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有效满足BRT或轻轨系统的运行需求,提出在带有固定左转车道的繁忙通勤走廊中央设置一条BRT或轻轨专用车道用于双向运营的概念。由此产生了车辆相交问题,其相交空间设置于由左转车道产生的未利用或未被充分利用的道路中央隔离带。提供了公交车站和相交空间的概念设计可选方案和几何布局示意图,并考虑运行速度、发车间隔、相邻相交空间的距离及相交空间数量等条件,分析系统性能。为确保具有实用性,研究了系统在现有交通走廊上的可实施性。由于该系统具有利于TOD发展的潜力,也可作为未来发展两条专用车道系统的中间步骤。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横跨虚拟车道线时间的车道偏离决策方法,对车速和道路曲率具有适应性。在车道偏离控制方面,设计了在Frenet坐标系下的线性二次型车道保持控制器以实现纠偏。仿真和实车试验表明:相比于单一的判别方法和联合度较低的联合车道偏离判别方法,文中的车道偏离判别能够提前准确判断车辆是否偏离并有效纠偏,避免车辆偏出车道。 相似文献
3.
4.
HOV车道预期效果的综合评价作为实践运用的重要依据,愈来愈受到关注。为了客观、科学地作出定量评价,在建立HOV车道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投影寻踪原理,提出HOV车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具体路段,针对HOV车道的使用效果进行预测分析,为其在我国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交叉口进口车道功能动态划分的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车道功能动态划分规则,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规则能够在流量变化时准确划分合理车道并优化信号配时,显著减少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后对车道功能动态划分规则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双指示牌变化的方案,以确保车道动态划分高效安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条完善的制动失效缓冲车道应由制动失效缓冲车道引道、制动床、服务车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并且制动失效缓冲车道的设计分为平面设计和断面设计.对制动失效缓冲车道的平面结构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为改善高铁客运收益,以票额限制和列车席位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单列车多停站方案模型,选取关键节点数据更新客流需求,动态调整票额分配方案,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此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按照实际运营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得到动态调整前后的票额分配方案满意解,对两种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与不进行动态调整的方案相比,构建的模型在充分利用列车席位能力的前提下,可使铁路部门收益提高6.4%,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旅客购票需求特点,为高速铁路票额分配方法提供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多居住区共享停车场同时存在临时共享停车需求和提前预约共享停车需求的动态泊位分配问题,本文提出将未来几个时段的共享停车供需同时考虑到当前时段泊位分配中的单时段泊位分配方法,并将本时段泊位匹配结果延伸到后续时段,从而提出共享泊位动态分配流程。对临时停车需求,以用户成本最小为目标确立优先泊位匹配的原则;对预约停车需求,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确立在当前时段结束时统一分配泊位的原则。定义4个指标评价模型效果。选择来源于成都市某共享停车APP的3个居住小区一天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及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时共享停车需求和提前预约共享停车需求所占比例在0.4~0.6时,泊位分配后总目标表现最好;将未来几个时段的供需同时考虑到当前时段中,泊位分配效果更好,且考虑的未来时段越多,泊位分配后总目标越好;在泊位分配时,为了较好地保证临时停车需求能够优先分配到泊位,往往会造成总目标变差。 相似文献
10.
11.
Dong Hongli Jia Qiaoyan 《河北交通科技》2008,(1)
分析了影响车道功能划分的主要因素。以南京长江隧道为例介绍了确定隧道车道功能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南京长江隧道车道划分模型。 相似文献
12.
