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上消防》2014,(3):4-7
<正>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该馆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于2010年7月5日正式开馆向社会开放。馆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滴水湖畔。建筑占地面积24830m2,建筑面积46434m2,室内展示面积21000m2,室外展示面积6000m2。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海博馆主要功能包括文物收藏、学术研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17万多人次参观。近日该馆新设"天象馆",并于4月28日隆重举行"天象馆"开幕仪式,4月29日起正式开放。中海博"天象馆"是国内第一家采用银幕无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05,27(4):10-10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采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  相似文献   

4.
《航海》2017,(6)
正不同地域不同岁月的40艘中式船模,在海博馆风帆厅的"港湾"中扬帆列队,静候检阅。这是海博馆牵头国内船史船模界国庆献礼,金秋送爽。9月29日,知名"船模工匠"代表、研究航海文化资深学者、非遗保护中心代表等出席开幕式。本次大赛可称作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中式船模大赛,同时首次制订中式船模的评判标准,并开创互动式展评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是国际航海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借助央视新闻直播平台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馆")首次展出《世界航海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相似文献   

6.
马江丽 《水运管理》2012,34(8):33-34
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航海历史馆展厅,陈列着一艘乍看起来普普通通,与馆内其他制作精美、细致的中央福船和瓶中船模等相比较,甚至可以说是"其貌不扬"、稍显破旧的木帆船。但只要看过它的说明牌:"渡江战役使用的木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使用"之后,只要是具有"渡江战役"历史知识的参观者,立刻就会对木船肃然起敬,其再次看向木船的目光中则多了份崇敬与肃穆。图1为中海博展厅内陈展的渡江木船实拍图。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7,(2)
正3月17日是国际航海日,对中国航海博物馆而言还是"蔚蓝行动"公益平台启航之日。当日,中国航海博物馆等上海6家公益基地被联合授牌,共同倡导"蔚蓝行动"公益理念,为保护海洋环境、乡村学校图书室建设等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现场,在2016年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发起的"蔚蓝行动"图书漂流站活动所征2 000余册图书顺利交接,不久将送达山区儿童的手里。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张东苏致辞。他表示海博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将持续回报并且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8,(1)
正2017年12月26日,中国航海博物馆首届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海博馆举行。大赛以"重现海丝繁华"为主题,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250余份作品,通过文化性、主题性、实用性、创意性、艺术性等方面考量,最终评选出25件获奖作品。其中,海洋吊坠、航海加湿器、福船系列办公用品、香薰蜡烛——活力沙滩、八音盒、明信片邮票等作品分别摘得一、二、三等奖。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钱建国、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7,(5)
正2017年,上海市教委和中国航海博物馆合力开展的"馆校合作"项目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8月26日,"科学诠释者"和"微课题研究员"两个子项目分别进行了成果评估和展示。面向全市招募而来的中小学生纷纷将暑假中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所看所学内化于心,并用自己的方式将他们所理解的航海知识诠释出来。"科学诠释者"主要面向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招募了66名中小学生。暑期中,他们共参加了海博  相似文献   

10.
9月20日,在上海港口管理局礼堂隆重举行了中国航海博物馆(筹)首次文物捐赠仪式。招商局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长江航道局、上海市航海学会等单位和冯济民、曹少波、桑史良、张维铭、张玉琪等个人向海博馆捐赠了重要的航海文物。会上由海博馆(筹)向这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证书,并给以高度赞扬。由此,捐赠工作步入了实质性进程。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14,(3):4-7
2014年5月14日,"徐莉佳、郭川、魏军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个人航海实物捐赠仪式"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行。伦敦奥运会激光镭迪尔级女子单人艇世界冠军徐莉佳、开辟世界航海史上首条单人帆船不间断环球航行"东方航线"的世界帆船航海家郭川、被誉为"民间航海推动第一人""厦门"号帆船船长魏军等三位著名航海人士自2012年10月先后将他们在各类活动中获得的奖牌、奖状、证书以及个人在活动中的航海日志、照片、生活物资等等一批珍贵物品捐赠给中国航海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既定于2009年中国航海节(7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已经被中国港航业共识为行业“不能承受之重”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上报规划,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工程总投资为5亿元,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面积则达46434平方米,已确定的庄重、简洁而具有航海动感风格的海博馆外形已由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担纲,主体工程也将于2008年上半年竣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信息     
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釆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走进大厅,迎面一座高4.9米的郑和全身白色塑像,穿过时光隧道,一座高9米的大帆和船首组成总高度达16米的“克隆宝船”,带领人们进入600年前郑和远航的历史。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4月30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简称"中海博")正式对外发布将增加免费开放天数,扩大免费特定人群。3月17日"国际航海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7月11日"中国航海日"、12月"感恩季"期间,每周日为全民免费开放日;9月10日教师节、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为特定人群免费参观日;1.4 m及以下儿童、70周岁及以上老人、现役军人、离休干部、残障人士、烈士家属、消防救援人员、博物馆协会会员、海员为免费特定人群。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文化的窗口,它的价值基础在于公益性。加大免费开放优惠力度,是中海博更好发挥公益属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博物馆增强社会亲和力和认同感,增强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纪念航海先驱郑和的"航海热"在中国大地涌动.在荡漾着"航海热"的氛围里,"郑和"的名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世人耳熟能详,七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次次让人热血激荡.7月8日,郑和航海暨国际海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海内外众多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引来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的宾客.  相似文献   

16.
徐莉佳  萧潇 《船艇》2014,(4):156-157
自从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夺得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冠军后,更多的人认识了徐莉佳,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帆船”、“航海”这些字眼和项目。  相似文献   

17.
梁富伟 《航海》2010,(5):76-77
<正>近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与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联合举办"体验中海博,争当小小航海家"科普夏令营。120名世博会志愿者及浦东新区"二次创业"杰出贡献者子女,在航海类手工制作中与博物馆儿童中心卡通人物一同体验了一把航海文化。"小小航海家们"在中海博卡通人物的陪伴下,分队参观了六个展馆;在儿童活动中心内,学习粘土灯塔的制作;在航海模拟器中,  相似文献   

18.
《水上消防》2014,(3):F0002-F0002
<正>中国航海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室内展示面积达到了21000m~2。馆内展区分为三层,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博物馆还建有天象馆、4D影院和儿童活动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建成对于推动航海事业发展、弘扬我国航海文明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是一个航海  相似文献   

19.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4):11-11
2009年11月26日,驻斯里兰卡大使杨秀萍出席了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新教学楼落成仪式。杨大使和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王昭翮分别为新教学楼剪彩、揭牌。大连海事大学并与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就自2010年起在该学院增设信息技术专业本科和交通运输MBA人才培养项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纪念航海先驱郑和的“航海热”在中国大地涌动。在荡漾着“航海热”的氛围里,“郑和”的名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世人耳熟能详,七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次次让人热血激荡。7月8日,郑和航海暨国际海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海内外众多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引来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的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