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介绍异构数据集成和Struts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利用Java Web的MVC2模式Struts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并采用基于JDBC的异构数据源访问方法。实现了通用数据库访问的通用接口,建立了一个可用性较强的Web异构数据集成系统原型(WIIS)。  相似文献   

2.
徐受天  游宇嵩  叶蕾  赵严振  徐剑安 《隧道建设》2022,42(10):1804-1813
为解决隧道掘进设备接口众多、高频异构型数据密度大且需要实时采集的问题,提出一种隧道掘进设备专用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主多从的系统架构,按照“微服务”的设计思想,设计数据源接入接口统一以及数据源进程相互独立的程序架构,提出一种以插件形式组织数据源接入的开发方式。该系统包括终端软硬件部分、可视化平台部分等,先后接入PLC控制器数据、振动监测数据、渣土改良数据、刀具磨损数据等,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多路完整、独立且实时采集。该系统解决了隧道施工中多接口大密度异构数据采集的难题,能够方便项目决策及管理人员实时、完整地获取现场施工信息,为优化掘进方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吕鹏宇 《中国电动车》2007,(11):203-204
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正逐步走向分布异构环境下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随着数据量的迅猛增加、信息共享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对信息安全访问的迫切要求,多异构数据源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策略已成为企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牢牢把握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XML技术,利用数据集成模型抽象出统一的数据封装进消息中,然后通过JMS进行传递,初步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数据集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通数据具有的分布、异构、自治、海量、动态和进化特征,提出了广域网络环境下,基于CORBA+Agent的交通数据管理方法,把交通数据管理分为局部数据管理和系统级数据管理两个层次。局部数据管理解决数据的自治、海量、动态和进化问题,系统级数据管理解决广域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和异构问题,从而实现交通数据的无缝连接、透明访问、数据集成和综合服务。实际系统的开发说明此方法可以用于实际交通系统的数据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CORBA的智能异构数据集成系统中,资源的不当使用一直影响着查询的效率和事务的处理。合理的利用系统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章针对系统中数据的存储问题,引入数据仓库、语义缓存以及数据源连接池技术,通过重用系统中的历史资源和频繁使用的资源,为查询处理、事务处理等系统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善系统性能,提高查询和事务处理等系统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异构数据集成系统需要集成大量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查询效率倍受关注。章提出采用基于移动智能体技术的预取、缓存和基于机群的数据分布相结合的查询优化策略,以提高异构数据集成系统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7.
郝建平  苏炎召  钟志华  黄晋 《汽车工程》2023,(9):1563-1572+1542
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是软件定义智能汽车的核心设计理念。本文对智能汽车SOA软硬件层级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影响SOA调度的关键环境因素进行了分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可拓展功能域的SOA架构,建立了SOA服务层级和服务响应参数模型,设计了SOA服务调度机制。该SOA服务调度机制以服务置信度为核心,综合考虑SOA子服务的服务能力、预计运行时间、负载能耗和运行稳定性等影响因素,实现了当前环境系统约束下的子服务最优选择。在高速路、拥堵道路、低光照隧道场景下,本文采用简化的双层SOA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不进行服务调度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SOA架构及调度方法能够在保持相近的服务能力下,降低计算资源及能耗负载约36%,并降低约30%的软件预计服务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理念设计的公安交通管理业务核查系统技术方法,阐述了该技术方法的整体架构、安全访问策略、服务间通信等关键点的实现方案,旨在通过对核查网关、自动注册、服务发现、数据源的动态匹配、安全策略的灵活应用,实现统一核查比对系统,减少管理人员软件运维压力,提高核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和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SOA)的概念,接着分析了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并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SOA)来架构新的运营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通用数据提取、数据迁移和数据应用移植三项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源和对数据的操作分离开来解决异构型数据库互连问题的思路,并介绍了一个通用的异构型数据库互连工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SOA的框架,以及它的组成元素,并指出了它对于企业级应用的特征和优势。在结合Java EE开发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SOA服务模型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物理架构模型,并用分层的观点指出了系统的各个层次,以及每层的关键技术,实现方法。应用SOA服务模型开发信息系统,能大幅提高系统质量,并能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是未来软件工程的主流架构。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EAI的核心实现主要使用中间件技术、 Web Services和SOA(面向服务的架构),三者均可单独设计和实现完整的EAI系统,也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利用。