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在仔细分析舰艇噪声及机动性能、水声环境、鱼雷自导逻辑的基础上对水面舰艇使用拖曳声诱饵对抗自导鱼雷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对拖曳声诱饵的使用效果及战术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潜射线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首先,归纳了潜射线导鱼雷的一般导引规律,量化分析了线导鱼雷攻击弹道中所蕴含的潜艇位置信息。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防御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水面舰艇应将鱼雷置于舰艉大舷角高速脱离的纯机动规避策略与规避意图。最后,概括了规避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与曲折机动、对潜反击、软硬杀伤等手段相配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声对抗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水声对抗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用于鱼雷目标分类的决策级融合方法,以及利用多声纳方位测量数据进行目标初始定位和运动要素估计的融合结构,克服了需要本舰机动的限制。进行了仿真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杨 《舰船电子工程》2014,(5):54-55,157
提供一种只利用两个目标方位、确定由机动潜艇到某一接近目标距离的方法。假定潜艇和接近的目标各自处于相遇航向,通过声纳被动方式听测接近目标的第一个方位后,潜艇进行机动,机动后的潜艇速度矢量改变。随后,潜艇测取目标第二个方位,并通过此时与第一个方位相等的目标虚拟方位,确定目标距离。如果目标实际处于相遇航向,则确定的目标距离就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机动规避是脱艇编队协同水声对抗的重要措施,针对编队水声对抗作战特点,分析了机动规避声自导鱼雷攻击的基本原则,在单舰规避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计算与仿真分析,确定鱼雷攻击航向,给出了典型舰艇编队条件下协同规避自导鱼雷攻击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编队条件下协同水声对抗模型与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鱼雷无人平台初始设计阶段操纵性能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刚体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选取水平面Z型操舵机动、垂直面梯形操舵机动和水平面定常回转运动3种典型运动形式进行研究,对初始设计阶段无人平台的操纵性能进行了预报,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3,(11):132-136
针对单雷射击条件下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问题,提出反潜自导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到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偏移了一定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单雷射击时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移出点与移出角度解算方法,进而仿真计算出各种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最优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从而为部队在反潜鱼雷作战使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单站纯方位的水下高速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在快速估计出目标航向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先验速度信息解算出其他目标运动要素。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对观测平台机动要求低且具有一定精度,能满足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舰船科学技术》2013,(6):80-82
以进入尾流角最有利于鱼雷尾流自导装置对目标尾流的检测为优化目标,在对潜艇机动方向对鱼雷进入尾流时目标舷角和鱼雷进入尾流角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潜艇使用线导+尾流自导鱼雷攻击导引过程中的潜艇最优机动航向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鱼雷扩展螺旋机动搜索弹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不能准确掌握目标运动信息时,对鱼雷发射平台而言,目标位置散布于一定的区域之内。要提高鱼雷搜索捕捉目标的概率,可利用鱼雷航程远的特性,设计一种扩展螺旋机动搜索弹道,使鱼雷搜索范围尽可能地覆盖目标散布区域。基于这种设想,提出描述鱼雷扩展螺旋机动搜索弹道的参数和确定方法,并对这种弹道进行仿真和分析,得出其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某型潜艇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是考核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同鱼雷自身性能和目标尾流特性有直接关系。论文在研究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直航目标和机动目标的尾流区域模型,分析了鱼雷的攻击态势和射击方法,提出了鱼雷捕获概率和追踪概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计算鱼雷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鱼雷采用前视角声纳和旁视声纳识别和跟踪目标,引入了初始导引段跟踪虚拟目标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精确制导方法,给出了导引跟踪和垂直命中弹道的数学模型。经仿真和分析表明:该制导方法对攻击目标的初始态势几乎没有限制,即使目标为逃避攻击进行转向机动,也能垂直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13.
捆绑式鱼雷无人平台操纵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飞  张振山  江帆 《船海工程》2007,36(2):111-113
基于刚体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选取水平面Z型操舵机动、垂直面梯形操舵机动和水平面定常回转运动三种典型运动形式,对捆绑式鱼雷无人平台的操纵性能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捆绑式鱼雷平台Z型操舵响应周期短,水平面回转半径小,操作性能优于常规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4.
对潜射线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首先指出现有防御策略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归纳出线导鱼雷的制导规律;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防御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了水面舰艇应将鱼雷置于舰尾180°舷角高速脱离的规避机动策略;最后分析了规避策略的可行性和最优性,并指出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鱼雷弹道空间立体显示的原理和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导鱼雷射击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解析法和”Monte Carlo“统计试验法对舰面反潜自导鱼雷的发现概率进行了计算,定量分析了影响自导鱼雷发现概率的几个主要因素,比较了以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为基础经拟合的等概率曲线,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工程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鱼雷结构设计中采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的必要性,阐述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一般理论,并以鱼雷气舱结构为例进行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可靠性设计方法比传统的安全系数法更能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可靠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文献[1]中论述的线导鱼雷新导引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作了更加全面的仿真,得出了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研究水面舰艇有效机动规避声自导鱼雷的问题,以提高舰艇对抗来袭鱼雷的作战效率.针对以往舰艇规避鱼雷二维对抗态势模型的不足,建立了三维空间下的鱼雷弹道模型、自导检测模型、舰艇规避模型以及鱼雷对抗误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对舰艇机动规避鱼雷的对抗过程进行了推演,并采用蒙特卡洛法定量分析了影响舰艇规避鱼雷生存概率的主要因素.推演结果表明,规避航向和航速对舰艇生存概率有较大影响,根据鱼雷报警距离和报警舷角选择合适的规避航向/航速、提高对来袭鱼雷的报警距离和定位精度以及减少系统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舰艇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20.
蔡年生 《船电技术》2005,25(6):54-56
本文讨论电动鱼雷主要性能参数与其动力电池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综合功率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综合功率系数愈小,推进系统的整体性能愈好。提高功率密度特别是提高体积功率密度对于减小综合功率系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