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鸣 《时代汽车》2009,(10):44-45
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新能源汽车的格局就会基本确定,如果中国车企不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国际汽车巨头就会利用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再次将中国车企远远抛下。  相似文献   

2.
宋成会 《驾驶园》2010,(2):82-83
2009年,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可以说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志得意满的自主车企借着“09大捷”的东风,也纷纷对2010年的产销量大放豪言。尤其是比亚迪.一举将销量目标定在了80万辆.可以说是打响了2010年自主品牌车企市场大战的第一枪,那么.2010年的自主品牌车企究竟谁将成为真正的赢家.谁又将成为失败者呢?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新能源车企应用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现状以及主流新能源车企一体化压铸的规划,分析出一体化压铸技术在生产效率、降本、减重方面优势明显,压铸机将取代焊接机器人成为新能源造车的核心装备,研究了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核心在于大型压铸机的性能、免热处理材料配方、压铸模设计和压铸工艺参数。研究显示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将会取代车身采用钢板冲压后焊接的制造技术,未采用一体压铸的新能源车企应该提前谋划和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  相似文献   

4.
《天津汽车》2012,(7):8-8
由于最近3年来印度车企利润压力增大,塔塔汽车计划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零部件以控制成本,采购范围将包括自动变速箱。目前塔塔汽车向印度国内市场供应的车辆没有一种采用自动变速箱,因而准备拓展产品阵容。印度销量最大车企玛鲁蒂铃木销售的15款车型中,5款采用自动变速箱;印度第2车企现代汽车印度公司在当地所销售的8款车型大部分有自动变速箱衍生型号。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新能源车的发展线路分化,欧洲车企相对更加激进。欧洲车企高管证实,制造商未来不会开发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现有的系统将继续用于现有和即将推出的产品。一些欧洲车企将从2025年开始仅推出电动汽车平台,同时将确定不再进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欧洲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在一辆车中有两个驱动单元,这样的复杂性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所以欧洲车企不会在下一代PHEV系统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12,(9):42-42
中日东海钓鱼岛争端本周引发国内大规模反日游行,部分地区发生针对日企的打砸事件,造成多家日系车工厂临时关停,分析机构估计日本车企此次蒙受的短期损失为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21):24-27
当今。新能源成为各车企参与竞争重要手段。如果哪家车企拿不出几辆新能源车型,也许就会被戴上技术研发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帽子。政府也在新能源方面给予经济、技术、政策上的支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或个人将给予一定的补贴,然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车企之间的兼并与重组,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旋律。 中国车企开始不断走向世界,将一批昔日明星企业收入囊中,从过去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升级,到如今更希望能够借助于国际伙伴,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国务院《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小排量车的购置税优惠外,还明确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到2012年,财政部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100亿元。受政策鼓励,许多车企纷纷上马新能源车,2009年也被许多人视为中国“新能源车元年”。  相似文献   

10.
王鑫 《车时代》2014,(7):18-21
除了已有的2000万级别的汽车市场,中国还为车企准备了什么?答案是数量庞大的年轻消费者。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90后人口数量已达1.9亿,其中1990~1995年人口数量占据将近50%比例,也就是说,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拥有1亿的潜在消费群体,如何吸引他们是摆在车企面前最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斯翎 《运输车辆》2012,(11):22-22
日本五十铃汽车将于年内在缅甸仰光开始生产小型卡车,成为日本主要车企中首家在缅开展现地生产的企业。五十铃计划投资数亿日元,第1年生产规模在1000辆左右,零部件从该企业在泰国的生产基地进口。  相似文献   

12.
雷丽 《时代汽车》2013,(12):78-80
在车展中,对参展车企和经销商来说,汽车产品固然在展示中占有第一位置,但展台的搭建却决定着展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到中国去!”这是几乎所有的国外车企CEO最频繁的话语。世界汽车产业未来的引擎在哪里?无论是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还是日本大地震对全球零部件企业的冲击,全球车企老总对未来依旧充满信心,他们的底气在哪儿?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电动两轮车不仅能摆脱企业减产困局,且大有可为并有望将重庆建成电动车基地,这是重庆一些知名摩企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相比于展台上的新车,与各车企CEO面对面或许能更深入地了解新车的信息和车企的发展动态,在同一时间内汇集了这么多全球车企高层也实属罕见,可谓群星荟萃。也许是在中国参加车展的缘故,这些车企高层都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阿谀奉承也好,实事求是也罢,他们对一轮接一轮的专访相当重视,其中也不乏一些猛料。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车企数量太多,不利于整体竞争力提升已是业内共识。早在21世纪初期,关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何时会到来的问题已开始引发业界的思考和预测。未来十年,兼并重组将浪潮席卷,车企的淘汰赛将正式上演。1兼并重组的背景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国汽车产销跌入10年来的低谷,绝大部分车企未完成预定目标。2009年以来,随着《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利好政策的出台,诸多车企把发展自主品牌、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突围金融危机之策。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11,(8):271-271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日前表示,该公司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启动旗下小型车的试投产,届时意大利车企菲亚特将获得克莱斯勒5%的股份,  相似文献   

19.
《电动自行车》2022,(2):34-35
继2022年初高调宣布"将于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车企供应链"后,美的集团切入车企零部件领域又有新进展.2022年2月16日,美的集团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签约暨奠基仪式.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中国自主品牌相比,以大众、丰田为代表的传统跨国车企已经掉队了。中国车企在电动化上的领先优势,让跨国车企的紧迫感与日俱增,不得不再三调整战略,被动应战。跨国车企纷纷追投电动车当前,中国车企在电动化上的领先优势,让跨国车企压力倍增。这种紧迫感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023年4月18日,也就是上海车展开幕首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在合肥成立新合资公司,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