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度高墩连续梁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建立了梁,墩空间耦联体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大跨度高墩连续梁桥的横向地地震反应;探讨了该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相位差效应,以及桥梁横向刚度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的相位差效应对于大跨度高墩桥是不利的;梁的横向刚度对该桥的横向地震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无伸缩缝桥梁(简称“无缝桥”)技术发展,介绍了无缝桥优点、应用和研究热点,分析了无缝桥纵桥向受力特点、桩-土相互作用、台后土压力与抗震性能,指出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无缝桥技术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已开展了大量的实桥监测和其他研究;在纵桥向受力方面,温度变形是其主因,现有规范中所给出的平均温差与实桥监测结果相差较大,应研究精度更高的计算方法;桩-土相互作用是整体桥受力的特点与研究的难点,在计算土抗力时,m法应限于小位移的无缝桥,位移较大时宜采用p-y曲线法;桥台桩基受力复杂,H型钢桩存在屈服、疲劳、屈曲的破坏可能,混凝土桩则易出现开裂病害;无缝桥温升时台后土压力增大,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它随水平变形量和往复变形次数增大而增大的机理、量值和分布未达成共识,有待今后深入、系统的研究;纵桥向受力分析应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土相互作用和节点非线性性能;钢主梁受压稳定性和混凝土主梁抗裂性能是研究与设计的关键;引板是无缝桥的病害易发构件,面板式引板应减小板底摩阻力,避免开裂和末端沉降,而斜埋入式引板应控制其末端之上接线路面的隆起和下陷;许多无缝桥新技术已被提出并得到应用,今后还需深入研究,如:新材料与新构造在无缝桥各组成部分、台背、桩基与引板中的应用等;无缝桥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健性、抗倒塌和防落梁能力,抗震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许多国家尚未形成相关的设计规定,应继续研究,为将来的应用和规范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沧河南桥位布设了三次,随着桥位所在直线段的延长,桥拉东移,这种情况是因经纬仪导线测量误差过大引起的,今后应提高公路勘侧阶段测量工作的等级,以保证路线中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铁路连续梁桥在高速列车作用下,冲击系数和列车运行舒适度的研究。计算表明,连续梁桥的冲击系数和列车适合度,比简支梁桥有一定减小,提出了连续梁桥设计冲击系数,通过对不同跨度配合情况下连续梁桥的动力分析,研究了不等跨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长江二桥北汊大桥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文中结合连续梁桥的施工特点,简要介绍了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6.
徐洪 《浙江交通科技》2002,(1):35-35,39
就以往的互通式立交匝道桥设计中,有关曲线桥的处理方法,阐述了折线桥和直线桥的适应情况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大件运输中桥上桥的特殊用法与工程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上桥”是大件运输中通过小跨径桥梁的一种常用方法.笔者在文中介绍了临时预应力“桥上桥”结合原桥共同受力解决大件运输中原桥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节省了大量桥梁加固费用与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笔者在文中拟对解决20m跨径“桥上桥”刚度不足、挠度过大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论述了其设计及计算过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庄桥为非标准跨径21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此桥在改造过程中,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优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永嘉楠溪江三桥主桥105m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设计与施工的介绍,提出了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上的要点,并介绍了钢管系杆拱桥缆索吊装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桥梁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实桥,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桥址场地建立了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桥桥址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出了桥位处的地震动参数。并合成了桥址处基岩人工波时程和场地土人工波时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