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不同进气氧体积分数,实现汽油机富氧燃烧。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1.1%,22.6%,25.5%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在怠速工况下汽油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汽油机中怠速工况下,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增加,缸压、瞬时放热率明显增大,峰值相位出现时刻提前,累积放热量明显增大;进气中氧浓度加大,循环波动率下降,提高了发动机缸内燃烧的稳定性,燃油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怠速工况下实现富氧燃烧,可以大大降低THC和CO的排放,NO2的排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用fire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进气压力对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对4100柴油发动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进气压力情况下,其燃烧路径大部分避开Soot和NOx的主要生成区域;提高进气压力会使燃烧充分,放热速率加快;进气压力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明显,进一步增大进气压力能在Soot和NOx排放有效降低的同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明显提高而燃油消耗降低。表明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模式能够通过提高进气压力同时降低排放和提高热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135系列柴油机普遍存在的燃油消耗率高,排放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四角缩口ω紊流型燃烧室燃烧系统。在2135G型柴油机上的试验表明,在不改变原机进气系统的条件下,利用燃烧室的特殊结构在压缩行程后期可产生很强的挤流和紊流,加快了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速率。缩短了扩散燃烧过程,使柴油机的燃油耗油率,烟度及NOx排放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485QB型柴油发动机上进行了不同牌号柴油的进气加湿降排NOx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超声波水雾化的方法对柴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加湿,通过湿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燃烧,研究NOx的排放性能.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牌号的柴油掺水燃烧均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而且对发动机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燃烧系统直喷技术 柴油机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缸内的燃烧过程.改进燃烧过程的各个环节(如燃烧喷射系统、进气系统、进气口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等)都会改善燃烧过程.燃烧系统直喷技术的燃烧效率高,比非直喷式系统节油5%~10%,但要求发动机吸入较多的空气.  相似文献   

6.
均质压燃(HCCI)燃烧目前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实现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在一台改造后的发动机上通过试验分析了进气温度对汽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温度的增加,缸内峰值压力和峰值放热率有所增大;着火时刻逐渐提前,燃烧持续期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7.
燃烧温度越高,NOx产生越多,在最适合于燃烧的点火时期点火及最经济的空燃比时,产生的NO最多。为了减少NO的排放,应该考虑不利于燃烧的空燃比及点火时期,可是这样又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增加HC及CO的排放,还会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的技术称为排气再循环技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缩写为EGR。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数字高斯白噪声在频域的频谱特性和在时间域的统计特性,提出在数字处理速度一定时,随着输出噪声频域带宽的增加,输出噪声的时间统计特性不再符合高斯分布.通过增加滤波器阶数可以提高噪声的时间统计特性,但是将增加输出噪声的带内波动.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上述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频域和时域特性都满足相应要求的带宽范围实验值.  相似文献   

