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全站仪测量路线横断面的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改进了测量外业和内业的工作方法,介绍了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数据处理程序方法,对改进方法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优化了横断面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程序,提高了外业和内业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全站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衔接和处理功能,全站仪测得的横断面数据经过简单操作就能转换成路线横断面设计软件RICAD需要的数据文件。  相似文献   

2.
陈建华 《水运工程》2016,(3):106-111
山区天然河流的洪水期水位暴涨暴落、洪峰历时较短,针对海事部门划定的禁航水位(或禁航流量)一般低于国标的要求水位,可以适当降低通航建筑物最高通航水位以节省工程投资,需要探寻山区性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合适标准。选择四川省内7个和重庆市内4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将频率法直接改为保证率法难以控制水位降幅,适当降低洪水重现期标准是可行与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郝岭  徐红  虞霏 《水运工程》2011,(4):85-87
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码头设计高水位是按洪水重现期来确定的。山区河流具有洪水过程历时短、峰值高、峰型尖瘦的特点,且洪水水流形态恶劣,采用洪水重现期法确定的码头设计高水位大大超出了各地禁航水位,很难满足到港船舶的进出港和停靠要求;同时,采取该水位确定的码头高程较高,增加了工程投资,但延长的港口作业时间仅仅3 d。通过收集几个典型工程的模型试验资料以及几个水文站的水文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采用高水通航历时保证率法确定码头设计高水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5,(6):550-554
依据南宁、贵港、大湟江口和梧州水文站多年实测水位、流量资料,分析了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水文特征,统计分析了各站不同洪水重现期洪水位及历时,依据现行《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结合研究河段山区河流特点,探讨了研究河段I级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采用5 a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对西江航运干线通航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奥维互动地图为背景介绍其在长江航道维护测绘工作中的便捷之处。以奥维互动地图与CAD的无缝对接为研究对象,配合手机导航,寻找待测区域控制点、前期地物地貌分析、外业人员轨迹分享、内业辅助成图,验证了奥维互动地图所展现的快捷性、便利性及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港区大比例尺机助测图系统的子系统-内业后处理自动绘图软件包的特点。功能和设计方法,该软件包是基于对外业所采集的电子记录数据实现内业后处理自动绘图,在MV/800Ⅱ计算机上采用FORTRAN77语言编写的,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7.
2020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上游和中下游先后发生特大洪水,同马大堤望江段最高水位超1998年最高水位。文章介绍了2020年同马大堤望江段防汛基本情况以及主要防御措施,分析了防汛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防汛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防汛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山区河流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山区河流的水文特点,采用洪水频率法确定的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很难满足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要求,研究探讨了采用高水通航历时保证率法确定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对嘉陵江IV 级船闸水位选用标准提出了高水通航历时保证率99% 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9.
张琦 《水运工程》2016,(11):193-198
介绍基于HZMB-CORS的GPS-RTK三维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外业采集软件QINSy中的关键设置与操作、内业处理软件Caris中的GPS-RTK潮位的导入与计算方法。通过实地水深数据采集试验与传统验潮的多波束水深测量方式进行比对,分析其验潮精度、外符合精度以及内符合精度,指出了GPS-RTK三维多波束水深测量在显著提高作业效率以及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多波束测深精度以及测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HEC-RAS一维数学模型可用于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常被应用于降雨径流、河流水动力、洪水过程分析等领域。以岷江航道(乐山段)灾后重建为例,根据河道实测地形,实测分流比以及实测水边线,采用HEC-RAS模型对该段河道水面线进行率定与分析计算,研究HEC-RAS模型在分汊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求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HEC-RAS模型在研究区率定结果良好,有较好的适用性,且能为分汊河道的航道整治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HEC-RAS以其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处理复杂河系及涉河建筑物的强大能力,成为中小河流治理中水面线分析计算的主流工具之一。