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隐身概念是所有海上作战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应用于大型平台外,它还应用于武器和其他分系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作战需求的改变和新型采办手段的出现,以及减少全系统费用需要的压力,实现隐身的复杂性也增加了。为了确保隐身的效率和效果,特征信号需要一套综合方法来综合考虑采办周期中所有的因素。有效的平台特征信号管理,包括特征信号的预测、缩减、交互作用机理和测量,可以通过适当的需求设定和对技术发展的理解来达到。最终目标是确保隐身管理得到好处,能在作战能力的提高与所需的费用上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潜艇作战的C^3I系统不断增加的数据需求,英国海军通信部于1989-1992年期间进行了旨在评估新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能力的潜艇通信与管理研究。该项研究建立的原型系统是基于在过去几年中对用户交互操作能力和功能需求的分析之上。该原型系统已经用于评估和论证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满足作战需求,并降低采办风险;如何利用遵守相关标准的市购软件包和系统工具,定义和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使用。用户需求在一个产品全寿期中是不断发展的,这不仅仅因为用户工作环境变化,而且随着用户对技术的熟悉,其对新技术的期望不断增长,而原型技术能够使整个过程缩短。详细介绍潜艇通信与管理研究的情况及系统原型使用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指挥信息系统设备采办原型方法必须遵循的步骤。  相似文献   

3.
对在海军舰艇系统费用削减的情况下,如何在海军舰艇的总体平台控制系统中采用商用技术来维持舰艇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假定用一艘90年代设计、21世纪服役的舰艇来比较两种商用技术,并提供了参数分析。评价包含若干因素,如性能、环境标准、可靠性、可维修性、战斗损伤生存能力、采办费用、全寿期费用、人的因素,以及在作战环境中支持更高综合级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其它宙斯盾项目采办代理商合作下,正在迅速将市购品产品和标准综合进军舰上的各种舰载系统中。这一工作的关键是了解如何在不影响舰艇的作战能力情况下,利用市购品和标准,介绍将市购品综合到宙斯盾舰上的部分系统。  相似文献   

5.
“海洋”号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两栖直升机母舰,也是英国海军第一艘按照用途、预算于1999年建成入役的新型战舰。目前,该舰已奉命驶入海湾地区,预计将参与美攻伊作战行动。该舰在采办、研制、设计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新研制特色,值得我们重视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10月开始的美国对阿富汗战争中,近乎实时决策和能够快速反应的系统网络(“网络中心战”系统)的部署深刻地影响了美军的作战条例。国防工业中的一些顶级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与国防部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共同加速新兴武器和系统开发与研制,使它们能够在下一次作战中发送到士兵手中。来自各军种的作战人员,包括中情局的人员都投入到频繁的部署训练和实战性的实验当中,对可能在伊拉克战争中首次使用的武器进行测试。应急计划史无前例地运用新战术、新装备,电子和心理战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以下是可能在这次“倒萨”作战中引入的新型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7.
现代海上作战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舰队也需要通过编队进行统一部署指挥,整个海上军事领域作战是一个统一人机交互及智能调度过程。云平台是基于分布式架构、并行计算及虚拟技术的信息处理及存储平台,对各类算法及信息进行最优部署调度,基于云平台的海上作战训练系统需要实时性能较好,能快速的响应作战命令。本文主要利用云平台对海上舰队协同作战体系进行建模,建立高并发、低时延的仿真作战网络,最后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采办改革创新项目的资助下,以发展集攻击、登陆、运输于一身的两栖多功能舰为目的的LPD17项目,从开始就一直在船体设计、采办和建造方法方面为美国海军舰船设计开创了先河。LPD17项目吸收了商船的建造经验,并重点考虑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海滩等恶劣作战环境下建造一个机动、灵活的作战平台。可以预见,在21世纪初期,当LPD17项目的12艘舰全部服役后,美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美海军对陆攻击型驱逐舰是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研制的:要求能执行新的沿海任务,资源有限,技术快速进步而工业基础缩减,该级舰需要一种史无前例的采办方法。描述了DD21舰作战要求的成困以及在管理计划方面控制寿期费用的主要任务,概述了海军富有革新精神的采办方法,此方法的特点是将关键设计和寿期协调的主要责任转移到工业部门,并带有在维护,后勤和训练等方面延伸的任务,评述了该计划的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节省设计,制造和试验新系统的费用和时间,需要制造和试验硬件原型,以便于确定它们在满足作战使用要求方面的效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最新重大进展,提供了在硬件制造以前确认成品用户要求的手段,展示了设计和采办策略革新的希望。这类技术由于能在虚拟环境中对虚拟原型进行设计和使用性试验,将很快给造船师提供在基于计算机的控制空间内代替造船厂的船台进行舰船建造和下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英海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使命是作为一个保障联合力量投射的海上促成器。英海军目前正在确定作战使用需求、战斗能力及三个主要的下一代平台采办策略。  相似文献   

