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艇挂钩是海上工作艇、救生艇以及深潜器等靠离母船进行吊放的连接装置。它是船舶小艇吊放操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航运船队的扩大,特别是海洋开发用的工程船舶日益增多,而且在海情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母船经常同小艇或深潜器等联合作业,吊放频繁。因此,原  相似文献   

2.
游艇和运动艇、赛艇、消防艇、救生艇、巡逻艇、缉私艇等构成了小艇工业。船艇在全世界年销售额超过250亿美元,同船舶修理、造船配套业具有相等的市场份额。船艇工业是全世界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唤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高速艇自扶正计算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扶正能力是一些救助艇、救生艇和有特殊要求的小艇在艇倾覆后可以自行回正的能力,是对小艇安全救生能力的加强,可以使小艇在恶劣海况下保证安全与救生能力.本文以一船长10mm救助艇为例,对其自扶正能力和装置展开讨论,基于船舶静力学大倾角稳性,通过NAPA计算该艇在不同状态下的静稳性曲线,从而对其自扶正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优化其性能.  相似文献   

4.
德国 Ernst H8tecke 专业造船公司新近制造出一种自由滑落式救生艇,并已安装试用。该产品有多种规格,其中最大的一种可乘坐30人。这种救生艇长8.15米,宽2.65米,艇体高1.25米,连同全都装备的重量为5250公斤。吊装最大高度为20米,滑轨最短长度为10米。这两个数据根据小艇尺寸的大小而改变。救生艇可在船舶的  相似文献   

5.
《船舶工程》2005,27(4):48-48
2005年6月1日-3日,由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救生艇BH-6S原型艇经过试验,顺利通过了CCS船检机构的认可。该艇投放市场后,将使北船重工原有的BH.5~BH.6系列救生艇产品全面更新,并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船员在全封闭式救生艇操作、检查、维护时频繁出现事故。究其原因,与全封闭式救生艇释放装置相对复杂、船员不熟悉、维护不善有关。文章重点介绍全封闭式救生艇互锁装置、脱钩装置的常见问题及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海难中,七八个旅客挤上了一条小小的救生艇,大大超载了的小艇经不起风浪的颠簸,眼看就要倾复,而更为严重的是其中有二三个旅客还不会游泳。幸好,有位旅客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自我解救的妙计,既减轻了小艇的负荷,又不让一个人离开小艇,从而赢得了时间,渡过了难关,最后终于被他船援救出险。  相似文献   

8.
挪威一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救生艇从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吊放的专用吊艇柱,这种吊艇装置在放落高度很大遇到强烈的横风时不致使救生艇与平台的立柱发生碰撞。吊艇装置系一台带绞链式吊臂的吊车(见图),被吊放的救生艇用两根吊索悬挂在吊臂上。当要放落救生艇时,第一节吊臂就下放到水平位置,随后第二节吊臂便可伸展至最大的跨度,并与钻井平台保持垂直。最后,救生艇被下放到海面,并借助艇上的动力驶离平台。  相似文献   

9.
对高海况下小艇收放装置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高海况下小艇收放装置的技术与发展情况,分析了高海况下小艇吊点布置情况及相对应的小艇收放装置的技术要求,提出了高海况下小艇收放装置的技术指标和参数。通过分析小艇收放装置的性能指标,开发出适合高海况救助艇收放装置及产业化,对提高我国造船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建辉 《天津航海》2011,(3):33-34,62
船舶救生设备在psc检查时是重点检查项目,而船员往往对封闭式救生艇的承载释放装置不熟悉,导致在检查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文章结合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原理,综合了近期救生艇检查时常见缺陷情况,对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一种带波浪补偿功能的小艇收放装置能在4级海况下安全收放小艇.为了对该小艇收放装置进行全面性能试验,设计了一套小艇收放装置的综合试验系统.系统由基于并联机构的三自由度液压试验台、波浪模拟装置等组成,能在工厂内模拟母船和小艇在各级海况下的运动,从而可以在仿真环境下对小艇收放装置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全面的试验,准确获得小艇在真实海况下性能数据,检验小艇收放装置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文章详细介绍了仿真试验系统方案设计、液压试验台和波浪模拟装置设计.  相似文献   