本文以东乡河整治工程为例,系统介绍HEC-RAS的建模过程,并通过历史洪水洪痕、实测水面线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成果合理可靠,满足中小河流治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激光扫描测舱技术使用过程中易受船舶移动、砂堆形态、船舶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以香港第三跑道3206标段测运砂船的体积为例,通过现场实际施工介绍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外业操作方法以及内业数据处理,分析其不足,并对设备、工艺及测量方案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提高了测量数据采集准确度和效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山区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频率与保证率概念的基础上,为使规范中的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相同,并同时直接计算通航期,对山区天然河流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根据山区天然河流的实际情况,由频率法改成保证率法是较合理的,并通过29个通航河流的水文站资料,对2种方法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尤克诗  王峰  方向征 《水运工程》2015,(11):125-129
航电枢纽人工调节将引发下游航道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对船舶通航条件带来较大影响。针对航电枢纽调节下典型山区航道——兰江航道,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计算航道上游规划姚家枢纽和灵马枢纽建成后,不同重现期洪水下的水位、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最终得到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计算结果表明:10 a和5 a重现期下航道特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较多,不利于河道防洪和航行安全;3 a重现期洪水对应水位的局部分航段流速较大,影响航道运行安全和航道运输的综合效益;结合航道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效益、航道以及行船安全,认为以2 m/s适航流速作为参考条件、经试算获得的90%洪水频率对应的特征水位作为兰江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良白路-铁东路箱涵为例,采用Mike11模型,运用分流比试算法分析了东深渠分流比,进一步计算白泥坑水河口设计洪水,并分析了箱涵建设前后箱涵断面上游水位壅高情况。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重现期来水情况下,东深渠分流口处分流至右分汊占总流量的47%左右;箱涵建成后,河道50年一遇洪水最大水位壅高0.002m,壅水曲线全长424m,箱涵下游水位无明显变化,不会对河道行洪安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设计洪水水面线的推算是小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大多数小流域缺少实测径流资料,其水面线推算涉及的调查统计参数较多,计算步骤复杂,是河道划界工作的难点,因此,研究无资料小流域河道水面线计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桃源县丘陵区小苏溪河流为例,首先采用实测暴雨资料计算小流域的设计洪水流量,然后,根据河道实测断面数据、河道糙率和起推断面水位,利用HEC-RAS软件进行了河道水面线推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小流域河道水面线计算,与洪痕调查成果协调一致,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7.
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完成全覆盖水深测量、航行障碍物探测,使航道测绘技术从外业到内业全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文内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长江航道中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选型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往河流极值水位的研究往往选取年最大和最小水位开展分析,但这容易忽略了小概率因素带来的随机性的影响.为了更合理揭示长江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三峡工程对其影响,文章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法及NS_TIDE调和分析,分析了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流量调节对长江下游高水位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三门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选择"5.19"洪水实际调度过程为例,分析"洪前预泄"水库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表明与"洪前预泄"调度方式相比,按正常蓄水位起调,水库调洪高水位将有所增加,其中设计、校核等稀遇洪水增幅相对较小,中、小洪水增幅较明显,即采用"洪前预泄"调度水库若不能正常预泄将对库区耕地及居民造成淹没风险。现状采用"洪前预泄"调度方式的水库若无完善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水库防汛运行管理不能完全满足"洪前预泄"调度要求,出于安全考虑,建议设置汛限水位进行防汛调度;并建议对于确定坝顶高程的设计、校核标准级大洪水,仍应采用从正常蓄水位起调以确保大坝安全,而不是"洪前预泄"的调度方式计算调洪高水位。  相似文献   

20.
新安江下游航道属于山区航道,上游流量有新安江大坝调节,下游水位处于富春江库区回水范围,汛期还需要考虑与兰江洪水的组合效应,需要结合洪水频率和航道规划建设综合论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经计算分析,新安江下游航道通航特征水位可分段考虑,其中白沙大桥到梅城三江口段处于富春江电站库区,可适当提高通航标准,改善内部通航条件;新安江电站坝下到白沙大桥段山区航道特征明显,应降低通航标准,保障通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