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测量系统原理,提出光纤传感器在桥梁监测中的布设方案.从挠度分析处理机制、桥梁动载弯矩测量与处理、桥梁横向振幅和自振频率、测量数据方面,阐述采用光纤传感器对既有桥梁加固效果监测原理.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桥梁加固前后的挠度、动载弯矩等参数进行监测,可对桥梁加固前后健康状态进行精确判断,建立完整的桥梁加固检测方案,实现对桥梁横隔板加固前后的健康状态评估,为桥梁加固质量评定提供依据,为桥梁新的加固技术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些在役高速公路病害桥梁陆续进入维修及加固阶段,桥梁加固后状态评估是在桥梁加固完工一段时间后,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加固的有效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对桥梁加固效果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评价,全面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以后的桥梁养护和加固工作。本文以某实桥为例介绍了桥梁加固后状态评估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外观检查(含取芯)、计算分析、荷载试验等综合评定。希望为同类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前已建桥梁经过多年运营后,部分桥梁已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害,针对病害桥梁的加固工程也越来越多,加固效果的评定工作更为桥梁界所关注.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例,通过加固前后荷载试验的对比,对该桥的加固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评定,该方法可供类似桥梁加固效果评定时借鉴.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加固既有铁路桥梁结构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验算以及采用桥梁结构专用分析软件QUC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碳纤维加固对16 m跨径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承载能力的影响.结合黄陵-李章河麦洛安西大桥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碳纤维材料的特点,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的机理、加固方案的选取以及采用碳纤维布黏贴加固方法和施工工艺.通过对麦洛安西既有铁路桥梁采用碳纤维加固处理后的现场检测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证实碳纤维加固有效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了该桥现有使用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周爱军 《铁道建筑》2006,(10):32-34
为完善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抗弯加固设计理论,针对我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要求,建立了碳纤维布加固桥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应满足的条件,可应用于桥梁的加固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桥梁加固是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证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长大上行线K471+072第四铁岭河桥加固前和加固后进行动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提高了梁的横向刚度,同时指出加固下弦杆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7.
朔黄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出现了桥梁横向振幅较大并且超过允许值的问题。通过对朔黄铁路小唐河大桥加固前后的动力性能检测,分析了小唐河大桥横向振幅较大的原因,对桥梁加固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试验检测证明桥梁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筋法加固田庄车站大桥既有墩身的实践,介绍了桥梁加固中植筋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术要点,为植筋在桥梁墩身加固施工中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既有桥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既有连续梁加固的实例,介绍运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既有桥梁的施工方法。总结归纳出运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既有桥梁时设计、施工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由于加固前后铁路简支桥梁自振频率发生变化,车桥系统发生共振时对应的列车速度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分析加固前后桥梁的共振响应是否满足要求。本文介绍车桥系统发生共振的原理,研究影响车桥系统共振响应的因素,采用ANSYS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UM(Universal Mechanism)分析加固前后桥梁仿真模型的车桥耦合动力性能。研究结论:(1)对于小跨径直线桥梁,加固前后桥梁发生共振时对应的列车速度发生明显改变;(2)通过桥梁加固,其发生竖向共振时列车速度已经超出高速列车的速度范围;(3)列车第二共振速度时桥梁的竖向振幅和加速度远小于列车处于第一共振速度时,故可以不考虑;(4)对桥梁进行加固,能够明显减小共振时桥梁竖向及横向的跨中振幅和跨中加速度;(5)本研究成果可为简支铁路桥梁的共振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碳纤维加固既有混凝土桥梁的有效性,进行了混凝土梁碳纤维加固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碳纤维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既有混凝土桥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是加固混凝土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某三级公路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汽20,需要通过总重130 t的特种车.为保证桥梁的使用安全,对其状态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桥梁进行了维修加固.维修加固后采用荷载试验的方式,对桥梁的加固效果及通行能力进行了检验.荷载试验结果及特种车运行过程都表明,桥梁加固后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有了提高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基于能耗—碳排放的桥梁加固方案评价方法.通过目的和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能耗、碳排放及费用计算,结果分析与评价4个步骤,对桥梁不同加固方案的能耗和碳排放以及费用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通过能耗、碳排放和费用综合比较,评价加固方案.运用该方法对某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4种加固方案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加固方案的能耗和碳排放与费用不成正比,甚至相反;桥梁加固中采用不同加固材料和施工机械时的能耗和碳排放差异很大;应综合考虑费用与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加固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体外索加固既有铁路桥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预应力体外索加固桥梁技术,讨论体外索加固桥梁中几个关键环节,并提出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桥梁普遍存在着横向刚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了某铁路桥栓焊上承式钢桁梁横向加固方案,根据动力分析结果,提出钢桁梁横向加固方案,为类似桥梁的加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朔黄铁路韩村大桥采用单圆柱桥墩,横向刚度不足,制约运输能力,先后两次采取加固措施。对加固后桥梁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桥梁在运营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受测试列车车辆状态的影响,桥梁动力响应值存在一定的离散性,采用实测平均值比实测最大值来评判加固效果更为合理;单圆柱桥墩加固采用上下行桥墩横连和加桩基础加固,桥墩动力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桥梁梁体横向振动有所降低,所有实测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加固效果明显,其加固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针对既有线32 m简支T型梁桥在列车提速时横向刚度不足、振幅过大以及重载列车过桥时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通过预制混凝土横隔板及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对桥梁进行横向和纵向复合快速加固方法,通过ANSYS和多体动力学软件UM(Universal Mechanism)进行桥梁加固前后静力性能以及车桥耦合动力性能分析。研究结论:(1)提速列车过桥时主要问题是横向振幅过大,而横向加固能够有效提高梁体的横向刚度,使桥梁的横向一阶、扭转一阶自振频率显著提升,减小列车过桥时的动力响应;(2)重载列车过桥时主要问题是承载力不足,竖向挠度过大,竖向加固在提高承载力和竖向一阶自振频率的同时,会导致梁体的横向自振频率变小,需在纵向加固同时进行横向加固;(3)证明了车桥系统共振理论推导公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桥梁加固后发生共振时桥梁的安全性;(4)加固后桥梁能够满足提速列车以及重载列车运营要求;(5)此加固方法适用于工期紧张且不能中断运营的铁路既有简支桥梁的加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京九南、广梅汕铁路数座桥梁病害实地勘察,分析其成因,从而指导桥梁加固方案,并于实际加固施工中予以验证。为处理类似桥梁病害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对桥梁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SGP铁路桥梁预应力加固技术上海建泰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SGP),是一家以预应力技术为特色,从事特种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咨询的专业公司。在铁路桥梁加固工程领域,SGP应用创新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完全不影响列车正常行车的情况下,采用体外预应力碳纤维带、体外预应力拉索等对桥梁进行加固,不仅大幅提高了桥梁的纵向刚度,减小了桥梁挠度,还可以释放桥梁受压区过大的压应力,使桥梁挠度校验系数和压应力校验系数恢复到规范常值范围。SGP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时速200 km客货共线提速改造既有桥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既有桥梁的改造再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是行车安全、快速的可靠保障。本文针对我国正在改建中的胶济铁路,通过对其既有桥梁加固前的动载试验及加固利用设计的研究,提出了既有桥梁加固建议,并对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