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海运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中国国际贸易总运量2/3以上与进出口货运总量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完成的。航海图书资料是人类从事海洋相关活动,特别是海洋运输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保障。海图资料尤其是水深数据资料的覆盖面、及时性、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航海活动的安全。目前,经过各国海道测量机构的多年不懈努力,全球水深测绘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球水深数据覆盖面不断扩大,水深更新及时性和精度不断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远海测量功能的大型测量船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造。这将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测量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该船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深远海海域的海道测量、全球海上应急搜救与测量行动、国家重大海上维权行动、区域和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等,成为我国实施海道测量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海道测量定位数据处理系统。最近通过海军装备部和有关专家的鉴定。这套系统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海洋测绘进入全部自动化时代。该系统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卫星全球定位和微机处理,具有显示计划测线和航迹,数据采集、筛选、记录、定时打印和标绘航迹图、绘制水深图等功能。主要性能和指标均已达到同类设备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奡  宁宇 《中国海事》2020,(1):F0003-F0003
2019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远海测量功能的大型测量船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造。这将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测量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该船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深远海海域的海道测量、全球海上应急搜救与测量行动、国家重大海上维权行动、区域和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等,成为我国实施海道测量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5.
水深表面产品规范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基于通用海道数据模型S-100建立的关于水深表面数据产品的规范。文章研究了IHO S-102《水深表面产品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维护和编码,探讨了产品生产流程和未来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平  杨毅 《珠江水运》2011,(18):86-89
海洋空间基础设施(MSDI)是"数字海洋"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C-17》出版物,阐述了SDI和MSDI的概念,概括了MSDI的建设内容、建设步骤和要点,分析了由海洋测绘部门建设MSDI的优势,并指出了MSDI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船舶》2020,(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为交通运输部东海保障中心建造的我国首艘深远海大型专业海道测量船签约开工。大型测量船是我国海事系统十三五规划新开发船型,是我国海事系统综合测量作业的旗舰。该船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我国管辖海域深远海海域海道测量任务,兼顾对深远海失事船舶、遇难沉船、失联飞行器等进行应急搜寻扫测任务,以及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工作。对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满足海  相似文献   

8.
王荣林 《中国海事》2011,(11):70-71
茫茫大海,浩瀚无垠,而水面之下却暗礁密布,危机四伏。海图是航船的向导,有了它,暗流奔涌的航路上才有了方向。而海事测绘就是通过开展海道测量编绘出版各类航海图书,提供与船舶航行密切相关的海岸地形、海底地貌、水文气象、助航设施、航行障碍物等各种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为海上运输安全和航运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正一、前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成立于1970年,由海岸测量处、气象局、渔业局等机构合并组建而成。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07年。NOAA组织机构庞大,职责范围涉及气象服务、海洋管理与测绘、大地测量、渔业管理、卫星服务等多个领域。在美国,NOAA是权威官方海道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17,(5)
浅滩、礁石区、养殖区、繁忙的航道/港池、船舶密集的锚地等区域都是常规的海道测量作业方法作业难道较大,较危险,甚至不能完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道测量的可用手段逐渐丰富,海道测量的应用范围也由传统的保障航海安全,扩展到如国防服务、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划界、海洋资源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本文主要对海道测量区域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实施海道测量的难点,并对不同类型测区提出可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州港南沙港区港池适航水深综合论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采用现场实测底质以及浮泥密度和高低频水深测量资料对比分析、港池回淤泥沙流变试验和船模阻力试验等方法,对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二期港池的泥沙特征、港区浮泥分布及适航水深重度值进行了论证研究,为指导南沙港区适航水深资源利用提供了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大数据量的现代测绘生产,非协同化的传统单机数据作业模式越来越有局限作用。面对当前海道测绘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其局限性已经严重制约了海道测绘技术体系由数字化向信息化转变,极大地制约了海道测绘生产的工作效能。此系统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海道测绘生产从采集、存贮、管理,到产品输出及服务整个流程作业方式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海道测绘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3.
在海道测量技术体系框架下,对深远海海道测量的内涵进行分析,界定深、远海区域范围,并从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经济建设、国家海洋权益、全球海洋治理等多维度分析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深远海海道测量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能力建设思路,明确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为构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志云 《航海》2015,(2):51-54
IHO国际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自颁布以来,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海图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S-57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为此,IHO建立了通用海洋测绘数据模型(S100),并开发了基于S100的电子海图产品规范(S101)。本文主要对基于S101与S57的电子海图产品做个简要的比较,为大家了解电子海图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航海图书产品是船舶进行航线设计和安全航行的重要基础资料,是航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体现了海事测绘工作最终的服务保障功能。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第V章第2条:"航海专用图书,或支持这种图或书的经特殊编辑的数据库,由政府主管当局,经授权的海道测量官方机构(IHO)或其他相关的政府机构正式颁布,用于满足航海要求"。中国海事局作为中国政府官方海道测量机构,按  相似文献   

16.
伶仃洋是华南具有重要航运功能的河口湾,在其东西两岸分布着广州港南沙港区、深圳港西部港区、中山港等重要港口,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是广州港和深圳港的重要出海通道。伶仃洋港口航道的主要问题是泥沙淤积问题。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卫星遥感分析、泥沙水槽试验、港池淤泥密度测量与分析等手段,对伶仃洋港口航道的泥沙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包括泥沙运动动力条件特征、泥沙来源与运移形式、悬沙和底质特征、港口航道泥沙淤积特征及机理、泥沙水力特性试验、浮泥及适航水深利用等,并根据伶仃洋港口航道泥沙特点提出南沙港区港口航道维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1955年5月,交通部在广州黄埔港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海港测量队,揭开了我国海道测量事业的新篇章。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海事测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支人才辈出,装备精良,实力雄厚,享有崇高声誉,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海洋测绘队伍,为我国海洋开发和航运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回顾中国海事测绘五十载的风雨历程,值得深思,值得回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开始,世界航测界将迎来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伴随着现代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精确的海道测量技术对于保障航行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具有悠久的海道测量史。六百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中绘制的20幅《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航海图集,也是当时全球海道测量的巅峰之作。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海和海洋强国,是时代赋予海道测量的历史责任。2005年11月29日,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The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简称IHO)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海道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和水深的精度问题,并着重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研究在外业测量过程中,怎样消除误差,提高其精度。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年我国海事测绘的工作实际,从海事测绘装备能力、海事测绘技术应用等方面客观分析了目前海事测绘发展现状,对现阶段我国海事测绘与国际海道测量发达国家在管理理念、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海事测绘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