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梁钢结构的腐蚀与防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腐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又可以节省大量的桥梁维护费用。该文介绍了国内外热喷涂长效防腐技术的试验研究、标准制定和在钢桥防腐蚀应用上的情况.分析了钢桥梁主要的防腐蚀方法及其特点。针对茅草街大桥的环境条件和30年防腐寿命要求.选择和确定了电弧喷铝长效防腐复合涂层方案。  相似文献   

2.
桥梁耐候钢技术源于欧美,日本引进这一技术后发展较快,并针对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提高钢材的耐候性能,进行针对锈蚀构造机理的研究,提出耐腐蚀改善方法,查明异常锈蚀原因以采取防护措施;为提高在高盐分下的耐候性能,开发镍(Ni)系高耐候钢;研究开发统一评价各种耐候钢的耐候性能方法。由于耐候钢的防腐性能受腐蚀环境影响较大,采用盐分分布仿真技术和腐蚀环境监测技术大幅度降低异常腐蚀发生的风险。为实现耐候钢桥长寿命化,在锈蚀发展动态的定量评价技术、涂装修补方面的技术开发、剩余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钢结构桥梁防腐蚀涂装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50年代建成武汉长江湖在桥以来,我国在长江、黄河及其它河流上陆续修建大量的铁路桥梁,其中以大跨度钢桁梁居多。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大型钢结构桥梁不断涌现,钢结构防腐涂装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在介绍甸铁路钢桥防腐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着重论述了钢结构桥梁防腐蚀涂装体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桥梁耐候钢是指在一般常用的结构用钢中适量添加铜(Cu)、镍(Ni)、铬(Cr)、磷(P)等合金元素,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性锈层来提高耐候性能。针对耐候钢桥梁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本在其维修管理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制定《无涂装耐候钢桥梁检查要领(草案)》;提出5阶段评价法进行锈蚀评价;推测保护性锈层外观评价阶段和腐蚀损耗量的对应关系;耐候钢桥梁锈蚀外观状态评价采用典型锈蚀状态样本进行比对,提高锈蚀评价的可靠性;推导长期腐蚀损耗量的计算公式并进行验证;采用短期的百叶箱暴露试验判断耐候钢的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脂肪族聚氨酯优越的防腐、耐候及柔韧等综合性能,突出了防腐蚀聚氨酯在上海磁浮项目应用中无可替代的优势,并介绍了卢浦大桥的主钢结构的涂装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托太平湖大桥钢结构防腐涂层病害处置工程,在对钢结构桥梁防腐涂层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基础上,进行防腐涂层体系设计,针对不同构件的防腐需求选取合适的除锈和涂层方案,提出具体工程实施流程和要点。  相似文献   

7.
张智勇 《公路交通科技》2001,18(Z1):193-196
在介绍钢铁腐蚀原理及常用防腐蚀方案的基础上,对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中的钢结构件常用防腐蚀涂层的性能及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和研讨.  相似文献   

