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基于容积法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中两处不够完善的计算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计算过程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改进后的容积法能够考虑:1)海绵城市设施下垫面对雨量径流系数的影响;和2)海绵城市设施服务范围对实际调蓄容积的影响。随后,本研究以某一城市主干路为案例,采用容积法及改进容积法分别对其进行了海绵城市调蓄容积的计算,结果显示:针对同一场地,通过改进容积法计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小于常规容积法,常规容积法计算结果偏不安全。同时,改进容积法的计算通过强调分散式布置海绵城市设施,鼓励增大服务面积继而增大调蓄容积,从而提高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海绵城市强调分散式源头控制的理论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2.
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污水泵站设计之中。以某污水泵站工程为实例,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的设置,满足工程对年径流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目标的要求,为污水泵站等类似工程项目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控制需求,利用SWMM模型模拟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在径流控制中的作用,分析不同控制单元的出水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评估低影响开发措施布置下的片区径流控制效果。结果显示,低影响开发措施布置有效缓解雨水管网排水压力,多数出水口出水量小于对应调蓄湿塘容积,实现径流控制要求。各控制单元峰值流量削减比例在82.15%~88.63%,峰现时间延长6~17 min,有利于研究区雨洪资源回用,补充地下水并减小区域洪涝风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绵城市”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实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设施主要是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进行控制。本文根据理论计算方法,结合建设实例,针对不同路幅、不同纵坡的道路,对海绵城市设施选型进行探索,并提出建议,可为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路建设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居住,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排洪压力,尤其是近些年来城市暴雨频发。"海绵城市"道路设计通过低影响设施和技术来调控城市雨水径流,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减轻道路排洪压力。在阐述"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浅析了"海绵城市"在我国市政道路设计上的应用,旨在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率是城市雨水综合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控制指标.城镇径流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但由于降雨冲刷过程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确定不同条件下的初期径流弃流量至今仍是个难题.以河北雄安新区安州特色小城镇安置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为例,以安州特色小城镇初期雨水截留管网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研究成果:调蓄容积法、暴雨强度法、SWMM模型分析法,并通过对这三种方法计算的初期雨水弃流量结果进行比对互校,最终确定本地区的初期雨水弃流量.以此进一步研究初期雨水弃流量、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能有效延迟地表径流的出现时间并降低径流总量,起到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的作用。为了研究透水混凝土路面对雨水径流的影响,从透水混凝土路面渗水能力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对透水路面的渗透系数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某新建道路为例,就透水混凝土路面对地表雨水径流的延迟时间和径流量削减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第一,透水路面的渗透系数与混凝土有效空隙率(ne)的5. 3961次方呈正比;第二,当降雨总量小于路面渗透能力时,雨量越大,路面对地表径流的延迟时间越长,削减效果也越好;当降雨量超过其渗透能力时,雨水只能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出道路系统;第三,降雨持续时间为30、60和120 min时,透水混凝土路面对地表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分别超过60%、55%和40%,可见,透水混凝土对降低路面地表雨水径流总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解决城市径流雨水“质”和“量”的问题。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均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芜湖市3条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从雨水径流污染及径流总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通过道路横断面坡向优化,并提出环保雨水口、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生态树池(带)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的技术优化措施,实现道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以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可为相关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道路排水既要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大背景下的各项约束性指标要求,同时也要保证路面排水安全。以上海市某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排水设计对径流系数的校核,通过海绵城市工程化措施完成上位规划制定的径流削减指标,对生物滞留设施与市政雨水口雨量分配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倡导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这对城市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道路建设除了要满足自身的功能外,还需要利用自身的设施有效控制道路本身产生的雨水径流和面源污染。通过对道路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技术条件的分析,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中对道路低影响开发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对城市道路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的技术要点,为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城市硬化面积占比增大的问题,在雨季易发洪涝灾害。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有效提升城市排洪能力,同时可实现径流污染物的净化,现已逐渐得到推广。本文依托上海市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以横断面分幅形式及退让区域绿地情况作为控制指标,对四条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评价指标对道路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优化思路。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有城市道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居民已逐渐把快速有效的雨水排放看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事业。城市地表径流排放因其水量大和多变性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城市雨水系统设计需要确定径流的大小、分布,最大径流量是设计雨水设施至关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2-24, 32
基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及“增长率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了规划年交通量及远景交通量预测。通过对普兴镇交通区域进行划分,结合小镇居民交通出行方式,预测了各小区内部之间以及普兴镇与外部地区之间的出发和吸引OD,并对机动车规划年OD使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对各规划道路进行分配,预测了每条规划道路的远景交通量,由此对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提出了合理建议。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道路通行能力可以满足远景年交通需求,拟定的横断面形式服务水平可达D级以上。项目建成至今交通状况良好,说明所拟定的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路面径流中含有一百多种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地表受纳水体会产生污染,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存在着城市内涝问题。如何避免或减轻路面径流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同时减轻城市的内涝问题是新时期道路设计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生态环保和切实可行的原则,在分析渗滤介质对路面径流净化处理效果的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设计原理,在道路设计中提出了路面径流渗滤排水系统设计思路,最后针对不同的路段形式,分别提出相应的渗滤排水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规模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解决环境污染、水资源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需要加强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设施建设。通过对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植草沟等海绵城市典型措施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道路工程运用、提出径流控制核算方法,总结出一系列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道路海绵措施。  相似文献   

16.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近10年时间,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道路工程设计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城镇道路LID设施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别从透水路面结构、道路几何设计、重要节点LID设施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给出了建议和参考样图,可为后续的城镇道路海绵设施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减少因土地硬化造成的城市雨水排水能力不足问题,促进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逐步应用在城市建设各行业中,而北方城市受气候因素影响,其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载体,是连接各区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北方地区海绵道路建设特殊性,提出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影响因素,总结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要点,最终以呼和浩特市东站南路为例,介绍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内容,以期为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和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绵城市生物渗滤单元几种常见的填料及其在不同配比下对于城市道路径流中的Zn、总P和石油类三种代表性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实验分析,考察了不同填料对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河砂的去除效果好于沸石。实验期间,河砂柱对锌的去除率均高于95%, 而沸石柱在通水的前三天内对锌的去除率高于90%,随后逐渐降低。在河砂中适当添加少量砾石有助于在保证去除率的情况下提高其渗透速率, 当河砂与砾石质量比为2∶1时,填充柱的渗透速率达到4 mm/min,同时其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