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 《舰船防化》2002,(4):21-25
本文对热化学式氧分析仪检测元件制作的方法和质量要求送行了概述,内容主要包括检测元件制作时应使用的材料、焊接、测试和方法等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钢板感应加热机理及电磁-热耦合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船体外板水火成形工艺的实际加工和机械自动化加工试验中,研究发现使用氧-乙炔火焰热源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局限,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取代氧-乙炔火焰加热,阐述了感应加热的原理和过程,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感应加热中的电磁-热耦合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排除船舶螺旋桨缠绕物为应用背景,论述水下机械手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包括检测、显示、报警三部分,检测部分通过扭转力矩传感器检测机械手的工况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用液晶显示器显示故障的性质和级别,发出相应的声光报警和电话音报警信号。该系统的硬件功能由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双音多频芯片等基本元件实现,性价比较高,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Toru  K 《舰船防化》2001,(1):59-89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氧气传感器装置,该传感器元件包括一种固态电解质,在该电解质的一个表面上有空腔,同时,在该固体电解质的表面上有一个电极,在一种生产该传感器元件的方法中,我们首先在构成固体电解质的一部分的一个电极上施加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含有一种贵金属化合物,这种贵金属化合物可以形成核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涂层薄膜,然后,我们对这个涂层薄膜进行热处理。进而形成一种其内布置了多个贵金属核子的核子部分,然后,我们将金属涂层盖在核子部分上,这样,就制成了一种深深地进入空腔内部的涂层薄膜,在此之后,我们再对该涂层薄膜进行燃烧,于是就制成了这种深深地进入到空腔内的电极。  相似文献   

5.
大虾信箱     
湖南郴州读者叶明问:线导鱼雷速度很快,其导线怎样迅速展开?导线能达到多长? 答:世界上第一枚线导鱼雷是德国人在二次大战中研制的“云雀”鱼雷,1950年,美国在此基础上研仿的第一代MK37—1型电动自导线导鱼雷正式服役。1957年服役的MK39和1964年服役的MK45是美国第二代线导鱼雷,60年代末的NT37—2C型鱼雷为第三代,1975年研制成功的MK48 Modl型为第四代鱼雷。除美国的这些型号外,其他具有突出特色的线导鱼雷还有意大利的A-184型、瑞典的TP-61和TP-42型、英国的MK24“虎鱼”和“鲸鱼”型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禁水对大鼠氧惊厥潜伏期影响的机制。方法 禁水不同时程后,根据行为学变化判定大鼠氧惊厥发作的潜伏期;用放射免疫学方法,观察禁水同时程大鼠部分脑区、垂体与血浆内强啡肽A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禁水24h和36h组大鼠氧惊厥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同时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强啡肽A含量明显升高而下丘脑中含量无明显改变,血浆和垂体中强啡肽A含量则明显降低。结论 禁水能延长大鼠氧惊厥的潜伏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体内强啡肽A含量的改变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作进一步工作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船舶在锚泊过程中,有时锚爪会意外钩起废弃的锚链,有时会发生锚链卡在锚爪与锚杆之间或锚链缠绕在锚杆上等意外状况。如何根据锚链绞缠情况,选择既经济又快速有效的方法,值得思考和经验积累。本文介绍2个使用船舶缆绳清解锚链绞缠的案例,供同行借鉴。1锚爪意外钩住废弃锚链的清解方法2010年7月,某船在南非RICHARDS BAY港起锚时,发现其锚爪意外钩住废弃锚链。考虑到若采用松锚重起的方法,则锚和锚链同时下落,效果不会理想,因此,采用使用缆绳和钢丝清解绞缠锚链的方法。将锚绞高(低于锚穴),用钢丝通过导缆孔将锚链挂住,钢丝系令扣通过绑扎带与缆绳琵琶头相连,然后松锚,导缆孔与锚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锚与挂住的锚链自然会  相似文献   

8.
在以蒸汽作为载热介质的换热设备中,为了对被加热工质的出口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一般需要采用一个带有反馈的定值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除调节对象(换热设备)本身外,由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元件所组成。温度调节阀就是集三部分为一体的最简单的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主要控制元件。在温度调节阀中,又以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应用最广,它的结构简单,工作可  相似文献   

