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潇  鞠进  曾德君 《水运工程》2022,(10):195-198
针对传统集装箱码头人工闸口的业务处理过程烦琐、过车效率低下且出错率较高以及日益增长的进出港集卡量对闸口提出更高通行效率的问题,进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与传统人工闸口控制系统应用的研究。结合钦州大榄坪7#和8#泊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通过介绍智能闸口的软硬件系统组成以及对比智能闸口与传统人工闸口,得出一套适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智能化闸口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结果表明,多级智能化闸口形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闸口运行效率,模块化设备选型可提升设计、安装及运营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汪超  申勇锋 《水运工程》2022,(10):36-39
针对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对于传统码头财务效益指标偏低的问题,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改善劳动环境、提升物流效率、引领技术变革、降低能源消耗和实现零碳排放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和论述。综合评估认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具备更加综合和长远的积极意义,代表集装箱码头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优势将逐渐显现,推广和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辅助工艺流程具有自动化程度低、安全风险高的特点,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的薄弱环节,合理设计辅助工艺流程对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州南沙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钦州大榄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案例,对比两者辅助工艺的异同,并针对重点环节进行论述。工程建设实践表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辅助工艺须结合总体布局、工艺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等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据标准化建设,满足码头运营需求,提升码头整体作业效率,设计一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据标准编制方法,构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据管理平台。实际应用证明:数据标准化治理有助于促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协同,能够为决策层制定相关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何继红 《水运工程》2018,(6):199-203
装卸工艺系统是影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作业效率和营运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设计时需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把握自动化装卸工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在论述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动化锁销拆装装置、岸桥远程操控、智能驾驶、新能源、自动化轮胎吊等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自动化工艺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集装箱码头经营管理者为提升码头作业效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逐渐提高码头自动化水平。例如,鹿特丹港、釜山港、汉堡港等港口成功实现集装箱码头堆场全自动化作业。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监控技术必然带来较多的故障点,为此,选择便捷、可靠的自动化堆场机械以及制定优化的堆场作业流程成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传统集装箱码头还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船作业时,解挂锁销作业是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码头的装卸船作业效率。智能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解挂锁工艺方案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岸桥设备的选型和集装箱码头对岸桥装卸船效率指标的要求水平。本文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项目的工程特点、建设规模及装卸船设备选型,介绍与单小车岸桥适配的地面相对固定的解挂锁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系统作业效率,推动码头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发展,结合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要求,开展码头智能水平运输模式及系统设计研究。在分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码头整体运行机制,设计水平运输系统功能及运行模式,从作业调度、路径规划、交通管控、充电管理等多个方面,设计水平运输系统工作机制及流程;给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运输决策方法,采取运输作业的全局规划和局部引导相结合的管控策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智能水平运输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是码头能力的综合反应.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可从管理方面入手,合理配置设备,挖掘码头设施和设备的潜力,根本途径是实现码头作业的完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倪敏敏  夏剑 《水运工程》2023,(7):95-100
针对多岸线、大纵深的江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的特点,结合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方案的突出特点和先进经验,提出一种多式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案,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该方案总体布局采用双U形的垂直布置+侧面装卸的模式,实现了多岸线泊位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江海铁联运的无缝衔接,并具备交通组织简单、车流周转效率高的优点,有效解决了典型装卸系统无法很好地适应该类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和道路交通法规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港内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与港外集卡交通组织的有效隔离,是实现集装箱码头全自动化的关键。鉴于目前全自动化码头的技术现状,创新性地提出港内外水平运输设备集装箱直接交互转接的作业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局模式。与目前国内主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对比,结果表明,新的装卸系统对码头装卸效率、作业能耗和堆场利用率等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为后续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型装卸工艺技术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恒州 《港工技术》2011,48(2):8-11,15
通过对国、内外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研究情况的介绍,认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新型高效的岸边装卸桥和堆场水平运输机械设备,建设自动化集装箱堆场(ACY)和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ACT)已成为今后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方向.根据新时期我国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特点,提出集装箱码头和堆场装卸工艺模式创新的设想,并建议创造...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运转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尽管自动化运转集装箱码头投资大 ,但是由于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码头的通过能力、优化码头经营和成本效益 ,如果能够有效运作 ,营运成本将会降低 ,增加的投资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本文在回顾国外自动化运转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介绍现有的自动化运转集装箱码头以及有关设备 ,希望国内有关集装箱码头借鉴经验 ,早作自动化运转的谋划。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与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有本质区别,表面看是自动化的设备取代了人工驾驶设备,实质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生产调度的自动化。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效率提升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与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有本质区别,表面看是自动化的设备取代了人工驾驶设备,实质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生产调度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中缺少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操作指引的问题,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的基础框架、分类及层级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以及流程建模与验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进行业务流程设计。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设计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能够提升决策和建设的效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装卸生产系统角度,总结了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码头的技术特性,可为集装箱码头设计人员和码头用户进行方案选择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采用全新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方案,其自动化作业模式、装卸作业和水平运输设备选型、集疏运特点、陆域和岸线形态等方面与其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均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该全新技术方案的自动化作业流程、设备运行特点、交通组织方案,通过分析码头前沿作业地带、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维修测试区、办公及闸口区等陆域各功能区域平面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出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路线的功能区域组成、尺度要求等平面布置要点。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主要装卸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对通信传输的可靠性有严苛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5G LAN技术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集成应用系统。系统测试表明,该技术可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其运维效率,能够更经济、更灵活、更可靠地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作业工艺是集装箱码头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分析基于AGVALV的码头作业系统和立体轨道式码头作业系统及其平面布局,并利用模拟仿真分析其作业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等性能参数;分析高架桥式码头装卸工艺概念系统;从作业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对几种自动化码头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集装箱码头作业工艺设计和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