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拼盘     
《汽车杂志》2012,(2):54-79
2011年,自主品牌有众多新款车型上市,我们按照级别选取这些车型,延续之前《中国拼盘》的评论方法与评分方式,对全年自主品牌车型做一个全而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当汽车行业全民动员大搞“自主品牌”的时候,也许我们更需要冷静理智地看待自主品牌的发展。必要的反思,是不可或缺的,尽管反思远远不能涵盖一个行业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将就自主品牌汽车的定义作出解释,今后究竟谁是、谁不是自主品牌也许会有一个框架标准。把各企业的产品套进框框里试一试,能放进去的就是自主品牌,否则就不是。个人认为,这属于典型的二元论,不适合我国汽车产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4.
付于武 《时代汽车》2014,(10):20-23
第一问: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自主品牌路在何方?自主品牌受到了十几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自主品牌已经历"十二连降",也许还未到谷底。对于汽车产业未来的形势,尤其是自主品牌,有乐观者,也有悲观者,但我们要做清醒者。所谓清醒,就是对于事物要有客观的判断。我国轿车的历史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成长过程来看,我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与百年的跨网公司相比,明显品牌实力不足。若再过二十年,当我们成长为肯壮年时,才会有资本与他们进行正而竞争或比赛。  相似文献   

5.
《当代汽车》2008,(6):10-13
今年北京车展上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自主品牌概念车,甚至有人将此次北京车展称为自主品牌概念车的“狂欢节”。但凡有点实力的自主品牌.都一定要推出几款概念车来炫一把。从现场情景来看,拉风的造型和美女模特撩人的姿态搭配在一起,风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国际品牌,搞得全国人民热情高涨,用“脱胎换骨”和“华丽转身”这样的华丽辞藻来形容自主品牌概念车也许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6.
《时代汽车》2011,(8):108-108
品牌貌似是自主的,但技术却是受老外控制。坦白的说,合资自主用的技术都是过时的,像奇瑞吉利现有技术已远超这些怪胎品牌,但是在中国这个唯品牌论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市场,技术不是关键,不过是工信部发改委的领导,完成产业规划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概念游戏而已。(乐图乱弹说)  相似文献   

7.
不管怎么说,自主品牌在羽翼未丰之时研发并推出跑车,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中国的跑车”的故事,也许刚刚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辉 《时代汽车》2009,(6):86-88
2009年对自主品牌来讲的确是极为关键的一年,但并非决胜的一年。自主品牌前行,还应稳扎稳打,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9.
马亮 《时代汽车》2007,(10):62-64
将自主品牌的汽车联合到一起,在中国东南部地区进行一次万里巡游展示,其目的就是要扩大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展示自主创新的成就。一路上,这些车的表现怎么样?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评价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瑞虎2.4MT     
从最早的“T11”到后来的“天途”,再到最后定名“瑞虎”,我们一直关注着这款紧凄型SUV的变化,另外不少读者发电子邮件或打来电话也都表示出对瑞虎的好奇,也许因为价格、也许是因为配置,或许还因为我们一直对国产自主品牌的关注。奇瑞制造的汽车大多价格便宜.但排除价格的因素,我们对它的期待还有很多。正好.  相似文献   

11.
坦白     
刘健 《汽车杂志》2008,(1):322-322
坦白说每次与朋友提到“自主品牌”的话题。都有种鸡肋的感觉。首先大家都绝对希望“自主品牌”能快速发展,毕竟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啊,有谁不希望以后对外面的人说哪、哪个汽车名牌是中国造。但,就像中国国家足球队一样,咱们这些被惯坏了的“自主品牌”稍微有点起色,就急着告诉所有人我成功了,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人家世界名车保时捷911当初面世的时候也没这么搞吧?!说一句逆耳之言别学国家足球队,除了踢球不在行,其他都在行,那样让人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以市场换技术”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中国汽车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这些问题在业内近几年可以说争论不休。从理论层面上,这些问题的多角度认识无论怎么看都自有道理,但作为企业来说,如何在认识的矛盾漩涡中把握好前进方向,却是“性命攸关”的。上汽作为国内合资企业最多的汽车大集团,如何处理合资与自主发展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与以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为代表的合资品牌虽然在产品线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冲突,但在品牌形式上始终是泾渭分明。随着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介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另一种品牌形式诞生了,合资品牌与传统的自主品牌在品牌形式上有了交集。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上海车展虽在参展规模和人数上再创新高,但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大品牌在本届车展的规模和热情并没有达到高峰,但同国内车市的火热相辅相成的是,自主品牌在本届车展上大放异彩,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奉上了代表自己未来发展趋势的概念车或量产车型,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车市火爆的巨大反差下的本届车展,更像是自主品牌对国际品牌下的一封挑战书。  相似文献   

15.
陈杰 《轿车情报》2012,(5):90-93
自主品牌的潜力到底有多少?来看看近年他们推出新车型的配置就可见一斑了。涡轮增压、无级变速、双离合。这些本属于合资品牌的专利已逐渐被自主品牌消化吸收。且不论这些装置的质量如何,至少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进步,而且它们的车价足以搅乱细分市场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6.
本期“车主说车”的执行周期,正逢新中国60周岁的生日。回望祖国60年的建设成就,自主品牌汽车的成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就包括了长城汽车。长城品牌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自主汽车品牌进步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缩影。虽然在很多方面自主品牌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态度决定一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长城炫丽车主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见证。引用一位车主的话来说:看到了炫丽,我们可以相信,自主车型必然会用品质筑起品牌的长城。  相似文献   

17.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52-53
自主品牌今年对外出口成绩喜人,但是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隐患。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地求生的境况,与合资自主完全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对外出口的成绩还颇为亮眼,但不断有召回的消息传来,却又给自主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8.
吴迎秋 《车时代》2011,(11):18-18
跟一位自主品牌车企操盘手聊起品牌升级的话题。“如登高山”是谈话间他反复提及的一个词,这显然来自于他的切身感受。他对我说,自主品牌升级势在必行,但绝不是一项简单任务、不是一朗一夕就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吴迎秋 《车时代》2011,(1):18-18
最近,跟一位自主品牌车企操盘手聊起品牌升级的话题。“如登高山”是谈话间他反复提及的一个词,这显然来自于他的切身感受。他对我说,自主品牌升级势在必行,但绝不是—项简单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自主品牌汽车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了荆棘,不论是设计实力还是制造工艺,确实与合资品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能忽视他们不懈前进的脚步。引用CVT变速器来填补消费群体对自主品牌长期缺乏自动档车型的空缺,就可谓是一步聪明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