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圆孔扩张理论对CFG 桩处理公路软粘土的成桩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工程实例对沉管引起的桩间土超静孔压、地表隆起量及土体挤密性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CFG 桩沉管的“隔桩跳打”工艺,解释单桩沉管过程对相邻已打桩成桩质量的影响,以及复合地基桩间距的合理设计均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预制基坑支护桩因其线形密排,桩间距较小,沉桩挤土效应比较严重,对基坑外的建(构)筑物和基坑内的桩基础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多层土体中密排支护桩沉桩挤土效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挤土过程中土体的应力与应变、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的变化规律;即水平位移随距桩心的距离加大而急剧衰减,在距排桩轴心两侧5~8倍桩径范围内,土体水平位移衰减较快;在沉桩过程中,地表土体的隆起量受桩入土深度的影响小于桩尖和桩中部土体隆起量变化,桩周附近地表水平挤土位移最大值约0.8m左右,地表竖向挤土位移均值也在0.5m左右.所得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3.
假定管桩在沉桩时的挤土过程是一个圆柱形孔扩张过程.基于具有双曲线型强度包络线和圆孔扩张理论对管桩的挤土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桩周土体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得到了应力场和位移场等表达式,并求得其塑性区半径、孔内最终压力.  相似文献   

4.
灰土挤密桩最佳桩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土挤密桩因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施工设备简单、工期较短、能很好地消除黄土湿陷性,在处理深度要求适中、承载力要求一般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以某电厂地基处理为研究背景,通过3种不同桩距灰土挤密桩试验效果对比分析,寻找最佳桩距,从而达到消除湿陷性、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预制桩因工期短、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在砂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后,由于桩的挤密效应,通过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应力,使得土体的强度提升,同时,因砂土的挤密效应也会使桩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考虑了沉桩过程桩周土的挤土效应,根据实测的土体参数,用柱形孔扩张对沉桩模型试验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分析沉桩引起的应力和位移时,应考虑桩周土的挤土效应及桩周摩擦力影响.  相似文献   

7.
程志伟 《中国水运》2006,3(1):37-38
振冲挤密碎石桩是利用厚壁无缝钢管制作导管,以振动方式在软弱粘土及砂土地基中成孔,在孔内分批填入碎石加以振密制桩,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设置碎石桩目的是通过振动、挤密的成桩过程,将软粘土振动密实,且碎石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既可以排水固结又增强地基强度.碎石桩的成桩质量,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对振冲电流、充盈系数、桩长等有关技术参数的控制,确保桩体密实度,达到碎石桩处理软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沉桩对周围土体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沉桩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模拟沉桩过程,考虑土体的本构关系采用较适合粘土地基的修正剑桥模型,编制考虑固结效应的空间轴对称有限元程序,对几种不同直接的桩贯入时,桩周围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桩周超静孔分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单桩和群桩两种情况,得到结论:两种模式下的桩和土受力及变性规律相似,都是桩体在4倍桩径范围内,应力急剧衰减到桩顶应力的1/4左右,桩端基本没有端阻力,桩周土承担一定荷载,且随基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沿桩身全长受力;沉降量与荷载近似呈线性关系,桩周土沉降量略大于桩的变形。但由于群桩效应,群桩的桩承担荷载相对减小,土体分担了更大的荷载,地基承载力有所降低,总体沉降量有所增加,两者的沉降差增大。  相似文献   

10.
静压桩沉桩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了沉桩过程桩周土的挤土效应,根据实测的土体参数,用柱形孔扩张对沉桩模型试验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分析沉桩引起的应力和位移时,应考虑桩周土的挤土效应及桩周摩擦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