8.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钢箱梁防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大跨径桥梁钢箱梁锈蚀,可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文中结合国内外大跨径桥梁钢箱梁的防腐方案和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钢箱梁特点,论述了黄埔大桥钢箱梁的防腐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千岛湖南浦大桥防腐蚀涂层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富  杨传良 《桥梁建设》2002,(5):71-74,78
通过研究历史上国内外钢结构桥梁防腐蚀技术的发展以及主要几种防腐蚀技术的分析与对比,千岛湖南浦大桥钢管拱的防腐蚀方案采用电弧喷铝复合涂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最新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LCC)对国内某设计寿命为100年的桥梁钢结构防腐蚀涂装进行了设计,通过比较4种涂装方案的费用,优选出了最经济的涂装方案Ⅳ,即采用电弧喷铝+环氧云铁漆+环氧防锈漆+聚氨酯面漆的涂装体系,对其他钢结构桥梁的防腐蚀涂装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悬索桥主缆锈蚀机理和防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国宏 《中外公路》2000,20(6):11-16
日本几座悬索桥的主缆已发生锈蚀.为了弄清锈蚀机理,调查了主缆内部的环境状况,并进行了镀锌钢丝的锈蚀模拟试验.研究表明,主缆横截面不同部位的锈蚀环境状况不同,侧面最容易锈蚀.研制出一种采用S形截面缠绕钢丝和改性腻子的新防腐蚀系统.对采用新系统的主缆和采用传统方法防护的主缆进行了长期暴露对比试验,显示出新系统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初步试验表明,新系统在提高主缆防腐蚀性能方面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悬索桥主缆锈蚀机理的防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国宏 《国外公路》2000,20(6):11-16
日本几座悬索桥的主缆已发生锈蚀。为了弄清锈蚀机理,调查了主缆内部的环境状况,并进行了镀锌钢丝的锈蚀模拟试验。研究表明,主缆横截面不同部位的锈蚀环境状况 同,侧面最容易锈蚀。研制出一种采用S形截面缠绕钢丝和改性腻子的新防腐蚀系统。对采用新系统的主缆和采用传统方法防护的主缆进行了长期暴露对比试验,显示出新系统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初步试验表明,新系统在提高主缆防腐蚀性能方面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型钢结构表面热喷涂防腐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军胜  赵杰  孟辉 《公路》2006,(2):35-39
通过对大型钢结构各种防腐方法的机理及优缺点的比较,介绍了热喷涂长效防腐技术的优势,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从喷涂材料的扩展和涂层结构的改造两个方面总结了钢结构表面热喷涂防腐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大型钢结构桥梁不断涌现。针对腐蚀和腐蚀疲劳问题而开展的钢结构防腐涂装研究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介绍了桥梁钢结构防腐的发展现状,论述了钢结构桥梁防腐涂装体系的选择和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钢结构桥梁的防腐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钢桥梁的腐蚀现状和钢结构的腐蚀类型,论述了4种防腐蚀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电弧喷涂复合涂层在钢结构桥梁防腐蚀上具有较好的前景,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湾跨海大桥水中区引桥规模庞大,通过合理的基础形式比选确定采用钢管桩基础,通过一系列研究确定合理的桩身结构、制造方案和防腐蚀方案,并实施厚壁螺旋缝高速自动埋弧焊工艺解决钢管桩制造难题;通过对高性能涂层材料的研制和涂装工艺研究解决防腐涂层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高性能防腐涂层体系的阴极保护系统,解决钢管桩防腐蚀难题;通过对打桩设备的研制和选型、相应工艺措施的制定,解决钢管桩沉桩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桥梁钢结构件防腐蚀涂层在外界复杂环境下易发生涂层老化造成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建立不同防腐蚀涂层体系的失效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人工曝光环境和自然曝光环境下不同涂层体系的吸水率、失光率、老化级别等指标,获得防腐蚀涂层耐久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曝光环境下和自然曝光环境下,不同防腐涂层的失光率和吸水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黑聚氨酯体系氯化橡胶面丙烯酸聚氨酯体系;通过SEM表面观察和涂层老化评价综合获得涂层的耐蚀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丙烯酸聚氨酯体系氯化橡胶面黑聚氨酯体系。因此,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桥梁结构所处的外界环境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涂层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零件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涂装工艺及材料等方面对国内商用车底盘零件锈蚀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现状剖析及实验对比论证了底盘零件锈蚀原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出了提高商用车底盘零件防腐性能及锈蚀改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有机硅浸渍保护剂和聚氨酯涂层组成的防腐体系在湖州白雀等桥梁混凝土构件防腐蚀涂装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防腐体系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钢结构桥梁建设需求不断提高、应用日益广泛,耐候钢以其优良的耐候性能,从材料层面为钢桥防腐提供了一种理想方案;但是,由于中国应用耐候钢的时间较短,耐候钢在某些自然环境下的适用性尚未得到充分论证,对其腐蚀后基本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认识尚不完善。为此,以钢桥常用的Q355NHD焊接耐候钢及其对接焊缝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滨海城市常见的工业海洋大气环境,通过周期浸润加速腐蚀试验探讨Q355NHD的耐候性能,并对腐蚀后Q355NHD的单调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基于形貌观察、基体扫描、锈层分析和腐蚀深度计算等多角度分析,发现在模拟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下,Q355NHD尽管会形成具有一定致密性的锈层,但其腐蚀速率等宏观指标相比于普通钢并不突出。腐蚀后单调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腐蚀8周(等效于青岛受工业污染的海洋大气环境下自然腐蚀20年)后Q355NHD母材试件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下降8.1%和7.2%,对接焊缝试件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下降14.1%和12.5%。腐蚀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腐蚀8周后Q355NHD母材试件和对接焊缝试件的设计疲劳强度分别下降35.6%和30.3%,为317.9 MPa和211.0 MPa,但仍然满足《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相应构造类别的疲劳设计要求。经与既有文献报道的Q355普通钢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尽管Q355NHD在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中未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建议按免涂装使用,但其力学性能在不同批次试验结果中处于较高水平,可以视为一种优质的Q355钢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