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九乾  何元勋 《水运工程》2023,(S1):150-155
川北某码头堆场开挖过程中,后缘土体边坡发生开裂变形,并迅速沿基岩顶面滑动形成滑坡,随后滑坡后缘以上土体由于滑坡的牵引形成两级弧形变形裂缝。从滑坡前地形变化、滑坡后滑面特征、后缘裂缝特征等入手,在原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坑探,采用极限平衡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该处滑坡的滑动机理、稳定状态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因在于基覆界面附近土体含水量过高,抗剪强度过低,施工开挖形成临空面后,基覆界面附近剪应力集中超过土体抗剪强度,诱发滑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勇  ;杨文甫 《中国水运》2010,(2):123-124
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崩塌等问题。文中以河源某松散土体边坡为例,介绍该边坡滑坡发展特征,分析和总结滑坡原因以及多次发生滑坡、多次加固处理失败的经验及教训,为类似边坡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粉细砂边坡的饱和一非饱和强度与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的作用机理,表明降雨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细砂边坡在无降雨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连续性降雨使边坡土体的含水量显著增加,坡脚部位饱和区内的基质吸力减小并出现塑性区,随着降雨历时延长,饱和区逐渐扩展至边坡土体中部,塑性区逐渐扩展直至贯通而发生滑坡;在长期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较易发生深层滑动,强降雨时边坡更易发生浅层滑动。该研究提出了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供一般的技术思路,可供边坡失稳预警和滑坡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速公路风化岩质边坡滑坡治理施工技术,分析了塌方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边坡安全及长期稳定性。通过治理,风化岩质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阻止了边坡滑坡的初期形成,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直剪仪对江西某库区边坡重塑红黏土土样进行室内模拟干湿循环快剪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抗剪强度及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通过滤纸法测得不同含水率下土样的基质吸力,并用VanGenuchten模型拟合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红黏土的水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下饱和红黏土的抗剪强度有明显的劣化规律,其中,前4次干湿循环导致土样劣化幅度较大,后2次抗剪强度劣化幅度逐渐趋于平稳;干湿循环会显著降低土样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呈先快后慢的趋势,且黏聚力衰减程度明显大于内摩擦角;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相同体积含水率条件下,土体基质吸力逐渐减小,土体有效应力降低,抗剪强度逐渐劣化;当基质吸力大于350kPa时,基质吸力对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很小,裂隙发育可能是影响抗剪强度劣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要素对土质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并且重点对短时强降雨、长时弱降雨2种降雨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饱和渗透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安全系数随着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但在降雨结束后,安全系数又随时间的增长开始增大;短时强降雨下边坡上部土体更容易达到饱和,而长时弱降雨对边坡土体的影响更大,两者的稳定性都大大降低,但长时弱降雨下的滑坡危害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工程实践中常常需要研究构造物基础承受外荷后的稳定性以及填方或挖方边坡在外力和土体自重作用下的稳定性,以及挡土墙的土压力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土体间的抗滑能力问题,文中结合工程实验谈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渗透力分析了地下水作用下半成岩强风化泥岩膨胀土边坡发生浅层滑坡的机理,并以某工程为例,阐述地下水改变对膨胀土边坡失稳产生的影响,说明地下水贯通强风化泥岩裂隙是该工程膨胀土边坡失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某胀缩性裂隙边坡为例,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降雨入渗条件下胀缩性裂隙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裂隙的位置、深度和降雨的强度对胀缩性裂隙边坡稳定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裂隙位于坡面边坡稳定性最低,位于坡顶次之,位于坡脚偏于安全;整个降雨过程中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着裂隙开裂深度增大而逐渐降低;边坡稳定性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但随着降雨的持续,边坡安全系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在降雨入渗条件下上营村滑坡非饱和土体内部渗流场的变化,再用极限平衡法耦合在渗流场变化情况下上营村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表明上营村滑坡在降雨作用下土体的变形过程以及覆盖层底部软弱带的形成;由于长期的降雨使得土体饱水程度变大,滑带处土体的抗剪强度的减弱以致于失稳诱发滑坡。通过对比分析滑坡体的前缘和整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从而得出滑坡失稳模式为推移式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