12.
船舶救生设备在港口国检查时是重点检查项目,而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缺陷更是PSC检查中的滞留缺陷。文章根据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原理,结合近期救生艇滞留案例缺陷情况,对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要求进行了梳理,为救生艇的使用和检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SOLAS公约规定:船舶救生艇必须配备紧急释放装置,使人员全部登艇后,能在艇内操作释放救生艇。在船舶日常工作中,由于人员的后期保养不当厂家安装或设计缺陷,导致部分船舶的救生艇紧急释放装置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船舶应仔细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应急设备随时可用。1重力倒臂式救生艇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船舶事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其中,船舶救生艇的收放装置,为海上救援与科研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救生艇收放装置的运行状况会对救生艇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但长期以来,船用救生艇收放装置一般会在甲板边缘位置安装,且加设了安全护栏等装置,对其他船用设备安装产生了影响。为更好地掌握救生艇收放装置的抗摆控制技术,本文将救生艇收放装置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抗摆控制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前曾有许多救生艇用皮带传动方式的手摇齿轮来推进,但是如果救生艇尺寸较大时,由于手摇曲柄上的扭力增加,用链条及链轮传动较为适宜。现在这一种用链条及链轮传动方式的手摇救生艇已开始在船舶上使用,成绩很好。构造大致如附图所示。满载时救生艇总重8吨半,四个人就能把船推动,如果二十个人来摇动这三根曲柄轴时,速率可达3.5浬/时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王东涛 《船舶》2014,(3):85-89
由于传统的小艇收放装置性能不能满足高海况下安全收放的需要,使得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修正案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这些最新要求,采用船舶运动补偿等技术,设计相应的辅助机构,使某型单臂回转型小艇收放装置具有减摆、波浪补偿、减震缓冲等功能,可以保证在四级海况下安全、可靠、快速进行小艇的释放和回收操作。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在检查船舶时发现,部分船舶配备的重力倒臂式救生艇,在其绞车的手摇柄存放位置,没有设置与绞车马达连锁的限位开关(如图1)。那么,这样的布置能否保证在使用手柄手动回收救生艇操作时,绞车马达不被意外转动,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呢?公约法规要求SOLAS74/83Amend/CIII/R48/2.4&LSA CODE 1998/Chapter VI/6.1.2.6应设有收回每艘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有效手动装置。在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下降时,或使用动力吊起时,绞车的转动部分应不使手动装置手柄或手轮旋转。  相似文献   

18.
舰船上的小艇是舰船作战的重要补充,可以执行巡逻、救援、逃生等功能。小艇具有灵活性高、适用环境广、速度快等优点。但是由于小艇的燃料不足,因而必须要将舰船和小艇有效结合起来。小艇的自动收放装置是一种快速将小艇投放和回收的装置,收放速度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舰船的作战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大型舰船尾滑道式小艇自动收放系统,分析舰船尾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风浪影响小,工作稳定,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船艇》1989,(10)
挪威哈丁(Harding)公司已推出一种完全重新设计的自由降落救生艇筏装置。声称这种装置更为完全、轻型、坚实和便宜。新型装置可从高出水面26米处放落救生艇,它适用的救生艇有五种尺寸,座位为18~34个。对中等的26个座位的救生艇,其艇长为8·1米,满载排水量为5·3吨。新设计具有一种新型的降落和收回装置,它由方钢管制成的装有低摩擦轴承的滑道。适  相似文献   

20.
沈家强 《天津航海》2011,(1):16-18,21
近年来各国海事主管机关及港口国监督不断加强对救生艇及释放回收装置的安全检查,但有关救生艇特别是与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相关的安全事故仍不断发生。文章通过对救生艇释放回收系统的结构、操作过程和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阐述与分析,提出预防救生艇事故发生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