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粉油比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粉油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车辙试验、旋转试验机试验,对不同粉油比的沥青胶浆进行动态剪切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沥青胶浆的微观界面,研究了粉油比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油比越大,抗车辙能力越强,而且粉油比是通过影响沥青胶浆的抗剪切强度来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并提出了最佳粉油比范围在0.8~1.2之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沥青胶浆试验,研究不同粉胶比、不同基质沥青制作的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得出:在沥青混合料设计时,提高粉胶比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降低粉胶比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采用合理的粉胶比,则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的平衡。随着沥青标号的增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受粉胶比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变学试验方法研究低标号沥青胶浆试验的路用性能指标变化规律,然后结合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的验证,得出低标号沥青配合比设计的指导原则.研究表明,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试验中,粉油比增大,车辙因子不断提高,沥青标号降低,车辙因子增大,这一试验规律可映射到沥青混合料试验中.但对于低温性能而言,沥青胶浆试验中的粉油比映射的是沥青混合料中石油比(集料与沥青的比例)的概念,粉油比越大,沥青用量越少,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越差.因此,低标号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则是:在保持较高的粉油比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混合料中的沥青及其沥青胶浆的用量,单纯强调减少沥青用量抵抗高温车辙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建议在低标号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限定最小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研制的锥入度试验方法评价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由低温弯曲试验方法评价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对于相同粉油比纤维胶浆的高温性能,加纤维的胶浆比不加纤维的胶浆其锥入度值变小、抗剪强度增大、高温性能提高,粉油比不宜低于0.8;对于纤维胶浆的低温性能,粉油比高于1.5后,低温劲度模量显著增大,即粉油比不宜高于1.5。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提高,在粉油比为0.73~1.59范围内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较好。全面考虑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当粉油比在0.95~1.59时,性能较好,应根据地域气候要求在此范围调整选用。  相似文献   

5.
耿韩  赵永利 《公路工程》2009,34(1):84-89
采用DSR、BBR等流变试验设备对多种沥青胶浆进行试验,研究粉胶比、温度对沥青胶浆的抗车辙、疲劳和抗低温开裂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粉胶比和温度埘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产生非常人的影响:粉胶比增加或温度降低可以提高胶浆的抗车辙性能,但同时降低了胶浆耐疲劳性能和低温松弛性能;研究得出胶浆路用性能指标与粉胶比以及温度的三维回归公式,并分析了公式往不同条件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66(8):61-68
文章主要研究利用废弃物贝尔法赤泥替代传统矿粉做填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尔法赤泥与传统矿粉混合做填料的沥青胶浆高温性能均好于传统矿粉的效果,最佳替代量为75%;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粉胶比不能过高,要满足相应范围。贝尔法赤泥做填料的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较好,明显优于传统矿粉沥青混合料;但贝尔法赤泥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较低,当与矿粉共混做填料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可显著提高,并且当赤泥替代量为50%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梅萌  潘攀  胡小弟 《公路工程》2024,(1):118-123+160
目前海鲜贝壳类材料总量逐年增长,将其应用于沥青路面,可减少其堆积量。通过等体积替代矿粉,对比研究花甲壳粉、生蚝壳粉(粒径小于0.075 mm)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海鲜贝壳粉替代矿粉应用于沥青路面工程是可行的,但由于化学组成不同,不同海鲜贝壳粉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均存在差异。与矿粉相比,花甲壳粉、生蚝壳粉的掺入均会导致沥青胶浆的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花甲壳粉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明显高于生蚝壳粉沥青胶浆;生蚝壳粉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优于花甲壳粉沥青混合料,但低温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采用简单性能试验(SPT)对矿粉、添加剂和沥青三者组成的沥青胶浆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纤维和水泥用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胶比、纤维和水泥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沥青胶浆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水泥后均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性能。随着加入纤维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减小,而粘性增大;在胶浆中加入水泥对提高混合料粘弹性的效果不明显。另外,混合料动态模量随粉胶比的减少,先增大后减小,相位角逐渐增大。因此,在混合料设计时应注意对胶浆构成的比例,以达到改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几种矿粉指标与沥青胶浆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矿粉和沥青组成的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最重要的一种组成部分。