对道路运输效率科学认识的缺乏,会导致设计理念的偏颇、道路资源配置的实际作用与其设计初衷的差异和交通问题的加剧。针对道路运输效率进行分析,认为合理减少出行时耗是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关键。在国内外干、支路车道资源配置,主、辅路车道资源配置,以及干、支路衔接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国内将提高通行能力和保障干路车速作为交通改善目的的逻辑性错误是导致路网结构失调,干、支路衔接不便的重要原因。最后,通过车道边际效用分析,以及干、支路,主、辅路车道资源增减对交通及城市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到车道资源合理配置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ϵͳ�н�ͨ��ʶ�������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电子信息版显示的电子交通标识,由于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清晰、准确且易于辨识的交通信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韩国首尔市动态交通控制系统中的电子交通标识进行评价和设计。对之前研究中设计的部分标识改进,并在实际某路段的可变信息板显示试验。此外,通过部分驾驶员对这些交通标识的辨识进行分析,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为确定最终的标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现有欧洲设计和韩国设计的表示交通事故的标志辨识正确率较低(分别为10%和43.5%);表示拥堵和交通事件的标志辨识正确率在45%至55%间;欧洲设计的雪天警告标志的辨识正确率为17.5%,韩国设计的雪天警告标志相对易于辨识(正确率75.5%)。 相似文献
14.
以往动态车道研究倾向于在固定信号配时或预先设定的信号配时方案下进行优化,无法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本文根据实时交通需求,以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信号周期、相位绿灯时间和车道数为约束条件,构建动态车道与交通信号协同优化模型.模型分两部分,第1部分考虑进出口道车道平衡,计算可行的动态车道备选方案,将备选方案的输出参数作为第2部分模型的输入参数;第2部分根据实时交通需求,生成动态车道优化方案和信号优化方案.将本文优化方法与传统信号配时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更好地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有效提升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以往动态车道研究倾向于在固定信号配时或预先设定的信号配时方案下进行优化,无法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本文根据实时交通需求,以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信号周期、相位绿灯时间和车道数为约束条件,构建动态车道与交通信号协同优化模型.模型分两部分,第1部分考虑进出口道车道平衡,计算可行的动态车道备选方案,将备选方案的输出参数作为第2部分模型的输入参数;第2部分根据实时交通需求,生成动态车道优化方案和信号优化方案.将本文优化方法与传统信号配时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更好地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有效提升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干道交织区内大量的车辆交织将严重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根据车辆交织行为及各汇入车道交通量的不均衡性,提出了交织区合流车道信号控制方式.采用交织折减系数,建立了车道控制下的交织区实际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随后,以交织区内实际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交织区内交织比例和相位控制方案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合流车道最优信号配时模型;最后以实际数据进行验证,汇入控制的实际通行能力与模型计算结果的误差仅为2.44%,验证了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峰期间汇入交通量的增加,交织区内存在大幅度的通行能力骤减,采用分车道信号控制后,交织区的实际通行能力与实际过车数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煤炭坑口价格的变化与市场供求有重要联系.本文在煤炭坑口价格动态定价的基础上,以煤炭产地和消费地间的煤炭调运量为决策变量,以煤炭流通过程中的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分别构建了煤炭调运系统优化模型和考虑消费者竞争的煤炭调运优化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和Floyd算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以我国内地煤炭调运问题为案例,分析了价格变化特性、可调出量与消费量比例等因素对煤炭调运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消费者竞争时煤炭流通广义费用更低;随着煤炭可调出量与消费量比的增加,动态价格较固定价格的煤炭流通广义费用下降更快.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The scarcity of available radio spectrum limits theextension of the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neapproach to alleviate this limitation is the dynamicspectrum allocation (DSA) at network level, which isable to adapt to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traffic load[1]. The concept of DSA was first presentedin the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 XG Program[2], with the aim to increase thespectral efficiency by spectrum sharing among radios.Due to the… 相似文献
19.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多采用固定的横向偏移量或者预计跨越车道时间作为预警的阈值,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很好的适应每个驾驶员个体。提出了一种车道偏离预警模型,该模型是对轮胎距车道线距离和预计跨越车道时间这两个车辆状态信息建立模糊控制规则,通过Simulink模糊控制模块进行仿真,实现对车道偏离危险等级的确定。驾驶员只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车道偏离预警风险等级即可,此车道偏离预警模型能够减少报警中虚报和漏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