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公交资讯     
日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天津市公交集团第三客运有限公司8路车队驾驶员丁禄峰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党员驾驶员丁禄峰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传承车队良好服务传统,不断完善车厢服务举措,坚持“四必有”服务标准,带领车队青年研讨服务工作招法,传授自己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线公交驾驶员薪酬待遇不低于4800元/月;通过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方式解决公交职工住房问题;在司机紧缺、空余车辆多的情况下,可招收日工资160元的短期工(驾驶员);解决公交子女就业难问题:解决公交小区职工房屋保温问题,安装保温层的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全额垫付;解决新招聘驾驶员住房问题(给其分配廉租房、宿舍等);改善公交硬件设施,包括在一些没有厕所的公交终点站和起点站建移动公厕。  相似文献   

3.
有车必有路,有路必有桥.公路上的桥梁形形色色,由于各种桥梁建筑材料、结构形式、长度与宽度及使用时间的长短都不尽相同,承载能力也各不一样,因此驾驶员应根据不同桥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驾驶操作方法,以确保汽车安全顺利地通过桥梁.  相似文献   

4.
为切文保护职工利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9月2日,唐山公交总公司召开丁资集体协商会议,工企双方共同商议2011年职工薪资问题,并达成共识:对在岗的驾驶员、乘务员增发驾(乘)龄补贴;全体在岗职工晋升三级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给一线驾驶员、乘务员、修理工增发浮动工资,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5.
青岛公交集团积极组织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练内功,苦练绝活熟技能,在青岛市举办的“我为奥帆赛添光彩”汽车驾驶员技能比武中,驾驶员个人比武一举囊括了青岛市驾驶员技能比武前六名。  相似文献   

6.
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是公交营运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公交驾驶员的职业心理问题现状出发,探讨了公交驾驶员职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现行的干预措施,最后指出公交驾驶员职业心理问题现有研究的侧重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公交驾驶员职业心理问题现状方面,本文首先基于VOSviewer从现有研究中提取出5种典型公交驾驶员职业心理问题,分别为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职业倦怠和其他职业心理问题;其次分别阐述了不同种类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并利用Meta分析发现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与常模之间差异显著。在职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对25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将职业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归纳为个人属性因素和职业特征因素两类:个人属性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特质和生活习惯;职业特征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时长、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在职业心理问题干预措施方面,现行干预主要有公交企业对公交驾驶员进行心理检测和评估、开展定期心理培训和提高福利待遇等三方面措施,并以入职前的心理检测和评估为主。  相似文献   

7.
1、让车不主动.许多驾驶员觉得自己车速很快,不情愿给后面的车让路;也有的驾驶员因自己车辆前方有情况不便让路.但不论哪种情况,长时间不让车会引起后车驾驶员的不满、反感和急躁,遇到性急的驾驶员,则会采取强行超车行为.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站在领奖台上,也就是站在零的起点上。我会将荣誉变成动力。把比赛精神用于工作实践中去。”这是驾驶员技能竞赛获奖代表、新区分公司的谢鹤浩在公司2011年度职工技能竞赛表彰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疲劳驾驶对公共汽车行车安全具有很高的风险。为制定合理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工作时间安排,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工作模式对驾驶员疲劳程度的影响。选择哈尔滨市1条公交线路开展驾驶实验研究,以14名公共汽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斯坦福嗜睡量表记录驾驶员的主观疲劳程度,选择反应时和PERCLOS表征驾驶员的警觉性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各个指标随驾驶时间变化的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连续驾驶时间对公共汽车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和警觉性水平有显著影响,两种工作模式对驾驶员疲劳测评指标的影响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人-车-路-环境"这个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道路交通系统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人-车-路各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而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公交驾驶员职业健康的影响,结果导致了许多由不良环境因素引发的职业病和交通事故.这不仅大大缩短了公交驾驶员的工作寿命,也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以及城市公交的健康发展.通过对100名北京公交驾驶员职业健康状况的调查,进一步分析环境因素对他们职业健康的影响,可为预防公交驾驶员职业病和减少行车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