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隧道涌水是常见的隧道地质灾害之一,不但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处理方式的结果也会对隧道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介绍了隧道涌水产生的原因及病害机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涌水病害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湘中地区岩溶与采空区十分普遍,修建隧道发生涌水突泥事故会造成较大损失,需在施工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文中根据岩溶与采空区隧道涌水突泥事故特点,耦合概率风险评价与区间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响应研究;以湘中地区安平隧道为例,采用风险区间概率法得出施工中发生涌水突泥的风险为Ⅳ级,通过超前帷幕注浆等技术措施将其风险等级降至Ⅱ级,从而符合公路隧道安全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隧道涌水是影响隧道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在建隧道涌水特点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本文依托在建白云驿公路隧道工程,研究隧道涌水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隧道涌水对围岩位移的影响;结合现场涌水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两类数据,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涌水问题,提出"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处治方案;结合隧道的涌水特征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注浆设计,通过注浆处治前后隧道涌水量的对比,评价了双液注浆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隧道涌水现象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麻武高速公路大别山隧道涌水为例,从地质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产生涌水的原因,提出涌水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大别山隧道后续施工和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不良地质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涌水、塌方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风险事故。怀通高速公路阳洞滩II号江隧道,洞口段埋深浅,且多为强风化砂质板岩,为国内外隧道施工难度之最。建立的模糊综合层次评估模型,评价料阳洞滩II号江隧道突水涌水、塌方风险,得出了洞口段的突水涌水、塌方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技术措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涌水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勤银 《隧道建设》2005,25(6):32-35
介绍了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在施工期间发生突然涌水后的堵水注浆参数、泵站配置能力以及斜井拐弯避开涌水地段的措施,说明了治水效果,可供以后隧道施工中发生涌水治理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塌方病害规模一般较大,且发生突然,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影响很大。结合施工经验,分析了黄土隧道塌方机理。通过对某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和处理措施的分析,提出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用超短台阶开挖,随挖随支,衬砌紧跟,注意地质情况变化等措施是预防发生塌方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中涌水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而且时常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在施工中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涌水,施工会严重受阻,影响工期。本文结合安远公路隧道工程实际,提出了环向注浆技术处理涌水的方法,并有显著的效果,有效抑制地下水位的下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施工中,涌水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而且时常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在施工中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涌水,施工会严重受阻,影响工期。本文结合安远公路隧道工程实际,提出了环向注浆技术处理涌水的方法,并有显著的效果,有效的抑制地下水位的下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特大涌水病害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泉三高速公路三阳隧道特大涌水情况,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提出采取“堵排结合.以堵为主”的治理措施,并对其治理涌水病害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施工后1年多的地质观测.隧道未出现新的变形及病害,说明治理措施得当,可为隧道涌水病害治理提供相关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水既影响隧道修建过程的正常施工,而且还危害隧道建成之后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乌鞘岭隧道涌水塌方段地质条件的调查、前期勘察及开挖揭示资料,对乌鞘岭隧道涌水的基本特点、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卓  马超 《隧道建设》2016,36(11):1337-1342
为了准确预测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等级,以降低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事故的风险,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统计研究及综合分析岩溶隧道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不良地质、地层岩性、地下水位、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和围岩裂隙6个主要因素作为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影响因素的权重有较大差异,为避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进行评估。在对突涌水风险评估基础上,结合超前地质预报,优化隧道施工开挖支护方案。在工程应用中,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某隧道进行突涌水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较一致,并结合超前预报提出合理的支护方案,避免了隧道突涌水事故的发生,以期为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支坪隧道岩溶水文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大支坪隧道勘察阶段的成果及施工阶段的涌水特征,对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隧道岩溶发育较深,不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产生的影响不同.建议对隧道进、出口段和中部,应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处理和防范目的,以避免施工中的涌水和突水突泥的风险,使隧道施工得以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处于富水地带的隧道面临着隧道水害的威胁,隧道突水、涌水将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和使用,引起巨大的经济与生态损失。由于隧道属于地下隐蔽结构,地质条件复杂,水害防治困难。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通过分析隧道水害产生原因,介绍隧道突水、涌水对隧道的影响,针对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为隧道防治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浩  邓峰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22,(4):184-189
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右洞施工掌子面YK21+125处发生涌水的实况,通过分析隧道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岩溶管道、地下暗河,综合判定该隧道形成了两组岩溶水系统,该隧道位于北部梁家屯岩溶水系统内,南部大尧寨岩溶地下水系统对隧道没有影响;设计开展了地下水示踪试验,查明隧道突涌水来源、途径以及地下水流速和岩溶管道介质特征。通过分析隧道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机制,提出防治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海荣 《隧道建设》2015,35(6):579-583
关角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是深长斜井的反坡排水,快速有效地排除斜井施工阶段和正洞隧道施工阶段的涌水对隧道的正常施工影响重大。针对关角隧道的水文特征及斜井反坡排水具有的长距离、高扬程和大流量等特点,对各施工阶段斜井的反坡排水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出国内外水泵配置、双联拱式固定泵站、供电线路并网等技术措施,避免了突涌水造成淹井事故的发生,同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隧道自2010年6月开始出现涌水,之后各工区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涌水,水量之大远超出设计量。由于工期的要求,在处理过程中提出采用带水开挖强行通过涌水段的方案。文中通过对太行山隧道涌水段带水施工情况的综合分析,对带水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综合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岭脚隧道涌水突泥实例,分析了该隧道涌水突泥的原因,阐述了该隧道涌水突泥综合处治技术及相关的防排水措施,采用管棚结合径向注浆的预支护与预加固施工技术措施。对典型断面开挖过程的监控结果表明:开挖后拱顶下沉值稳定在13cm左右,周边收敛值稳定在50mm左右,说明采用管棚结合径向注浆的预支护和预加固措施能够很好的控制围岩塑性区并且能够保障初期支护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依据西南成品油管线隧道穿越岩溶区河流施工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岩溶区河流下隧道施工时特殊情况下的岩石爆破方法,提供了隧道发生涌水、围岩变形和穿越溶洞时的施工办法和有关措施。提出了岩溶区河流下隧道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隧道涌水是在隧道建设、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工程事故,对于隧道的安全稳定和周边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本文将从隧道涌水的机理、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隧道涌水的防治对策等方面,综述了隧道涌水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