在大型的企业级应用中,应用环境往往极为复杂,系统的服务要求必须达到工业标准的高性能与高可用性,其中,大规模分布式事务处理、大规模关键业务处理和可靠的异步消息传递是构成异构的、松散耦合的企业级应用的组成核心。因此在这类商用环境,使用基于EAI的中间件架构是当前应用的主流,可以最大化地保护客户投资,能够实现“柔性化”的软件系统,从而降低实施EAI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智能交通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提出一种虚拟共用信息平台技术(VCIP)作为ITS子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的基本框架,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VCIP结合了集中控制和分布处理的优势,具有开放性,根据访问授权与数据类型控制服务水平,支持跨平台ITS异构数据的转换与集成。分析了VCIP对ITS集成的重要作用,提出了VCIP的体系结构、操作机制和实现技术,并通过一个基于VCIP的出行信息系统———VCIP TIS原型系统验证了VCIP的特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并解决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在汽车行业应用的适应性调整问题,首先总结了在汽车架构开发中应用SOA的环节及其优点;其次,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软件架构开发为例,提出一种VSOA实施路线,提出一种实施路线需求分析流程,并分析了服务划分原则,指导了服务逻辑架构和软件架构的建立;最后,根据服务逻辑、软件架构、架构前瞻性,为分析案例建立一种域集中硬件通信架构,旨在促进汽车电子软件开发中对SOA的理解和应用,为实现更灵活、可扩展的汽车软件系统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24,(7):57-61
<正>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成为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热门话题,对于什么是SOA?为什么汽车要做SOA?传统车和智能车在架构上有哪些本质变化?业内的讨论很多,同时还出现部分企业盲目跟风开发的现象。但是目前对于SOA的内涵、价值潜力、发展路径等,普遍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如果企业没有认清SOA的真正本质并做好布局,就着急下场,有可能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来构建服务区大数据平台"框架,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通过互联网+智慧型服务区"设计的研究,利用信息化建设更好的解决服务区经营管理与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傅达  曹佳宝  华实 《公路工程》2024,(2):174-18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速公路信息系统普遍建立在物理机服务器上,导致存在计算资源利用率低、系统可靠性差、数据管理工作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得益于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云架构的高速公路信息系统。首先,基于高速公路信息系统智能化及业务需求,设计实现了异构资源整合、硬件虚拟化和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统筹管理计算资源。其次,研究设计两地三中心数据混合云架构系统备份框架,提高系统可靠性。再次,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架构设计的优越性。最后,将以上成果在湖南省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升级建设中进行应用实践,实测数据表明,与原系统相比,混合云架构平台提高了394%的计算资源利用率、170%的系统稳定性和49%的数据物理安全性,并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数据管理操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支持OPC、FTP、Web Service等主流接口标准,自主开发设计介于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PTMES)和车间工业自动化设备(PLC/工控机)之间的柔性化接口中间层,上位IT系统与下位自动化设备实现轻量化、可配置、松耦合的数据实时交互,可适应大型整车企业多基地、多产线扩张时,发动机制造执行系统的快速集成部署。  相似文献   

19.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具有传感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通信方式多样、组网形式灵活等特点,数据的多源性和异构性十分突出,给数据集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该文针对桥梁健康监测的应用需求,设计一套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案,不仅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结构化存储,还提出“结构化通信”的概念,实现结构化的通信配置、统一的通信控制和灵活的数据处理,使数据采集系统的通信配置管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代码的简洁性和可维护性,进一步提高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软件平台的集成化水平。该文提出的方案在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界面简单易用、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合沛  陈馈 《隧道建设》2022,42(1):41-47
为保证隧道施工多源异构设备数据的有效采集,针对施工群组装备运行数据特征,开展散布、异构设备数据的并行采集方案及技术研究; 在先行构建出数据采集系统框架、采集实施流程的基础上,针对设备多维、连续数据生成的特点,开展基于流数据管理(stream-based date management, DSM)的技术方法探究; 通过构建多并发数据采集(forward-oriented optimal concurrency control, FOCC)系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集采、并采。通过重点对前向乐观并发数据采集管理、采集设备自动组网技术方案进行研发实践,研发多协议集成、多接口并发采集、自组网、自主发送的“数据采集终端”,成功实现了龙门吊、泥水分离系统等隧道施工装备运行数据的实时提取。研究证明,提出的多数据并采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采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