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此文引用中央气象台1981 ̄1990年共10年的编号热带气旋资料,选择其中对琉球群岛周边海域有影响的热带气旋,通过对其出现时节及影响时间进行的气候统计分析,探讨了琉球群岛周边海域热带气旋的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49-1995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将其对港澳地区周边海域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热带气旋影响和进入该区的季节和路径特征,从而为活动于该区的船舶提供有关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使船舶驾驶人员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的生成和活动规律有所了解,利用2010年中国、日本发布的该海域热带气旋实况资料和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该海域热带气旋具有个数少,源地集中,位置偏西;登陆个数少,登陆比例大;登陆时间集中,登陆位置偏南等特点.2010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西伸脊点异...  相似文献   

4.
陆丹 《航海》2012,(4):54-56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沿海航行条件的一大天气系统。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南海热带气旋活跃于我国南部、东南部沿海。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年来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基本情况及不慎入台的避离方法,以期为在相关海域航行的船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对1972年以来北上热带气旋的统计,对北上影响日照附近海域的热带气旋,从北上路径、经过日照时热带气旋的强度、日照本站的风力等方面进行了特征分析。同时,给出了适于日照港港口安全管理部门使用的热带气旋预报信息的来源。论文的结论可供进一步加强日照港防抗北上热带气旋工作,保障日照港防抗台期间船舶和海上作业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利用1970—2000年间发生在东北大平洋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年月频数、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规律,对船舶驾驶人员熟悉该海域的飓风活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避离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利用CMA提供的1949~2008年西北太平洋(含南中国海海域)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近60年影响我国沿海商船航线的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60年际累计影响次数和累计影响时间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南省以东18°N~21°N商船航行区域,从18°N往高纬度地区,热带气旋影响的次数逐渐减少,在台湾海峡一带减少的趋势比较慢;不同年代的分布表明,热带气旋影响沿海商船航线最严重的区域有向北漂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暖性气旋性涡旋,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会伴有狂风、暴雨。海面上会出现大到巨浪以及风暴潮,而且其活动范围很大,可以侵入中高纬度海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对沿途所经海岸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张霞 《世界海运》2012,35(1):6-9
为使远洋船舶驾驶员掌握热带气旋(TC)有关情况,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利用最新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其源地、路径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热带气旋高生成区分布在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海域。热带气旋生成的平均纬度有逐渐向北、向西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全球热带气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为远洋驾驶员,掌握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活动等情况,对保障航行安全意义重大。根据最新的全新热带气旋资料,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分类标准和名称、命名规划、发生季节和移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热带气旋是各大洋海域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但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做好防、避热带气旋工作,就可能化险为夷。本文主要介绍各大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平均移动路径,以供航海者参考。1各大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因为热带气旋是热力性质的,所以都是生成在热带洋面上,一般在南纬  相似文献   

12.
在南印度洋避离强热带气旋的航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通过对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航行中判断船位与热带气旋之间相对位置的具体方法,并对在热带气旋影响水域中的航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对我国会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包括台风概述,热带气旋的形成与消亡,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我国热带气旋的产生季节,南海热带气旋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刘大刚  何欣  李志华 《中国航海》2007,(2):34-38,78
介绍了目前对热带气旋发生及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及预报业务,指出目前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距离。推荐了美国为弥补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预报的不足而采取的对热带气旋的胚胎——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进行监测的编号情况和方法。同时,根据几年来对上述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了几个较为实用的,可以及时了解全球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所提供的理论动态和信息,可使船舶驾驶员和船舶安全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和预报现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热带气旋初生和发展的动态,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热带气旋对在热带气旋活动海区航行船舶的威胁,以达到保障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近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利用2006—2015年热带气旋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5°N~20°N的纬度带内,南海中部海面、菲律宾以东海面和关岛附近海面是主要发生源地;平均每年发生热带风暴(Tropical Strom,TS)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23.5个,较常年平均偏少;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以西行、西北行和转向路径为主,占所有路径出现频数的80%以上,其中转向路径频数最多;热带气旋的移速与纬度关系密切,在东风带中移速较慢,进入西风带中移速加快;平均每年约有8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少于常年平均;热带气旋10级和7级以上大风圈半径平均值分别约为100 n mile和200 n mile;热带气旋最大波高与其强度关系密切,中心气压低于950 hPa的强热带气旋,平均最大波高在8 m以上,出现狂浪和狂涛的概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49~2011年共63年影响连云港的热带气旋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连云港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主要有3种类型,副热带高压与其生成源地、与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将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持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其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天气系统。据统计,全球每年会产生70~80个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有28个左右,其发生频率远高于其他区域,对我国近海造成严重的影响。台风的来临会产生狂风暴雨和极强的涌浪,给海上交通带来不便,威胁着船舶的安全运营。目前船舶防抗台的研究集中于航行避台和锚泊避台,关于无动力船舶防抗台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南海海域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了简要介绍。根据南海的地域特征提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几种航行对策,并对Y轮和W轮在南海分别遭遇热带气旋和寒潮大风天气系统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航海气象书上普遍采用的扇形避离热带气旋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作概率预报圆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船舶防避热带气旋的可靠性。同时,利用日本传真天气图上提供的2010和2011年36个热带气旋中心位置的实时资料和预报资料,统计了不同概率下不同强度等级热带气旋24h位置预报误差,为作概率预报圆避离热带气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热带气旋会对历经区域的海洋大气光学环境带来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军光电装备的应用。我们从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和运动特征出发,分析由此带来的气溶胶尺度谱和水汽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经典M ie散射理论对热带气旋环境下海洋型气溶胶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热带气旋经历前后的海军光电装备性能进行研究。在强降雨环境下,光传输的透过率为0.5373,由于台风的影响造成海洋型气溶胶消光效应变化所导致单位距离上(1 km)光传输透过率提升了约1.056倍。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军光电装备的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与光散射有关的红外大气辐射特性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