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1):12-13
2006年12月.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来说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安全,这是继油耗、配置、外观等不断创新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辆提出的又一个新要求。C—NCAP对中国自主品牌车辆的安全检验.正是基于对消费者提供车辆安全性能准确信息,引导中国汽车企业更加重视对产品安全性的技术开发,以最终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奇瑞A520作为C-NCAP首款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它的结果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2.
由于上半年不理想的销售数据,自主品牌又被推到舆论的浪尖。“生死存亡”,“被边缘化”、“不思进取”等评论不绝于耳,似乎自主品牌正陷进困境泥沼,坠向死亡红线。每个人都在为自主品牌把脉,试图找到症结所在,认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存亡,甚至关系到民族荣誉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一年,是奇瑞喜事多多的一年:全年总销量305236台,杀入乘用车行业销量四强,成为全国第一家年销乘用车达到30万辆级的自主品牌,实现了自主品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史上继大众和通用之后,第三个达此量级的品牌,标志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销量规模和行业地位方面,又达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新装备     
雅坤 《世界汽车》2009,(5):82-83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中的品牌竞争非常激烈,既有原装国际新车的强势登陆,又有合资品牌本土化产品的推陈出新,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成为困扰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一个难题。面对不利的市场局面,天津一汽夏利推出了带有AMT变速器的新威志,将提升技术水平作为了突破不利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52-53
自主品牌今年对外出口成绩喜人,但是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隐患。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地求生的境况,与合资自主完全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对外出口的成绩还颇为亮眼,但不断有召回的消息传来,却又给自主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6.
宋成会 《驾驶园》2010,(2):82-83
2009年,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可以说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志得意满的自主车企借着“09大捷”的东风,也纷纷对2010年的产销量大放豪言。尤其是比亚迪.一举将销量目标定在了80万辆.可以说是打响了2010年自主品牌车企市场大战的第一枪,那么.2010年的自主品牌车企究竟谁将成为真正的赢家.谁又将成为失败者呢?  相似文献   

7.
2006年即将成为记忆,2007年又给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纷繁热闹的中国车市亦是如此。 2006年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增长,2007年中国车市还会喷薄释放吗?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今年是自主品牌从“配角”变为“主角”的蜕变之年,明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又如何呢?系列问号成了2007年车市猜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红旗品牌重回高端战略又有重大举措,继中国第一高端自主品牌轿车红旗HQ3之后,全新研发的自主品牌高端SUV概念车,成为自主品牌中最具力量感、最值得期待的一个高端SUV车型。  相似文献   

9.
最美中国车     
《时代汽车》2013,(9):92-93
日前,适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京举办之际,天佑摄影俱乐部(天佑摄影网)携手展会主办方联合举办了“最美中国车”主题摄影大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是国内唯一专门展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展会,今年是第四届,以往历届展会都得到了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重点支持,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长安、奇瑞、金龙、常降等汽车企业都参加了本届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0.
从惨淡经营到迅猛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进入国际市场……或曲折,或进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一直以来关系着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就在经历过一番迅猛增长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连续12个月下滑的事实宛如入冬前的寒流引起业界的急切关注。基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出现的严峻形式,9月2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召集各大自主品牌企业人士以及主流媒体存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国品牌汽车宣传工作高层研讨会”。十三家汽车企业代表、行业主流媒体代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针对中国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原因探讨了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发展和产品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州本田理念S1的正式亮相,以及宝骏等一批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车型的纷纷出笼,显得身心疲惫的纯粹中国造自主品牌企业,又更多了一层竞争压力,关于纯自主品牌车命运的话题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戍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早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按照自主品牌、美系、日系车、欧系、韩系等进行划分,短短8个月间,自主品牌汽车从市场占有率第二上升到第一,又从第一回到第二。令人惊讶的是,自主品牌汽车在短短3个月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了近7%。  相似文献   

14.
吴勇 《上海汽车》2003,(10):14-16
文章叙述了中国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性,说明了使用洋品牌所引发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创立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司康 《城市车辆》2008,(10):21-23
与国内乘用车市场大都被外资品牌瓜分截然不同,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一直占有着强势地位。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数据统计,2007年在商用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接近90%,其中卡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占94%。  相似文献   

16.
与国内乘用车市场大都被外资品牌瓜分截然不同,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一直占有着强势地位。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数据统计,2007年在商用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接近90%,其中卡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占94%。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9,(42):9-9
本刊在刚刚闭幕的第66届全国汽配交易会上,举行了“2009中国汽车售后市场最受欢迎的汽车零部件品牌奖”的颁奖大会。会议气氛隆重而又热烈,共有26个自主品牌企业和跨国公司品牌企业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另外还有数十家国内大型经销商的领导和部分汽配交易会参展商,以及部分新闻媒体共同见证了中国售后市场的首次汽车零部件品牌颁奖盛典。  相似文献   

18.
4 中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分析 4.1 制约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的原因 1)战略影响。缺乏一个指导全行业发展的明晰战略,缺乏鼓励自主品牌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培育的政策,对自主品牌产品初创期的扶植力度不够以及政府出台政策时缺乏严格评估、论证和协调等;  相似文献   

19.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一)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重视。他说:“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