9.
电厂天然气锅炉富氧燃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燃烧方式下和应用富氧燃烧技术(O2/CO2燃烧技术)时电厂天然气锅炉内的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整个炉膛的高温区分布趋于集中,烟气温度增加,火焰分布更为集中,充满度也越来越差.当氧气浓度为25%时,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和烟气辐射特性与传统燃烧方式下最接近.当氧气浓度由21%上升到40%时,炉膛内烟气温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燃烧器所在截面温度上升300 K以上,火焰充满度变差.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柴油机增压器Whoosh噪声,分析噪声产生机理,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试验验证增压器结构优化、进气管路增加消声器、进气系统标定策略优化对Whoosh噪声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适当的压气机叶轮小径与大径之比可以抑制Whoosh噪声的产生;压气机端设计流量拓宽槽或者环形稳流槽能明显降低Whoosh噪声;进气管增加高...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是由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内燃机、喇叭和轮胎产生的. 1.车辆类型对交通噪声的影响 交通噪声的主要部分是汽车噪声,其主要声源为排气、进气、发动机和风扇,高速行驶时的轮胎滚动声.汽车的噪声随载重量增加而增加,声级和载重量几乎呈线性关系,汽车鸣喇叭时,电喇叭大约为90-95分贝,汽车喇叭为105-110分贝.轮胎噪声在一般情况下不显著,当车速在60公里/小时以上时,轮胎噪声则成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进气预热对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的影响,进行柴油机有、无进气预热及使用不同功率格栅预热下的低温启动性能试验.结果 表明:柴油机低温启动采用进气预热时,第2个工作循环缸内开始着火且燃烧能自持;无进气加热时,柴油机启动前8个工作循环内无明显燃烧迹象,第9个工作循环着火后燃烧仍无法自持,缸内失火现象严重,直到第45个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甲醇柴油双喷射柴油机在甲醇柴油不同喷射间隔时间的燃烧过程、性能和排放等方面实验研究分析,表明甲醇柴油浊同的喷射间时间甲醇柴油双喷射柴油机的指示热效率、燃烧稳定性和HC的排放有大的影响,并指出可以通过调整甲醇柴油的喷射间隔时间来改变燃烧规律,降低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汽车能否节油涉及的环节很多,而进入发动机汽缸的燃油是否能够完全充分地燃烧是主要的关键环节。如果进入汽缸的燃油相对于汽车工况过多,必将费油并使排放污染增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进入发动机汽缸的燃油量是通过驾驶员踩踏油门踏板来控制的。一般情况下,驾驶员踩踏油门踏板会有轻重不当之时,  相似文献   

15.
装备国Ⅱ柴油发动机的公交车,许多城市估计还要运行5年左右。由于柴油机转速和负荷决定供油量,当废气涡轮增压器在1200转/分钟以下的低转速时,其增压效果较差,再加上发动机自身状况以及燃油质量因素,使得公交车起步时,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期,会因进气不足燃油燃烧不完全形成黑色尾气。公交车运行规律是频繁停车频繁起步,  相似文献   

16.
康明斯将在2011年3月的美国CONEXPO-CON/AGG展会上,全线展示满足欧美非公路用机动设备第四阶段排放标准(EPA Tier 4 Interim/EU Stage IIIB)的3.3升至15升小、中、重型工业用发动机、后处理及滤清系统,充分展现康明斯在缸内燃烧、进气、排气、滤清/后处理等关键子系统方面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在排放升级过程中,康明斯对发动机及其部件的技术升级与掌控能力,以及对发动机整体系统的高度集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车用燃气加热器产品开发,规范产品性能及质量监管,以燃气特性、燃烧理论、噪声测试原理、现代控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的排放、噪声、安全等指标及测试方法。研究发现,将过量空气系数为1时废气中CO、NOx、HC的体积含量作为排放指标,能够全面控制车用燃气加热器排放;采用GB/T3767—1996能够客观准确测试产品工作噪声,利用点火安全时间及熄火安全时间指标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工作安全性。最后结合样机测试结果及国内外最新标准,确定了中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燃气加热器》(QC/T769—2006)中的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实际应用证明,该标准能够在安全性、电气特性、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规范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一台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双燃料燃烧。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基于实测气缸压力的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计算程序,并对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全负荷和高转速中低负荷时,随着甲醇掺烧比的增加,柴油滞燃期延长,预混燃烧比例增大,放热率峰值增高,燃烧持续期缩短;在高转速大负荷时,较大的甲醇掺烧比会造成放热始点的大幅提前,放热率呈现多个峰值,出现了压力波动;适当推迟供油可以推迟放热始点并降低放热率峰值和最大压力升高率。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天然气发动机数量将大幅度增长的需求,在某柴油机基础上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进气系统,设计高能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电控单元及传感器、执行器,并加装三元催化转换器,采用闭环空燃比控制等措施,研制了CNG(压缩天然气)单燃料电控多点顺序喷射发动机。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排放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设计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放污染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特别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在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低污染和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被认为是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潜在的运输能源,它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只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供应燃料,燃料电池就能连续输出电能,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污染小、运动部件少、噪声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