9.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高频感应加热是实现船体板材高效高精度弯曲成形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采用25KW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不同感应加热过程及工艺的实验,得到典型弯曲形式的船体外板(马鞍型和帆型)。同时,采用三坐标定位仪进行面外弯曲变形的测量和曲面重构,得到实验板材面外弯曲变形的分布和数值。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弹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计算预测板材在高频感应加热作用下的面外弯曲变形;两种数值方法预测的板材面外弯曲变形趋势和数值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且在弹性有限元分析中,计算机资源消耗少,计算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易斌  牛业兴  岳青  郑新建  周宏  王江超 《船舶工程》2019,41(7):111-116,122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高频感应加热是实现船体板材高效高精度弯曲成形的重要方法。首先采用25 kW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不同感应加热过程及工艺的试验,得到典型弯曲形式的船体外板(马鞍型和帆型)。同时,采用三坐标定位仪进行面外弯曲变形的测量和曲面重构,得到试验板材面外弯曲变形的分布和数值。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弹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计算预测板材在高频感应加热作用下的面外弯曲变形,两种数值方法预测的板材面外弯曲变形趋势和数值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且在弹性有限元分析中,计算机资源消耗少,计算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亮-脑啡肽(L-Enk)抗体在纹状体、下丘脑、中服和海马对大鼠氧惊厥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12组,先在纹状体、下丘脑、中脑和海马分别注射微量L-Enk抗体或生理盐水,然后将动物暴露在0.6MPa(6ATA)高压氧(HBO)下,观察各组大鼠发生氧惊厥的潜伏期、惊厥发作的程度及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在纹状体和下丘脑,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延长大鼠发生氧惊厥的潜伏期,减轻惊厥发作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进行热弯成形试验,得到典型的单曲率板。通过高效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再现板材热弯成形的温度场特征和力学响应。同时,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板材弯曲变形的影响,提出线性逼近迭代二分法和迭代0.618法,确定板材实际加热中的加热线位置和感应加热速度,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规划的工艺参数进行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的面外弯曲变形和面内收缩均与目标曲率板相吻合;线性逼近迭代二分法和迭代0.618法应用在感应加热单曲率热弯成形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供曲板热弯工艺的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鼠急性氧中毒时肺内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OFR)在大鼠急性氧中毒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内OFR含量,同时观察了实验且动物急性氧中毒发作时的潜伏期变化。结果:在高压氧(HBO)暴露组的大鼠肺内OF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VitC-HBO惊厥组和VitE-HBO惊厥组发生急性氧中毒时的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HBO环境能增加动物肺内OFR含量:OFR参与急性氧中毒过程,SO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的导弹发射系统包括一个能源(如加压流体)、发射筒内的导弹(发射筒与加压流体相连通)、加压流体源与发射筒之间的流体通道(至少有一个流孔)、堵块(至少能堵塞一个流孔)和阀门(可使堵块移动,从而使加压流体进入发射筒并发射导弹)。可使堵块移动的阀门与发射系统的贮能装置直接连通,且可通过背面加注流体使堵块装置移动。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堵块可以是一种活动提升阀芯,也可以是导弹本身。本发明发射系统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5.
氧对低合金钢焊缝组织和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表明,与合金元素一样,氧对焊缝显微组织和韧性的影响亦十分显著,为此,本文较全面、深入地综述了氧在低合金钢焊缝中的行为,同时亦提出了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沉入式大圆筒外壁静止土压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筒外壁曲面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在土压力计算中引入形状系数的概念,并提出了圆筒的形状系数与筒径关系的经验计算式。指出了边筒的存在影响圆筒外壁土压力分布的机理为筒与筒连接部位凹入部分土体形成的土拱,土拱影响的范围与筒外径大小有关。提出了筒外壁轴向及环向土压力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船舶柴油机中油液颗粒等杂质含量的集聚,柴油机和零部件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愈发加剧,长此以往会加剧设备损坏,因此,提出设计一个船舶柴油机油液检测装置。本文以STM32F103ZET6为中央核心控制器,使用油液颗粒传感器、水分和温度变送器、油品质传感器、粘度与密度传感器,设计出一种船舶柴油机油液检测装置。该油液检测装置可以在线检测油液的水分浓度、颗粒物大小、颗粒物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而可以确定柴油机油液的更换周期,确保柴油机工作时的油液品质最佳。并且,上位机可以实现在线检测,避免复杂工况,可以实时存储数据到本地电脑,方便技术人员观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一种测定液态介质中放射性物质的氧化态,鉴别α或β放射性,并确定其数量的探测方法。这种探测方法利用离子交换膜收集放射性离子,将衰变的粒子转化为光子,并用机械栅栏测量光子。探测器分为两部分:交换室和探测元件。交换室浸泡于含有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溶液中,当阳离子被吸附在阳离子膜上或阴离子吸附在阴离子膜上时,这些离子释放出α或β粒子,就像离子间相互碰撞发光一样。光照射光电流发生器的光子接收面,在电极、导线和测试仪表间产生弱电流。离子交换吸附法能够现场检测样品,对检测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快速确定物质的氧化态,监测放射性是否超标,以便及时清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菱方钙钛矿结构氧化物MAl0.97Zn0.03O3-y(M=Eu,Eu0.9Ca0.1)。电导率随氧分压的变化关系表明,在600~1000℃范围内,MAl0.97Zn0.03O3-y和Eu0.9Ca0.1Al0.97Zn0.01O3-y都是一个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双掺杂的Eu0.9Ca0.1Al0.97Zn0.03O3-y的氧离子电导率与单掺的MAl0.97Zn0.03O3-y相比,提高了约1.5个数量级,900℃时达到2S/m,约高于同温度下La0.9Sr0.1AlO3-y的电导率,活化能为1.25eV。本研究表明在EuAlO3体系可以通过优化掺杂离子的含量获得性能较好的氧离子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生物探针在海水管路内表面放置微生物,对X52管材进行为期60天的暴露试验以对微生物所引起的腐蚀进行研究。遭受严重腐蚀的表面上有不同大小和深度的点蚀,当除掉沉积在生物试样表面的生物膜后,能观察到大量的金属损失,这在管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没有预料到的。通过测量各坑的深度,得到一条深度分布曲线。从X52钢的生物试样表面取下的生物膜用于人工培养不同的嗜氧菌或兼性菌,发现厌氧菌呈现负增长。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确定了嗜氧菌和兼性菌的形态和化学特性,结果显示这些嗜氧菌和兼性菌可能是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一个新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