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车辆载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果岳  王晅  张家生 《公路工程》2008,33(3):34-37,48
针对车辆荷载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与现场试验,对不同载重车辆通过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车辆载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空载车虽然会有额外的动荷载产生,但它对路面结构产生的影响仍然小于满载车;随着载重的增加,沥青面层的垂直动应力和底基层与路基结合部的水平动应力都显著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车辆行驶产生的垂直动应力对路面的影响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2.
高原边境作战车辆维修保障的特点 环境特殊,车辆维修强度大。边境地区道路稀少、路况较差、点多线长、分布面广,加之现代战争是多层次、全方位、全纵深、快节奏的立体战争,高新武器装备广泛应用于战场,战损车辆将显著增加,现有维修保障力量难以满足需要。随着作战节奏的加快,情况变化莫测,战损车辆难以及时后送,主要靠基层级技术保障力量实施战场抢修,而战时修理要求紧急,抢修小组难以及时恢复车辆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弹性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模量、不同道路等级下的纤维沥青混凝土层位置和厚度、基层厚度对路表最大弯沉、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径向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加入到沥青路面后,提高了路面的整体变形能力,从而可以减小路面面层的厚度;基层厚度的增加,不仅缓解了由于纤维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减小而产生的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径向应力的增加,而且可以减小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掺入量。在考虑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以及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粘结力时,给出了不同道路等级下纤维沥青路面结构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双层连续摊铺时施工荷载使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变形,通过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模型,得到连续摊铺下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位移的基本变化规律和适合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位移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竖向位移的增长规律与室内模拟和现场实测试验是一致的,都是随着运输车辆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逐渐趋向于一固定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解决半刚性基层开裂和冲刷严重的问题,确保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和车辆的行驶质量,延缓大修期的时间和降低车辆运营成本,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正>边防一线部队车辆装备管理必须依据《基层后勤管理条例》,牢牢把握以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科学管装、依法管装、从严管装,切实把现有车辆装备管好、用好,促进基层车辆装备科学管理整体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天然砂料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灰土和水,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拌均匀摊铺和压实,经过养护成型的基层称为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 广东是多雨湿热地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重型车辆增多,对公路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近四年来的使用实践,我们认为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结构是可行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基层材料,这种基层结构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8.
重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初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南省车辆超载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接近车辆超载实际情况的应力圆图示,并以此为基础对拟定路面结构的弯沉、基层底面应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随着超载幅度的增大,路面结构弯沉、基层底面应力较规范图示逐渐增大的规律和幅度,表明路面设计必须考虑车辆超载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运用ALIZE软件,对非洲法语区典型柔性粒料基层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结构受力特征和超标准轴载对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各结构层应力集中度高,弯沉盆范围小,容易产生车辙及疲劳裂缝;结构整体模量较低,联轴对结构影响较小;增加沥青层厚度可快速降低基层、底基层以及土基等结构层顶面压应变值,有利于提高抗车辙能力,而提高基层模量可有效降低沥青层底拉应变,进而提高面层的抗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跨区域套牌嫌疑车辆甄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快速、准确识别套牌嫌疑车辆的方法,为基层民警拦截、查处套牌嫌疑车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鉴定是交通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1起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阐述了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一般过程,包括事故现场的勘察、车损情况等,并结合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车速计算。结果表明,应通过认真分析事故过程来选择车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维修等市场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为案例,研究将BOPPPS教学模式有效的结合到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望有效解决学生对课程兴趣低,学生课程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好的问题,并继而推广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其他课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施工期超载运输可能对路面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路面结构发生早期破坏。从施工车辆的轴载调查人手,分析了施工期车辆超载情况下耐久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各层的应力状况,并根据路面材料特性提出建议,可供公路建设管理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鉴于目前在正面碰撞事故的车速推算中常用的经典算法,其计算结果常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文中在分析刚体碰撞过程中两车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运动微分方程,以推算肇事车碰撞前的行驶速度.实例验证表明:改进算法的计算结果比常用算法的结果更接近PC-CRASH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5.
假牌、套牌车辆对社会安全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秩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寻找快速有效的假套牌车辆识别方法十分必要.研究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的假套牌车辆识别方法.对同一处基站的RFID系统和视频抓拍识别系统采集的车辆车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疑似假套牌车辆.然后对多基站检测信息联合比对,相比于单基站,降低了疑似假套牌车辆的数量.选取南京市主干道上6个基站的检测数据作为实例,检测结果发现,通过5处基站检测的假套牌车辆比通过2处基站检测的假套牌车辆减少了210辆,降低了假套牌车辆的误检率.对建立的疑似假套牌车辆数据库验证分析,其正确率达到94.5%.相比较传统的方法,其具有覆盖范围大、不受时间限制、反应迅速等优势,可为交警部门查处假套牌车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刘长江  王秋平  郭永谊 《公路》2021,(2):229-234
为了解决分离式避险车道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境内外分离式避险车道存在的不足,基于失控车辆行驶特性对平行式避险车道平面设计、纵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路床材料选择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平行式、分离式避险车道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平行式避险车道以驾驶员自救为原则,在驾驶员认为车辆存在较大的失控风险或车辆已失控时驶入,在避险车道停驻或速度降低后,再驶入主线,设置条件更为灵活,易于救援,工程规模小,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桥面置换施工过程中,对如何满足施工期间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问题,如何解决高处拆桥,杂物坠落影响下方铁路正常通行及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问题,如何在只有4.5m宽的半幅桥面上进行钢桥面的架设吊装问题,该文在上海松浦大桥桥面置换施工介绍中,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对其他类似桥梁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碾压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京珠高速公路广韶扩建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采用贫混凝土基层结构,为提高工效,决定采用碾压工艺施工,但碾压贫混凝土基层在国内应用较少,现行规范找不到依据。根据施工需要,对碾压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探索,首次采用RA法评价碾压贫混凝土基层的工作性,为该工程大面积施工提供合适的施工配合比。该成果的应用,对现行施工规范是一个补充,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由此而引发的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9000万辆,已经成为国内成品油的主要消费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上升为政府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右转机动车冲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方法得出右转机动车平均延误随机非流量的增大跳跃增加以及在跳跃点处机非流量呈线性关系。分别改变交叉口绿信比和非机动车道宽度此线性关系仍然存在。以跳跃发生点处的曲线作为交通控制的临界条件,提出滞后放行时间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交叉口进行仿真验证,得出临界流量条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