虽然矿粉的用量在沥青混合料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因为矿粉种类的改变而导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产生很大的变化。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针对沥青胶浆的高、低温宏观性能与矿粉几种不同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这几种不同指标对沥青胶浆影响程度的大小关系。在评价沥青胶浆宏观路用性能时,用车辙因子表征胶浆的高温性能,粘度来表征低温性能。从而得出:在矿粉的这几种不同指标中,平均粒径对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影响最大,密度其次,随后是0 02mm以下的颗粒含量和矿物组成,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比表面积。这对于研究和改善沥青胶浆乃至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泥乳化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性能,研究首先对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微观反应机理展开研究,其次对不同水泥用量与乳化沥青用量的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的粘度性能进行试验,最终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水泥加入乳化沥青,在破乳之后水泥及水化物与沥青膜形成了网状的结构体系,克服了单纯乳化沥青破乳后的分散。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的粘度较强,混合料的强度性能和路用性能随着乳化沥青用量增大而降低,随着水泥用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用在透水沥青路面中的性能,依托实体工程,在PAC-13、PAC-20型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了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和渗水系数,并与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同级配类型的高黏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高黏沥青混合料,其渗水性能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隧道沥青铺面阻燃温拌施工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世国 《隧道建设》2010,30(4):371-375
通过试验研究考察了FRMAXTM沥青阻燃剂与EC120EC-120温拌沥青改性剂制备阻燃温拌沥青与制备阻燃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集成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中采用阻燃剂和温拌剂复合干法改性生产的阻燃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路用性能和阻燃性能得以改善的同时,混合料的拌合施工温度可明显降低,有着显著的节能减排和改善施工环境的功效,在未来的隧道沥青铺面施工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收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是目前我国道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该文主要对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和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性能分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技术所在,给出了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橡胶沥青性能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胶粉类型、胶粉掺量、基质沥青类型、拌和温度等对橡胶沥青高温、低温和抗老化性能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胶粉后,沥青的高温、低温及抗疲劳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0目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优于40目和360目胶粉改性沥青,三者低温以及抗疲劳性能比较接近;对于中海油(泰州)AH-70基质沥青而言,当采用20目货车轮胎胶粉改性时,最佳掺量为16%~1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6种高模量沥青,分别通过针入度分级体系、粘度体系、SHRP体系对其感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沥青软化点、粘度、DSR试验的G*/sinδ指标以及重复蠕变试验的累计变形指标综合评价得出的6种不同高模量沥青中,高温稳定性能较好的是橡胶沥青、湖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同时,通过DSR试验对6种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其性能排序与沥青试验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16.
SMA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沧州市解放西路工程的概况,并介绍了橡胶沥青封层、SMA面层施工过程,以及SMA在城市道路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延飞  程健  贾生盛  沈本贤 《公路》2001,(6):104-106
以减压渣油和催化油浆为原料进行丙烷脱油沥青,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控制脱油沥青收率,取得2种合格的沥青大样,对其性质进行了评价,并与胜化100号道路沥青进行详细对比,研究发现,脱油青可直接作为合格的道路沥青使用,并且在低温延度,耐热性及耐老化性方面要优于胜华100号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移动式道路改性沥青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对设备设计与选型、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作了论述,可供设备研制及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新旧混融沥青中再生剂与温拌剂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在两种比例的新旧混融沥青中单独和同时掺入一种再生剂及温拌剂,借助沥青的针入度试验、软化点实验、延度试验和135℃的动力黏度试验,对再生剂与温拌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作用下,FBK再生剂和Evotherm3G温拌剂均降低了新旧混融沥青的软化点和135℃的动力黏度,而在协同作用下发现,5%的再生剂与0.6%温拌剂搭配下的混融沥青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陆敏  江越  陈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2):135-138,5
车辙病害是目前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交通繁重的疏港公路更是如此。依托224省道太仓港至沿江高速段的路面改造工程,进行了适应港区重载交通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一系列研究,其中采用SBS+岩沥青复合改性是具有创新性的一个亮点,有关研究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