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动态     
<正>新加坡符合条件船舶将减免注册费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新加坡船舶登记论坛上,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MPA)确定了来自41个国家的53艘船舶符合其实施的"绿色航运计划"。该项被称为"绿色航运"的计划鼓励挂新加坡船旗的船舶减少碳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符合规定的新加坡船旗船将获得  相似文献   

2.
总结分析欧美典型国家在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和建设绿色港口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港口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我国在制定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和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11):23-28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港口排放已成为沿江、沿海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在船舶港口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分析美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的最佳实践,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针对我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统计,船舶燃料年消费量的5%是在港口停泊时消耗的,排放的废气会造成港口空气的严重污染。根据美国环境联邦基金组织监测,港口城市均处于大气重污染区,而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占港口总污染物的60%以上。据国际海事组织(IMO)估算,每年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分别是全球汽车排放量的2倍和200倍。  相似文献   

5.
<正>受碳减排影响,除航运和造船行业面临直接压力外,港口作为船舶进出和货物装卸作业区,也将随风而动。此外,港口业在享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遭受着船舶的排放污染,港口防污减排的压力更重一筹。港口作为船舶进出和货物装卸的作业区,在享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遭受着船舶、车辆和设备作业的排放污染。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  相似文献   

6.
欧盟和北美的港口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采用新的控制环境污染政策——排放控制区(ECA)政策,在该区域内船舶的SOx和NOx排放将被限制。而在中国,采用ECA政策来抑制污染才刚刚起步。2016年4月1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和南通港率先开始实施船舶排放控制要求。关注在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中,那些实施了船舶排放控制区新政策后的港口,其生产效率的变化,本文采用非径向SBM-DEA模型来估计ECA港口和非ECA港口的效率。面板数据收集了长江三角洲中规模较大的ECA港口和非ECA港口资料,把诸如港口泊位数,泊位长度等作为输入变量,把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作为输出变量。结果表明,ECA政策的实施,在中国从现阶段来看,没有显著改变港口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主要公约、规则中关于船舶污染物接收的要求入手,具体分析国内外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状况的履约建议,包括完善港口接收设施的规划,设立港口接收设施符合性评估制度,完善国内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收费制度,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排放监管机制和公开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信息查询渠道。  相似文献   

8.
<正>交通运输部2015年8月31日印发《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持续推进船舶结构调整,推进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积极开展港口作业污染专项治理,积极推进LNG燃料应用和大力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等11项措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得到有效防控和科学治理,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能源得到推广应用,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     
正2015年12月1日,交通运输部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控制我国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2016年5个核心港口先行先试,2017年1月1日起三个控制区的11个核心港口全部执行方案要求。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推进顺利,减排效果初步显现,改善了我国沿海和沿河区域特别是港口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绿色航运发展和船舶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港口》2015,(12):57-57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简称“方案”),首次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为全面控制船舶大气污染奠定基础。 “方案”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排放控制区内有条件的港口,可以实施高于现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包括船舶靠岸停泊期间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自2017年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的核心港口区域靠岸停泊期间(靠港后的1h和离港前的1h除外),应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  相似文献   

11.
数据     
正493个近到2020年,全国沿海和内河主要港口以及船舶排放控制区内港口50%以上已建的集装箱、客滚、邮轮、3千吨级以上客运和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实现具备向船舶提供岸电的能力。到2020年底前,在全国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共布局493个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的专业化泊位,其中沿海366个,内河127个。  相似文献   

12.
<正>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能有效减少港口控制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噪音污染,促进航运绿色发展和船舶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对船舶岸电要求《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4条要求: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在沿海海域划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进入排放控制区的船舶应当符合船舶相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节点。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港口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6.4亿t,比上年增长6.4%,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促使船舶靠港排放增加,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随之加重。相较于传统的船舶燃油发电模式,船舶岸电技术在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减小噪声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本文探讨港口船舶岸电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照港的实际情况,提出日照港岸电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港航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特别是靠泊港口的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工作已经引起海事和港口部门的重视。由于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设施不完备,大量生活污水任意向江河和港口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流航道和口岸。恶化港口环境,因此,对河流水体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港航以及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工作成为海事和港口部门船舶防污染工作中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许多大型船舶在靠港时,通过发电机供日常用电,而发电所使用的燃料一般为柴油和重油等。为保护港口环境,需减少船舶靠港时污染物的排放。通过研究船舶岸电装置,在船舶靠港时,采用岸电作为船舶日常供电,可以有效解决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9月1日起,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提前执行船舶排放控制区2018年相关要求,即所有船舶到港后应按要求换用低硫燃油,或采取使用岸电、尾气后处理等替代措施。根据交通运输部出台的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要求,从2018年1月1日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所有港口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的燃油。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8月2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强化污染物处置为核心,以完善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以推进排放控制区试点示范为抓手,依法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实现我国水运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  相似文献   

18.
保护海洋环境是生态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其首要任务"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中,明确了要加强船舶港口污染物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作为"大交通"不可或缺的一环,陆岛运输船舶运量与污染物排放数量与日俱增,陆岛运输船舶在港口水域污染防治问题日益紧迫。以长山群岛陆岛运输船舶污染防治为例,从政策法规、船舶污染处置能力、港口码头接收设施配备以及航运公司防污染管理等方面,分析陆岛运输船舶污染防治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毛增辉 《世界海运》2023,(9):18-20+48
随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沿海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成为重中之重。以长海水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陆岛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当前长海水域存在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备不齐、港口接收设施能力不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最后从地方政府、港口码头、海事监管部门、船检机构、航运企业等角度提出加强陆岛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环保部正在制定船舶发动机排放标准,以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填补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空白。新标准是我国首次发布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国家标准。据环保部消息,鉴于我国港口和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紧迫形势,这也是落实《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的举措。目前,国际上对船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均是以船用发动机为主体进行控制。通过型式核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