位置影响较显著,而粘聚力对路基最危险滑裂面位置几乎没有影响;粘聚力、边坡率和摩擦角对路基稳定性系数影响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滑动面为平面的路基稳定性设计新方法———公式法,该类路基的边坡坡度的取值可直接由解析公式确定。在与现行规范法对比的基础上,阐明了公式法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工程实践表明,CFG桩复合地基断桩率较高,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断桩对CFG桩复合地基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断桩对复合地基沉降和位移发展规律、滑动面形状基本没有影响;路基滑动面内断桩和正常桩均在软土层底部桩受弯破坏,正常桩在软土层中部附近产生软土层底部相反的受弯断裂,大部分断桩在软土层中部附近未断裂;CFG桩断裂后仍能承担一定的竖向荷载并提高路基稳定性;断桩复合地基路基的沉降、隆起、位移、路基开裂对应加速度、轴力峰值对应加速度等均介于天然地基路基和正常桩复合地基路基之间并接近天然地基路基。  相似文献   

4.
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处理城市道路路基的原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较差地质条件、不同填筑材料情况下,用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进行了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原位试验,分析了超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分层沉降、附加有效应力、路基深层土的侧向位移等数据。结果表明:在正常荷载作用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浅层应力向桩体集中,并通过桩向深层扩散,桩顶和桩底的刺入较为明显,有单桩效应;而对于搅拌桩,大部分桩间土和桩没有相对位移,形成了一个加固整体,应力在桩顶和桩底较集中,大部分荷载传到了桩底桩间土和下卧层中。  相似文献   

5.
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的CA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编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刚度比、置换率、桩长以及路堤刚度等对地基沉降、侧移及桩土应力分配的影响,特别是路堤刚度变化对应力比的影响,并模拟了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从而为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平面问题有限元法用于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性状的研究,编制适用于复合地基的二维有限元分析程序,程序中可以引入线弹性、Duncan Chang非线性弹性两种本构模型,并在桩与土以及堆体与地基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以模拟可能发生的滑移。此外,利用程序分析了复合地基中桩体采用线弹性和非线弹性时,对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从而为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路堤稳定性分析的滑移线场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滑移线场理论,数值方法的求解,以及编制了滑移线场程序。对一加筋路堤算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极限高度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斜坡地基路堤工程是一个开放复杂的“模糊系统”,影响其稳定的因素众多。现有设计方法不能全面、实际地反映路堤工程稳定的状态。应用AHP—Fuzzy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影响工程稳定因素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斜坡路堤AHP—Fuzzy的二级综合评价系统。采用专家打分与AHP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对实际工程进行评价。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路堤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高的可靠度和判别准确度,为路堤的优化设计和稳定性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道路滑坡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M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详细介绍了滑坡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二次开发程序实现有限元模型建立、边界条件处理以及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计算中首次采用硬弹簧和软弹簧描述滑坡体滑动面接触摩擦模型,考虑滑动面上出现裂纹后应力释放与应力重分配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应力、应变、位移分布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计算出滑坡体稳定安全系数并进行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更接近滑坡体实际受力状态,滑坡体稳定安全系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并可通过滑坡体内部拉应力区分布找出滑坡体的薄弱部位,判断滑坡趋势,从而有效指导滑坡治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法,系统分析了填土高度、填土压缩模量、桩长以及桩体压缩模量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土高度和桩长对地表沉降、地基土侧向变形影响较大,是影响复合地基变形的主要因素;而填土压缩模量和桩体压缩模量的影响较小,是影响地基变形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沪通铁路某典型工点,借助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使用这两种方法对铁路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用有限元法模拟水泥搅拌桩加固路基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最大相差5%,同时用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是偏于安全的;水泥搅拌桩加固路基,提高了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由0.855提高到1.58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上海S32高速公路某桥头处理段开展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路堤填筑过程以及堆载预压期内桩土应力比、分层沉降、桩顶面和桩间土表面沉降、孔压等工程性状的变化规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拓展研究,对比分析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与等长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长桩和短桩的桩土应力比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稳定时长桩和短桩的桩土应力比分别为7~10和3~5;桩顶面和桩间土表面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填土期,预压期内沉降趋于稳定;总桩长相同的条件下,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优于等长桩复合地基,且存在持力层时的层状地基更利于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桩锚支护结构后侧土体局部地基处理后的土压力分布特征进行反演分析,研究地表荷载、航道开挖深度、软土地基置换率、地基处理宽度、深度对支护结构后侧土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堤岸侧土体进行地基处理,不仅改变了原有地层土压力的分布特征,而且可有效减小地基处理范围内的土压力值。所得结论对软土堤岸工程的支护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