12.
美国海军分析未来21世纪新型水面战舰--DD21将标志着水面战舰的重大革新,DD21将重新定义驱逐舰,探讨了该项目面临的区域作战使用技术和采办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顶层设计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现代舰船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但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保障性问题,制约了作战效能发挥和装备发展。本文根据我国舰船装备全寿期研制的特点,结合装备保障性发展的最新理论,初步开展了舰船装备保障性顶层设计研究;在对舰船装备保障性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后,从装备采办策略与工程方法2个角度提出适合我...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战争中,快速、精确获取各种战场信息,已经成为左右战争结果的关键所在。物联网集成了射频、无线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通信等技术,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海上作战系统,利用其可以在无人工操作的情况进行事件感知的技术,完成任务的部署,缩短响应时间,有效提高海上部队的作战和后勤保障能力,达到军事战斗力提升的目的。本文研究了海上作战系统中任务自动部署的结构模型,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本体和知识推理的任务部署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5.
德国国防技术和采办局(BWB)负责海军舰船建造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过去的25年,这种海军舰船采办方法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显示出其优点。这种采办方法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尤其是在控制采办成本方面。讨论这种新的采办方法与以往采办方法的不同之处,展望海军舰船采办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舰艇管理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和作战管理系统)的设计师们一般都将设计重点放在技术问题和系统综合方面。如今,随着世界各国海军希望进一步缩减人员编制(相应也缩减总的运行费用),人员本身也已经成为舰艇设计的主要参数,这就意味着管理系统的设计师们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实际上,人的因素综合(HFI)如今已成为管理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DCN公司如何将传统的舰艇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发展成为整体综合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将全舰管理系统既看作平台系统,同时也看成是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17.
雷达网优化部署效能评估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网优化部署效能评估仿真系统可以模拟雷达网方案的部署,自动地计算出雷达网各项战术指标,而且能对雷达网的部署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从而选取最优方案.阐述了雷达网优化部署效能评估系统的组成,建立了雷达网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仿真系统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实现为雷达指挥所指挥员和作战参谋提供了雷达组网方案的辅助分析,提高了指挥所在多种战术背景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兵力需求分析是航母编队对空防御作战部署的重要环节。从不同因素考虑提出了近程警戒舰艇对空防御作战兵力需求分析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远、中、近不同距离上的兵力部署,对提高航母编队的生存能力和整体作战效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宙斯盾系统中相控阵雷达的使用,对舰载作战系统的结构暾产生了重大影响。协同交战能力是一种网络型的作战概念,扩大了作战范围,对地面攻击实施火力动摇是舰载作战系统的任务之一。对未装备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可加装自防御系统以提高其对空防卫能力。对已装有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可进行新的改装,使其具备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面向服务的舰艇作战系统集成框架研究与原理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未来海上战争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满足舰艇作战系统集成优化的设计要求,提出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思想对作战系统进行集成,以提高系统灵活性和互操作能力,实现系统灵活定制部署,促进作战系统系列化发展。介绍面向服务的舰艇作战系统集成的总体框架和技术特征,重点分析面向服务的舰艇作战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并开展集成框架的原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面向服务的作战系统集成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在功能层面上能够满足作战系统集成的要求,为作战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